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丘北民族中学体育课堂的现状及思考
2012-08-15闫巧珍文山学院体育系云南文山663000
□ 闫巧珍(文山学院体育系 云南 文山 663000)))
人类社会现已步入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方法与途径不再具有唯一性,已开始向空间性、多维性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体育运动和游戏的激烈竞争,最能促进团体中人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可以采用适当的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研究对象
丘北民族中学初二年级159班得同学,共70人。
2、方研究法
2.1、丘北民族中学体育课堂现状
初中年级的学生,正在从儿童期走向少年期。对于城镇中学生而言他们来自于不同的村镇小学,而各小学因师资情况有异、体育风气有异、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等。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而初二年级是整个初中打好基础的阶段,常言讲:“学习第一步,基础要打牢。”
2.1.1、课堂气氛
如果是在教室上一节体育理论课,学生都不愿意,他们不喜欢在教室上体育课,认为体育课就是得在室外进行教学。室内理论课课堂气氛不高,死气沉沉,学生就是不愿意配合,在室外教学气氛非常活跃。
2.1.2、上课情况
每节课缺席的学生少,请假的有4-5人。上课时集队懒散、自由散慢,准备部分不喜欢热身活动、不愿意跑步,喜欢讨价还价,准备活动觉得没有意思,想直接学习新的内容,在教学内容部分喜欢应付老师,课后他们不喜欢进行放松运动。
2.1.3、对示范动作的完成情况
对学习新的内容好奇心特别强,在老师讲解、示范的时候,过于着急,老师还没有讲解完,自己开始练习。造成拉伤、损伤,或者把全套动作都做错了。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与技术动作合理地窜连起来应用,对示范动作只能掌握三分之一。
2.2、丘北民族中学体育课堂的分析
2.2.1、学习压力大
初中生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特别多,都在为自己高中梦想奋斗着,考上好的高中将来考名牌大学,学校补课情况严重、课后作业较多。
2.2.2、学生认为是兴趣课堂及被其他科目老师占用
成绩好的部分学生认为体育科目并不重要,忽视了体育的重要性。体育课还经常被其他文化科目的老师占用,一些文化课老师认为体育老师每天带着学生跑跳,对于学生学业没有任何帮助。
2.2.3、体育老师风范的影响
民族中学的学生,来自各村镇,各中学的师资情况、体育风气、对体育的认识深浅各异。有的中学根本就没有一个体育专业的老师,体育课时就是放羊式的,任凭学生自己玩耍。在小学时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有专业体育教师的学校,也没有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成绩判断学生的运动能力。
3、改进措施
家长支持和鼓动子女正确认识体育的重要性,用自己行动影响和带动子女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教学在内容上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作用。
3.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并且进行基础技能、技巧的训练,这是体育教师课堂的中心任务。
3.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技能,更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对体育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3、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利用体育课堂的教学,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技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其他各科目教学促进学生机体的正常发育和成长,尤其是现阶段他们正是由儿童时期走向少年的时期。
4、总结
4.1、结论分析
初中的体育教学,可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课的基础部分,可根据学生神经中枢较易兴奋,好胜心强等特点,开展多种教学方法。要求体育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课的准备、课的基础、课的结束三个方面的工作,相信做好了这三个环节的工作,那么就是一节成功的体育课。
4.2、建议
初中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儿童走向少年时期的初级阶段。由于他们来自各间校风、师资要求、体育风气、场地器材条件等有差异的小学,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在新的环境下树立信心,使较好的同学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完善,更要求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使学生在打好素质基础这一阶段,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学常规,自觉锻炼、团结活泼的班风特点,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等。
[1]江大鑫.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3).
[2]毛振明.中国学校体育[J].北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