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视域中的个案:过渡时期澳门文学的中华性
2012-08-15李静
李 静
(辽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021)
后殖民视域中的个案:过渡时期澳门文学的中华性
李 静
(辽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021)
《澳门日报》副刊是澳门文学最重要、最核心的载体,以它为主要案例,可以充分探讨回归过渡时期澳门文学的特征。首先指出澳门文学在“后殖民”语境中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华文化圈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历史角度分析造就这种特征的根源;再探讨回归过渡期澳门文学的中华性,并分析文化身份认同与现代性反思的微妙契合、自觉靠拢的实践与文化特质的模塑的共同作用、本位文化与西方文化关系的可能选择等问题。
后殖民;澳门文学;澳门日报;过渡时期;中华性
“后殖民”是当下学术界研究东方前殖民地文化十分常用的理论,考虑到澳门作为前殖民地的特殊历史身份和作为中西沟通之桥梁的现实地缘处境,用“后殖民”的视角来考量澳门文化似乎应该是可行的。但是,比较澳门与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前殖民地,甚至比较澳门与其近邻香港,都会发现澳门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文化上,它与西方宗主国一直是疏离的,却与中华文化圈保持着“源”与“流”的密切关系。由于澳门文学发展时间短、载体有限,多集中于《澳门日报》副刊,因此本文主要以副刊为核心案例展开探讨。
一、澳门与中华文化圈的源流关系
在后殖民的理论视域中,东方的境遇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层面是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理念下,东方沦为了“被看”的“他者”。后殖民主义学者赛义德指出:“在18世纪晚期开始形成的欧洲对东方的霸权这把大伞的荫蔽下,一个复杂的东方被呈现出来;它在学院中被研究,在博物馆供展览,被殖民当局重建,在有关人类和宇宙的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种族、历史的论题中得到理论表述,被用作与发展、进化、文化个性、民族或宗教特征等有关的经济、社会理论的例证。”[1]10西方人以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价值立场、文化理念、话语方式等来定义东方、阐释东方和评价东方,建构出了东西方的二元对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二元不对等:西方是中心,东方是边缘,东方既可以被贬低成未开化的“野蛮”民族、人类文明发展的较低阶段,也可以被美化成一片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受难的土地,是西方不可理解的“异己者”。它实际上成了世界政治权力格局中宗主国与殖民地对立的隐喻甚至合理性、合法性基础,成了西方控制东方的政治镜象。
第二层面,这种来自西方的权力话语模式对东方的作用是双向的,造成了两种不同形式的身份焦虑和阐释焦虑。一方面,东方面对文化霸权而自我贬损,力图以文化观念、社会建制乃至话语形式、生活方式的“西化”来争取摆脱“边缘”地位向“中心”靠拢,争取分享成为“中心”的权利。另一方面,它也激起了东方的反抗,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建构和维护自身的文化身份的诉求。这种诉求,实际上更强化了东西方二元对立的模式,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东方作为西方“他者”而存在的理由,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它也是反其道而行之,以东方的立场将西方定位为了“他者”。在世纪之交,一种倡导既不以西方的文化优越感把东方变成“被看”者,也不以东方的抗争和敌意来“看”西方,而是在交流对话中超越东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在多元共生的文化话语结构中确立自身身份的更为理性的反应出现了,这可以说是对超越身份焦虑和阐释焦虑的积极尝试。
但是,对于澳门来说,这两种形式的身份焦虑、阐释焦虑都不明显。首先,它并没有被“西化”、“葡化”,没有通过在宗主国文化面前自我贬损、自觉靠拢来争取生存。当然,不能否认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在澳门是存在的,但相对于“西化”程度很高的香港,澳门文化的“中华性”还是很独立的。这主要有两大历史原因:第一,葡萄牙政府对澳门的文化控制主要局限在“硬性植入”的层面,而较少“软性渗透”,澳门华人在“软性文化”层面上没有遭遇被“看”、被定义、被阐释的压力。葡萄牙在澳门的文化措施,主要是引进了先进的现代工业、舶来了南欧土特产,建造和保护西式建筑,如教堂、广场、大街、军事要塞等,以及传播基督教、兴办教会学校。相应地,澳门文化的“中西杂糅”最多地是体现在城市建筑等硬件上。但是,澳门人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乃至文学艺术活动等“软件”是相对疏离于西方的。澳门民间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十分浓厚,至今保留着神诞戏、鬼节等。澳门华人基督徒数量也非常少,他们在宗教方面信奉佛教的更为普遍,人生方面则更加推崇传统儒家思想。第二,澳门华人、土生葡人和葡人虽然共同生活在澳门这块土地上,却分别属于相对独立的社区。在华人社会里,土生葡人基本没有影响,而葡人社会也把具有华人血统的土生葡人视为异族,华人和葡人就更少交集了。这也使华人社会文化在“软性文化”层面上获得了更加独立的发展。
其次,澳门文化虽有反殖民、反西方的一面,但是并没有演化为强烈的视西方为“他者”、突出中西二元对立的“东方主义”模式,确切地说,这种倾向虽然出现过,但并没有形成文化史的主流。澳门文化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这与追求消解东西方二元对立、达到文化对话融合的新理念有更天然的契合。与香港相比,澳门历史有其特殊性,即中、葡两国对澳门的政治影响长期处于均势。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对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华人的地位得到相应改善,并于80年代开始逐渐参与政府对澳门的治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澳门与西方的冲突,使澳门得以用更冷静、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来对待西方。90年代关于澳门社会特性的大讨论,其结论之一便是:澳门是东西方文化的熔炉。澳门文化界总体而言也并不反感、并不讳言“中西融合”,相反,常常是将其作为澳门的特色来津津乐道。即使最具本土意识的韩牧也将中西融合作为澳门文化“独具特色”的依据之一:“从1557年开始,澳门就受西方文化影响,比香港早了近三百年;而且是另一个西方民族文化。”[2]3甚至有学者认为中、葡文化就特质层面而言本就具有很多相通之处的:“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国人和西方人时,将会注意到与其他欧洲人相比,葡国人较少形而上学,更多抒情成份,因此更接近中国人。”[3]27这实质上是以中国文化理念来阐释南欧的浪漫主义传统,为中西融合提供更有利于本位文化的合理性依据。
对回归过渡期澳门文学的探讨,也应以澳门的地区文化特质为基础,即:澳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流,它由于特定的历史情况而成为“后殖民”语境中的一个个案,既完整地保持了东方特色和对民族身份、文化身份的自觉坚守,又以开放的、兼容的态度来对待西方文化。这些特质都塑造了澳门文学。而回归过渡期的澳门文学又产生了怎样的新变?当然,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80年代出现的本土意识,即“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这使“澳门文学”这个概念从自在走向了自觉。而在这一现象背后,则是“中华性”的再次觉醒。
二、“过渡”时期澳门文学的中华性
比起政治身份,澳门文化身份的“回归过渡”要开始得更早,其起点也更加模糊。因为如前所述,澳门从来没有在文化模式、文化意识、文化心态的层面上向西方宗主国靠拢过,它一直属于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文化身份的自我指涉、自我阐释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隐含的,可以是自觉的也可以是自在的,如果就后者而言,那么我们几乎可以说,澳门的文化乃至文学本就一直行进在“回归”中华文化的路途之中。但为了探讨当代澳门文学在文化面孔上的新趋势,我们还是以其对文学之“中华性”的自觉强调为研究对象。
在回归过渡唤起的民族意识的鼓舞下,在反思现代性的诸种“后”思潮的影响下,澳门对从其西方宗主国舶来,并且由于其作为对外开放“桥梁”的角色而仍在冲击它的种种体制机制、文化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是持有高度警惕的,文化上的主体焦虑与现代性反思很微妙地交融在一起。澳门诗人懿灵对台湾诗人向明的引述很能代表这种心态:“后现代反思的形成是缘于今日所谓‘进步’生活方式的结果,是针对现实冷酷律则和科技高度发展淹没人性,破坏自然律动的一种反弹。据西方一位科学家杜明的看法,后现代的思想当有两面,一是重视人性自我反省和重建的‘白色哲学’,二是重视人与天地调合的‘绿色哲学’,两者都是强调天人和谐关系和人自由自主的哲学思想。”[4]176-177这个“进步”的“冷酷律则”显然指发轫于西方并随着殖民活动而扩展到全球的现代性文化,而作者抬出“天人和谐”作为救赎之道,这个概念其实恰恰来自中国传统的诗性理想。他写于1990年的新诗《牌坊上的窥探》也可以作为上述心态的注释:“记不起是个怎样的日子,思想穿上洋装的人,开始把轩辕文化,幽禁在墙隙里。无根的苦藓,在石板的暗影下苟且偷生。囚室里的不是圣像,是被绑的活人,耻笑着‘自由的’人。四十根柱子,四十个叹号,在会议的大典里,又岂能写画民族枝叶的枯萎。”这里,也像在其他前殖民地常出现的一样,东方/西方文化被构入二元对立的模式中,来传达东方的焦虑。
这种文化意识折射在文学领域,就表现为对中华文学的自觉靠拢。而这种靠拢又包含了两个层面。第一是联系和影响的层面,澳门文学界一直在强调内地文学对澳门本土文学产生的关键性的作用,一直重视与内地的文学交流与互动,一直将澳门文学定位为世界华语文学的一部分。这几乎构成了澳门文学的最重要载体——《澳门日报》副刊的主导文化策略。80年代以来的过渡、回归期,澳门与内地的文学交流更为频繁了:老一辈内地作家杜埃、秦牧等于1986年、1987年、1988年连续三年推动举办了粤港澳三地作家联谊活动;澳门作家、评论家及副刊主要负责人先后出席历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澳门日报》副刊中的文学研究、评论文章也多有将澳门文学置于世界华语文学的格局中来定位,探讨其与内地或与港台的关系。如《边缘发声——澳门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张堂奇,2002-05-15),《“五四”至七十年代中期澳门新文学概述》(郑炜明,1999-12-01),《世界华文文学批评的反思与建构》(杨振昆,1999-10-27),《世界华文文学大格局下的澳门文学》(姜建,1999-10-27),这些文学都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澳门文学的“中华性”。
第二,也是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文化特质的塑造层面。澳门文学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它既在内涵上承载着中华传统的、现代的文化精神,也在审美范式、艺术趣味、形式追求上呈现着中华文化、中华美学的风貌。以澳门的小说为例,澳门作家似乎比同时代的大陆作家更加倾向于宣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再以澳门现代诗为例,澳门诗人中醉心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性灵”的比例也比同时代的内地诗人要大。如胡晓风、汪浩瀚、江思扬、玉文、凌钝等诗人,他们“大抵都爱读古人诗”,“自己写起诗来,虽出之以白话,也还是或多或少带些古意”。[5]129他们的诗,从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构、典故的运用,到审美范式的追求、文化内涵的积淀,都渗透着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蕴。从副刊中的文学评论看,澳门文学界很珍惜这些特质。如《一部澳门的爱莲说——评周毅如先生的长篇小说〈阿莲〉》(司晨,2008-01-02),《忧国忧民,不是胡说——胡悦访问记》(黄文辉,2002-08-28),都是对儒家传统文化人格的礼赞;《人淡如菊——专访区仲桃》(邹家礼,2002-11-27),《花草虽微自见缤纷》(汤梅笑,2000-06-23),传达了对道家审美化人格的向往;而《情之所至,自然成诗——读刘家璧诗集〈山行〉》(庄文永,2006-12-27),《含蓄诗风的典范——〈横琴秋霁〉》(杨成监,1999-08-27),则高度评价了诗人对中国古典诗学乃至古典美学范式的继承。澳门作家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亲和,或可看作长期异族征服,也包括文化冲击下,对自身的中华文化身份的反拨式坚守。
当然,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澳门文学的文化策略有开放兼容的一面,这也构成了澳门文化面孔的另一个侧面。这集中表现在对土生创作的态度上。土生葡人们那些带着西方文化质素的创作历来被接纳为澳门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回归过渡不但不会中断这种接纳,反而可能由于政治身份焦虑的缓解,而使澳门以更冷静更包容的态度来对待西方文化。仅就“回归”后的副刊而论,关注土生创作的评论所占的分量就不小。如《〈澳门新娘〉舞剧与飞历奇小说——打海盗与中葡青年爱情题材的文化评析》(纪修,2001-08-15),《澳门中葡作家笔下的青年土生》(李淑仪,2006-07-05),都以比较的视角来探讨中葡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及其对澳门本土文化建构的意义;《澳门土生文学的两个文本——个人意味和集体无意识》(刘月莲,1999-12-01),《我对澳门土生文学的表述——〈奥戈的幻觉世界〉的创作旅程》(廖子馨,2006-07-05),也都从文化的视角对土生创作进行了分析,肯定其作为澳门文化一部分的位置。但总体来说,与香港、东南亚等亚洲前殖民地相比,澳门文学对西方文化的亲和度较小。截至目前澳门文学对南欧文化之精华的阐释和叙述并不多。这是否意味着,澳门对于西方文化还缺少深入的了解?未来的澳门文化—文学建构中,在“中华性”的基础之上,可否考虑进一步融合西方文化,真正利用起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之桥梁的区域优势?这也是澳门文学的未来文化策略上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1]萨义德(Edward W Said).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韩牧.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G].濠海丛刊·澳门文学评论选,1998.
[3]潘日明.葡国人和中国人[J].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1987(1).
[4]懿灵.90年代澳门诗坛发展勘探[G].濠海丛刊·澳门文学评论选,1998.
[5]云惟利.十年来之澳门文学[G].濠海丛刊·澳门文学评论选,1998.
The Chinese Features of Macau Literature during Transitional Period:A Case Study from Post-Colonialism Horizon
LI Jing
(Literature Study Institute,Liaon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enyang363000,China)
The supplement of Macau Daily News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core carrier of Macau literature,as a study of case,the features of Macau literature in transitional period are sufficiently discussed.The specialty of Macau literature in post-colonialism was emphasized and undividable relations between Macau and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was discussed.Through the historical view,the root of this features are analyzed.The Chinese features in transitional period are discussed, the culture reorg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combined, the co-effects of spontaneous connection and culture-model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are all provide some alternatives to Macau Literature.
post-colonialism;Macau literature;Macau Daily News;transitional period;Chinese feature
1672-2035(2012)05-0092-04
I206.7
A
2012-08-10
李 静(1982-),女,辽宁沈阳人,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澳门文化局资助课题:《近十年澳门报纸副刊研究》
【责任编辑 冯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