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人生的苦旅——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
2012-08-15张波
张 波
(山西大学 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什么是人格?开创人格主义的康德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每一个人的那种品质,这种品质使他有价值,不管怎样去使用它。”众所周知,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所以人格因人而异,具有独特性,而且人格也是相对稳定的。无论是杰克·伦敦本人还是他笔下的马丁·伊登都生动阐释了一个人的人格从形成到变化最后到缺失的悲剧性过程。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受唯乐原则(唯乐—痛苦原则)和唯实原则的支配。唯乐原则通过幻觉满足愿望,使心灵摆脱因本能张力变强而产生的痛苦或不快;唯实原则通过与现实环境的调节与适应使本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唯乐原则是天生的,而唯实原则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学到的。另一方面,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德》中提出人格由伊德、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的假设,弗洛伊德认为这三部分有先后顺序,其中伊德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是最原始也是最早的部分。人格中的伊德不顾一切地要寻求满足和快感,因此它是按“唯乐原则”活动的。
小说开篇就直截了当地点明主人公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到新环境的不知所措与眼光彷徨环顾四周的神态使他下决心要征服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1979年说过,人们追求完美及借助精熟事物以克服自卑感是来自天性。欲了解人类行为,须掌握自卑与补偿两种心理。阿德勒说,我们一旦感到自卑,就会被追求优越的欲望所驱使。成功的欲望使人们突破现有条件去把握外界万物。但是阿德勒所指的“优越”一词是指发挥个人潜能,使自己的能力由低变高、由负转正。马丁迫不及待地融入这个全新而又陌生世界的愿望是唯乐原则的体现,也是伊德的表达。正是在这种原则的支配下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主人公,这种内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标志着马丁人格形成的开始。而在马丁人格开始形成的瞬间就潜伏着也注定了他人格异化的趋势和结果,即最终悲剧性的自杀。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的第二个组成部分自我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从伊德里逐渐分化出来的,即当伊德的要求与现实相违背时自我便产生了。由于自我的职责是在伊德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调节,它本身没有能量,动力来自伊德,所以自我是受“唯实原则”支配的。当被暴露在现实与理想强烈的反差之下,马丁努力地寻求着伊德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折中方法。1907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发表了《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在这篇文章中他首次引入了“自卑情结”的概念。他认为,由于身体的缺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自卑,一方面可能毁掉一个人,使人自暴自弃甚至发生精神病,但另一方面,自卑也可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和欲望,使人奋发图强。马丁自我刚强的性格、超强的意志使他能在难以名状的饥饿的情况下继续伏案苦读;使他能把自己的睡眠时间一减再减到每日睡眠不足四五个小时;成功的欲望使他在遭受一次次挫败之后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人的潜力是没有局限的,更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肯去挖掘,每个人都有成功和飞跃的机会”,这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通过顽强的拼搏,短短的时间里马丁从一个“语病百出”的普通水手一夜之间成长为能够熟练运用语言的文学大师。一篇篇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文章从他的笔端流出,毋庸置疑,他成了一位备受众人崇拜的脑力上的“强者”。他奇迹般地一跃跨入了魂系梦牵的上流社会,赢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曾弃他而去的罗丝也重新投入他的怀抱。这一切无不体现了马丁在伊德和现实之间挣扎的成果,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自我,这也是马丁人格发生变化的具体体现。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中的第三部分超我又是从自我发展而来。超我由自我典范和良心两部分组成。他认为,自我典范是幼儿观念中父母认为良好的道德,而良心则是父母观念中不好的道德,因此,自我和良心是同一道德观念的正反两个方面。作为人格的道德部分,超我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所要达到的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经历了千辛万苦才爬上社会顶层的马丁并没有丝毫喜悦和成功的满足感。他在理想和现实间彷徨,在超我和自我间反思。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社会各阶层的人物都在巴结他、逢迎他,然而这一切使他感到心灰意冷,因为他明白大家的热情根本不是为了他本身;罗丝要和他重修旧好,但是他却意识到自己一直爱着的其实是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幻想中的罗丝。在饱尝了别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也实现了心目中的“美国梦”后,蓦然回首,马丁却发现他所追求的一切原来都只不过是虚幻一场。实际上马丁是在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后苦苦地探索超我的本质,当他发现这个超我是不可能存在的时候,他陷入了生命的深渊。
当然任何人的心理除了自身的因素外也逃离不了社会的影响。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会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人类生活在社会大家庭,即意义场之中,这种“意义场”就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社会兴趣,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从众心理”,体现在《马丁·伊登》中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国梦”,主人公脱离自身实际和社会现状不顾一切地去追寻个人的幸福。社会需要决定个人需要,个人需要又萌发了个人理想,不顾一切地维持并实现这种理想是社会从属感和社会兴趣的体现,然而在实现的过程中个人却迷失了自身人格的发展。因此,从心理学上来讲,我们可以断定,马丁悲剧的一生绝非仅仅是个人的因素,它同时反映了不健康、不健全的社会制度下个人人格的缺失。
为了实现理想,马丁以异于常人的毅力努力打拼,当梦想中的一切都变成现实之后,却发现原来当初的梦想根本就不是自己要的,梦想的实现使马丁每日每夜受到异化、孤独和空虚的折磨,这也使他一步步与社会疏远。在这来之不易的“天堂”里,马丁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迷失了方向,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活着是为了什么?一片茫然之后马丁准备重返他那个最初所属的世界,但却发现一切都不在原地,外部世界和他内心意识都已不再是原本的模样。上层社会的虚伪奢华带给他的是孤独和空虚,原本的世界也不再包容他,所剩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自杀,这也就完成了马丁最终的人格异化。
一个作家创造的艺术形象是与作家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与作家的性格相互辉映的。《马丁·伊登》这部小说其实是作家杰克·伦敦的“自画像”。马丁短暂的一生中有过梦想、自卑过也努力过、追求过也受挫过、开心过但最后却走向自杀,这无一不是杰克·伦敦自身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体现。马丁的一生是对人格缺失的一种生动诠释,马丁的一生也是杰克自己的一生。杰克·伦敦通过《马丁·伊登》折射出一个真实的自己,表达了自己一生坎坷的奋斗史和心路历程,同时也是对当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形形色色的人的生动再现。这部作品是杰克对生命的本质探索和对人生的终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