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文明的辉煌——师赵村遗址的文化踪迹
2012-08-15钟晓燕巩志成
钟晓燕,巩志成
(天水市行政学院,甘肃 天水 741018)
天水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勤劳智慧的先民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远古文明。师赵村遗址是继大地湾遗址以后又一处规模空前、文化内涵丰富而又完整的古文明遗址。师赵村地处天水市秦州区太京乡,距离市区7公里。遗址是1956年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渭河上游作考古调查时发现的,1981—198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遗址内发现一至七期不同时期的房址36座、窖穴50个、窑址6座、墓葬19座、石圆圈遗址1处,出土陶、石、骨器等完整的文化遗物1600余件。该文化最早距今8220年,最晚距今3000年,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连续,是西北地区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文化遗存。文化内涵分为七期:第一期文化,接近宝鸡北首岭下层、西山坪二期,与西山坪一期有渊源关系;第二期文化,接近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第三期文化接近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第四期文化同石岭下类型;第五期文化似马家窑类型;第六期文化同半山——马厂类型;第七期文化属齐家文化。它的层位关系相当完整地反映了天水地区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师赵村一期文化(距今7300—6900年)
师赵村一期文化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早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C14测定绝对年代为距今7300—6900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是大地湾一期文化的继续和发展。
从师赵村一期出土的遗址和遗物,可以窥见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当时,人们使用的工具是用石料和骨料制作的。从工具和种类看,经济生活仍然比较简单,但其社会生产力较之大地湾一期有一定发展。从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动物骨骼等情况判断,师赵村一期居民过着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定居生活。和大地湾一期相比,农业有了一定的进步,出现了翻土的农具,饲养业和狩猎活动仍是经济的重要补充。
制陶业比较发达,在遗址中大量出土陶容器碎片,在墓葬中出土有完整的器皿,它们是先民们主要的生活用具。陶器以夹细砂红褐陶和夹细砂灰褐陶为主要陶系,陶质松脆,火候较低,陶器表面呈现出灰黑或棕色的斑痕,有的出现内壁黑外表红褐或里外红褐中间夹黑胎的现象。制法皆手制,系采用泥片贴筑法制成,即模具敷泥法,制法同大地湾一期文化。当时居民喜爱彩陶艺术,在陶器的外表彩绘红色或黑色花纹,虽然发现的彩陶数量不多,纹饰也比较简单,但已反映出他们对艺术的追求。陶器表面饰有绳纹、划纹、锥刺纹、附加堆纹等。还有少量的彩陶器,多在陶钵或碗的口沿外侧施一周紫红色彩或黑彩宽带纹,其风格与大地湾一期文化彩陶相似,所不同的是大地湾一期文化彩陶多为紫红彩,而师赵村一期彩陶则以黑彩为主。陶器有钵、碗、杯、盆、罐、瓮、鼎等,各种器类各有其不同的造型和纹饰上的特点。其中陶钵最多,皆弧壁圆底,口沿环施一周宽彩带,彩带宽窄不同。碗分平底、圈足、假圈足三种,陶胎较薄,古朴典雅,器表饰有绳纹和乳丁纹等多种纹饰。盆有直口和敛口之分,以平底盆为主,少数底部稍内凹。罐的造型较独特,型式多而富于变化,有深腹平底、筒腹三足、圆腹三足和鹅蛋形等形式,其中鹅蛋形三足罐最具特色,小口小平底,底附三个小扁足,腹部呈椭圆形,颇似一个竖置的大鹅蛋,是该文化遗存物种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从出土的陶器器形纹饰特点及组合情况来看,师赵村一期与大地湾一期存在着上下继承而不可分割的关系。
师赵村一期目前尚未发现房屋遗迹,但发现有窖穴和灰坑。圈养的动物有猪、牛、羊,各遗址都有猪骨出土,且幼猪骸骨所占比例较大,可知猪已是当时的主要家畜,标志着我国以动物家养为雏形的原牧畜牧业已经兴起。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多朝西北,墓坑长度一般为2米左右,大者可达3米。除单人墓外,已存在多人合葬和二次葬,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二次葬的出现,表明婚姻制度已在向氏族间群婚的阶段演进,“嫁”到其他氏族的男子死后,要在适当的时候归葬于本氏族。但总的来说,师赵村一期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期。
师赵村遗存中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的发现,有力地证明距今822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处于文化源头的中心地位,并且影响着西汉水流域以及其他周边地区。
二、师赵村二、三期文化——仰韶文化(距今6900—5800年)
天水一带是仰韶文化在甘肃东部地区最主要的分布区。考古学家在师赵村遗址发现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师赵村二期、三期遗存,有房址4座,窖穴4个,陶窑1座,墓葬1座,出土各种遗物235件,形象而具体地反映了仰韶文化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从师赵村仰韶遗址的发掘,可以真实而具体地认知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石器已进化到磨制为主,并从局部磨光发展到通体磨光。器类也更加多样化,除了斧、刀、锛等传统器型外,农具明显增多,穿孔器已普遍存在。农业已完全进入锄耕阶段,广泛种植粟类作物。 家庭饲养业中猪、牛、羊、犬、鸡已经习见,猪为最主要的家畜。日常生活用具主要为陶器,陶器已渐向轮制进化。夹砂陶的比重在下降,细泥陶渐成主流。形制上也有较大进步,除園底、平底器外,尖足器、三足器、圈足器等已成为常见器形。早期以红陶为主,有一定数量的彩陶,器形有罐、瓮、尖底瓶、碗、钵、盆,多为平底器。中期灰陶比例增大,新增器形有釜、灶、鼎和豆,彩陶纹饰有所变化。师赵村遗址出土的住房均为圆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师赵村二期发现的F311房子保存较好,有门道、灶坑,地面干燥坚硬,室内有四个排列对称的柱洞。据现存房址的结构情况,可复原成长方形攒尖式房屋。从规模可知,这座面积达518平米的大房子是当时氏族成员公共活动的场所。当时居民通过制造彩陶和装饰品等工艺品来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装饰品发现的数量多,器类复杂,分别由陶、石、骨、蚌等不同质料制成。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物质与精神生活所达到的高度来看,已处于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期。
三、师赵村四期文化——石岭下类型(距今5800—5000年)
石岭下类型文化,是介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马家窑类型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地方性文化类型,天水远古历史大约距今5800年左右开始首先进入石岭下类型时期。师赵村遗址是石岭下类型重要的遗址之一。考古发掘出土了众多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文化遗物,并且发现了极其罕见的房址、墓葬、祭祀坑等遗迹。这些遗迹、遗物对研究石岭下类型的文化内涵和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观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出土的文化遗物分析,当时的居民已经过着较长期的定居生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居民多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聚居在一起形成聚落。师赵村的聚落遗址保存地较好。遗址包括房屋、窖穴、陶窑和墓葬等。房屋一般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圆形或方形,房址周围还建有不少储藏物品的窖穴。居民以原始农业为主,兼营饲养业。生产工具以刀、锛、斧为主,特别是刀类,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制陶业在手工业中最为发达。石岭下类型彩陶的陶质以橙黄色陶为多,橙红色陶只占少数,器形以喇叭口圆腹平底罐和平底瓶为主要特色。型彩陶多用深灰色绘制花纹,也有用黑色的,还有用少量白色的。石岭下类型彩陶如卷唇浅腹盆、敛口缽、侈口细颈瓶、双耳平底瓶、小口尖底瓶、小口深腹罐、大口罐及壶等,都是常见的泥质磨光红陶。装饰在器物外表最突出的部位,内彩很少。纹饰大致可分几何形和动物形两种。几何形纹有单线或多线组成的平行条纹、波浪纹、网纹、垂弦纹、连弧纹、同心圆圈纹、圆圈间网纹、锯齿纹、叶形纹,以及凹边三角和钩叶、圆点组成的图案等十余种。动物形纹也是以线条和凹边三角构成的,有鲵鱼纹和各种不同姿态的鸟形纹,主要以旋涡形式表现鸟的头部和颈部。上述花纹除以凹边三角和钩叶、圆点组成的图案呈整齐的带状分布外,其余构图较复杂,有的甚至占据器物整个外表。从彩陶的几何纹饰和动物纹饰可以看出原始先民们对图腾和自然的崇拜,如三角纹、锯齿纹象征山峦起伏,波折纹、旋涡纹描绘了河流,大圆圈纹根式模拟了太阳的形象,动物纹则表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这些绚丽多彩的图案,既美化了生活,又反映了先民们的自然观,是人们研究远古社会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师赵村四期发现5座石岭下类型文化墓葬,其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随葬品数量不多,葬俗简朴。在各墓室底部四周置放着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块,排列整齐有序。专家认为,这可能是葬具的象征物,也可能是氏族的风俗习惯,这种习俗延续至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属于一种白石崇拜的宗教信仰。不论男性墓或女性墓,随葬品的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少,差别不明显,反映出当时两性之间的社会地位是相同的。因此推测社会发展阶段仍处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四、师赵村五、六期文化——马家窑文化(距今 5000—4000年)
以甘肃兰州附近的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的马家窑文化,根据地层关系和C14测定的年代,考古界目前一般把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不同的文化类型,分别代表了这一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1.马家窑类型
原始先民已经进入农业种植时代,据西山坪、师赵村遗址文化层中取下土壤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发现较多的禾本科花粉中似有谷子的花粉,反映了农业发展历史。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生产工具有石铲、石锄、石斧、石凿、石锛等。这些石器一般打磨精细,常有穿孔,工艺精细。纺织工具有陶纺轮。另外,有些骨珠、骨针、骨簪之类的日用品,其手工精细程度相当高。从墓中随葬的猪、狗和羊的情况看,家畜饲养也有一定的规模。出土的骨镞、石镞和石弹丸,表明了狩猎水平。
马家窑类型彩陶在马家窑文化最为精美。马家窑彩陶为泥质红陶,质地细腻,呈橙黄色和土黄色,主要器形是盆、钵、碗、瓶、罐、壶等。马家窑彩陶以明亮的黑彩,在打磨光滑的陶底上绘出草叶、旋涡、波浪、圆点、平行风格等纹饰。无彩陶主要是罐、瓮、甑、砂锅等,其中泥质陶多为素面,夹砂陶多饰绳纹和附加堆纹。师赵村遗址有一处保存较好的窑址,陶窑为横穴式,由火膛、窑室、窑箅三部分组成,窑室平面呈椭圆形,大径1.2—1.4米,可容纳多件器物,已具备相当可观的生产量。陶窑的火道呈叶脉状展通,窑温能大大提高,保证了陶器的质量。在师赵村遗址发现的全蛙纹彩陶钵是国内迄今出土的最为完整的一件蛙纹陶钵。陶钵内满绘一只巨大的蛙形图案,因此被专家们称为“蛙纹彩陶钵”。彩陶钵口径17厘米,高5厘米,口部微微收敛,弧腹,平底。钵内的蛙,头部有一对圆鼓的眼睛,前肢朝前伸展,后腿朝后弯曲,每肢均有三趾。蛙背部绘饰网格状纹饰,一条线纵贯前后,将蛙背分为左右两部分。钵内沿绘有两圈黑色彩纹,以表示水波。钵体上的整个图形仿佛一只大蛙正在水中缓缓游动,水波涟漪四散。这件陶制品不仅是艺术珍品,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墓地和住地相邻,一般都有随葬品,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别,而且越到晚期差别越大,这种贫富差别的增大,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步走向解体。
2.半山——马厂类型
半山类型因首次在广河县南山乡半山村发现而得名,它是继马家窑类型之后发展起来的。马厂类型,因首次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遗址发现而得名,它是马家窑文化序列最后一个类型。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更加发达,畜牧和狩猎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在埋葬习俗方面,师赵村与西山坪遗址中发现7座墓葬,其墓葬形制属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未见木质葬具。葬品种类有石斧、钵、凿、刀、镞与陶盆、罐、壶、纺轮以及猪下颌骨等。根据墓地出土材料分析,半山类型属于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而马厂类型墓葬中却出现成年男女合葬墓,随葬品种类和数量悬殊较大,说明当时已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日趋崩溃、父系氏族社会逐渐形成的阶段。
半山彩绘主要以黑红两种相间的锯齿纹构成各种图案,常见的有漩涡纹、水波纹、葫芦纹、菱形纹、网格纹等;夹砂陶肩部多饰附加堆纹,以双耳鼓腹小底罐为最多。半山彩陶造型宽厚,纹饰繁密,是马家窑文化的繁荣与兴盛的标志。马厂彩陶多为泥质红陶,表面常涂一层红色陶衣,体型基本脱胎于半山类型,罐体型上长下短,腹部上移,耳部变大,以撇口短颈高腹小底罐为其特色。彩绘用黑、红两色,以四大圆圈为典型纹饰,另外还有蛙纹、回纹、几何纹、波折纹等,早期常用黑边紫红条带绘制图案,晚期以粗黑线条构成简单的表意纹样。马厂夹砂陶多饰附加堆纹。马厂彩陶纹饰相比马家窑、半山类型彩陶制造粗糙,纹饰简单,往往以抽象化的简单图形表现想象中的具体实物。马厂类型晚期出现的菱形纹、编织纹,与后面的齐家文化彩陶纹饰相近。师赵村遗址的一件人像彩陶罐价值极高,这件彩陶罐上的人像,是我国最早的塑绘人像之一。彩陶罐高21.7厘米,口径15厘米。罐形为大口短颈。圆形的腹部,腹部下端向内曲收,最大鼓腹处有两个对称的小耳,用红泥质陶制成。这种形状的陶罐是半山——马厂类型的典型器形。陶罐从口部至器腹中下部涂敷了一层薄薄的红彩,器身通体施满黑色彩绘,口沿下部施一圈宽带纹,颈部饰四道较细的弦纹,肩、腹部为网格纹和三角锯齿纹,两耳之间的腹部雕塑一人面像。人像五官端正,各部分比例适中。面部施红色彩绘,鼻准隆突,两道眉毛细长而向下弯曲,眼睛、嘴巴向下深刻成小坑状,头顶一高耸之物似为发髻,头两侧用黑色颜料绘出下垂的头发,整个塑面似一妇女面像。制作上采用了塑、刻、绘等技法,工艺精致。网格纹、锯齿纹图案是半山——马厂类型中最盛行的纹饰,也是这个时期的特点。考古界有专家认为圆圈纹是由早期的旋涡纹发展而来,网纹则可能源于早期的鲵鱼纹,这种纹饰反映了当时原始装饰已由单纯的像生图案发展到了较抽象的圆弧几何图案,也反映了人们形象思维的进步。人像下面圆圈内绘一变体蛙纹,则是早期蛙像图案的一种孑遗。从这件人面彩陶罐上的妇女人面像和变体蛙纹可以判断,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低下,人类需要繁衍后代,生育受到崇拜,女性以此仍顽强地据守着她们过去拥有的重要位置。这件陶罐的纹饰和人像塑绘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性质和社会风尚。
五、师赵村七期文化——齐家文化(距今4000—3000年)
在马家窑文化衰退的同时,齐家文化开始兴起,并最终取而代之。齐家文化是中国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的文化,亦即原始社会末期至文明初时阶段的文化遗存,展现了这一地区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和文明诞生的历史进程,以及社会经济形态急剧变化的状况,因1924年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首先发现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900年。师赵村遗址发现齐家文化房址26座、陶窑3座、窖穴17个、墓葬3座、祭祀遗迹1处。出土石、骨、陶器等共522件。
师赵村齐家文化遗址发现房址26座,是一处规模较大且保存为完整的建筑群。其中房址F14处于聚落的中心位置,面积较大,结构特殊,呈里外套间式结构,中央设一灶面,在灶的旁边还有置放器物的“器座坑”,筑造得比较讲究,推知这房子的主人身份可能有别于其他氏族成员。作为齐家文化较完整的聚落遗址,师赵村聚落遗址对探讨当时的社会性质、社会组织结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房屋附近多有储存粮食或其他物品的窖穴。师赵村遗址26座房子配有17座窖穴。窖穴壁面经修整,形制与马家窑文化窖穴基本相同,包括口大底小的锅形、口小底大的袋形和口底等大的桶形。
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居民种植粟等作物,家庭饲养业除了传统的猪、羊、狗、鸡、牛之外,已开始了马和驴的驯养。但家畜饲养仍以猪为主要对象,师赵村遗址的猪骨占兽骨总量的85%,墓葬中也流行以猪的头骨和下颌骨随葬的习俗。猪的大量饲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的繁盛和家畜饲养业的发展。生产工具仍以磨制石器为主,骨器次之。石器用料硬度较高,制作精细,器形规整,通体磨光,类型也有所增多。使用骨铲、穿孔石刀和石镰等生产工具。
制陶业十分发达。师赵村遗址发现横穴式陶窑3座,同在一处,系同时使用,这不仅说明了当时陶器生产的规模,也显示了制陶专业化程度的增强。陶器独具特色,种类繁多,器型丰富,有罐、盆、碗、豆、鬲、甑、壶、尊、瓮和动物形器物,其中最具时代特征的是双大耳罐、三大耳罐和双耳侈口高领罐。
中华民族自古有崇尚美玉的传统。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了玉制工具,齐家文化时期,许多生产工具多用玉质材料磨制而成。古人以“石之美者谓之玉”,用质地坚硬细密、颜色美丽的石质材料制作生产工具以代替普通的石器,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制玉业是齐家文化经济部门的重要行业。天水齐家文化遗址出土很多玉器,其中师赵村遗址中发现一批制造精美、晶莹璀璨的玉器,共约14件,有玉璧、玉环、玉琮、玉璜等,以玉璜数量最多。这些玉器保存较完好,质地优良,造型端正,工艺精巧。尤其是其中一件玉琮,方体圆孔,制造精致。古史记载:“璧图像天,琮八方像地。”说明在原始社会晚期产生的圆璧、方琮反映出先民己形成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一般说来,礼器类的琮、璧、环、璜等玉器在中国古代是特殊器物,常常用于贵族阶级的祭祀、聘礼、馈赠、贡献、赏赐和丧礼中,同时又是权力、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因此,玉礼器的出现,反映了政治、文化生活的进步程度,标志着当时社会以迈进了文明时代即阶级社会的门槛。
齐家文化时期盛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师赵村遗址第七期遗存发现了“石圆圈”等宗教祭祀遗迹。该遗迹已残,略呈半圆形,由大小不等的河砾石砌成。“石圆圈”遗迹的直径为2.3米,残存砾石五十块左右,据此可复原成圆形石圈。在“石圆圈”遗迹西北部2米处出土牛骨架一具,牛的躯体基本完整,牛架作侧卧状态,长3.1米,高1.8米。这座“石圆圈”遗迹应为祭祀建筑,表明当时在埋葬死者或举行宗教活动时,先民们以这种特殊形式在此进行祭祀活动。
齐家文化的墓葬及其反映出来的葬俗特点对研究其社会性质有重要价值。师赵村遗址发现墓葬3座,都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虽然未见木质葬具,但在墓地散放着大小不等摆放整齐的砾石,可能象征棺椁。从齐家文化其地遗址墓葬中反映出当时葬式有单人葬和合葬。单人葬有仰身直肢葬、俯身葬、二次葬、屈肢葬、侧身葬和瓮棺葬等。合葬墓有成年男女合葬、成人与儿童合葬、成人与婴儿合葬及多人合葬等,以陶器与猪下颌骨等为随葬品。出现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子。这表明当时男子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女子降至从属境地。这种男女合葬墓是当时父权制男性对女性奴役的产物,说明人类社会已开始步入积极对立的发展阶段。
师赵村遗址,历经五千年风风雨雨,继承了大地湾一期文化,经历了仰韶文化的发展和马家窑文化的繁荣,到齐家文化氏族制度的土崩瓦解,最后迎接了文明时代的到来。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队.甘肃天水师赵村史前文化遗址的发掘[J].考古,1990,(7).
[2]张津梁等.天水历史文化丛书:文明曙光—大地湾遗址与天水远古文化[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3]谢端琚.论师赵村一期文化[J].陇右文博,1996(创刊号).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5]赵生琛,谢端琚,赵信.青海古代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6]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