河南省普通高校运动文化教育管理现状研究——以郑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为例
2012-08-15南利锋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第六高级中学河南安阳456400
南利锋(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第六高级中学 河南 安阳 456400)
1、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试图从郑州大学运动员的招生管理、学籍管理这两个方面对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教育管理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人才的整体素质,推动河南省普通高校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实现河南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我们以郑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教育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郑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中的运动员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运动员问卷15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35份,有效率90%,其中男运动员共有100人,女运动员共35人。教练和老师问卷共20份,收回有效问卷17份,有效率为85%。采用重测法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R=0.87,符合信度要求。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管理
通过对郑州大学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调查表明:健将级运动员只有2人,一级运动员有13人,占总人数的10%,而90%的运动员都是二级运动水平。因此要提高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将是河南省竞技水平发展的重中之重,河南省各高校必须均衡发展,多招收一些一级以及健将类别的高水平运动员,使各高校之间形成竞争,这样才能带动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生源主要集中在普通高中体育毕业生以及来自体育运动学校的毕业生。
河南省普通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来源相对于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较好省份的招生来源明显薄弱,他们在招生工作的管理上要求更加严格,招生优惠政策更加吸引运动员的目光。如广东省对一级以上的运动员,尤其是国家健将、国际健将等运动员可以免试入学,并给予免学费或减免一部分学费的优惠;福建省也是如此,对成绩好,自己又十分需要的专项运动员给予同等优惠的同时,不同学校并给予保送研究生优惠政策,而训练补助方面也十分可观。而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目前仅有河南大学在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和学籍管理方面较为突出,但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比较好的像北京、天津、广东、上海、山东等地的高校相比还远远不够,这也是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较为缓慢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2、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对在籍学生学程、学业(位)管理的一种制度。涉及到建设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主要包括编班管理、学制管理、考核与成绩管理、毕业管理。
单独编班,即入校后使高水平运动员集中在一起学习。混合编班,即入校后使高水平运动员根据自己所填志愿与普通学生集中一起学习。从结果可以看出高水平运动员本身对理论学习的追求也是十分强烈,多数运动员都选择了混合插班,这样即能满足高水平运动员在学校参加运动训练,也能达到帮助自己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从而弥补自己理论知识的欠缺。而教练员、老师们同样也认为混合插班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有帮助。
根据调查发现为了严格学籍管理,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河南省普通高校都是依照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河南省各个普通高校自身的特点,对在校高水平运动员实行的完全学分制。完全学分制指的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河南省普通高校实行的学分制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即允许学生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自主选择课程;一学期内有多位教师同时开一门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自主选择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安排学习进度,只要修够最低必要学分,4年制本科生可允许在3-7年内完成学业。完全学分制的优点在于学生的自由度较大,有充分的选课权利,可以选择课程、教师、地点等,并可以辅修第二专业,获得第二学位。
由于高水平运动员既要参与训练,又要兼顾文化知识学习,完全学分制恰恰给予高水平运动员较好的学习平台,不仅让高水平运动员自主的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而且还能辅修本专业以外的理论知识,像是选修一些体育理论课,增强自身的基础理论水平,使高水平运动员不仅专项能力强,而且体育理论阅历丰富,为将来就业做准备,这样就大大的调动了高水平运动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养。
4、结论
首先,河南省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运动等级大多数在二级水平,其次是一级水平,健将水平欠缺。其次生源是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生源主要集中在普通高中体育毕业生以及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的毕业生。在学籍管理中河南省普通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目前采取混合编班,为运动员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方法。
[1]方代龙,福建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M].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梁如春.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教育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