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语境下公安院校的人文课程重建

2012-08-15张学岚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公安人文精神

张学岚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53)

自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之后,中共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发展文化“软实力”,到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20年来日益加深、日益强化、日益明确。随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强国势在必然。那么,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要文化强国?公安高校人文课程教学应该怎么做?笔者不揣肤浅,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什么是文化?怎样界定文化?

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易经》。《易·彖传》(第二十二卦):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郑康成注》中又说:天文在下,地文在上,天地二文,相饰成贲者也。犹人君以刚柔仁义之道饰成其德也。从以上文字的字面意思来看,文化是人文化成,而且作为中国原初文化认知,《易经》及郑玄的注中所谓的“文化”,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天文、地文、文明三个重要范畴,具备了精神、物质和制度文明三个层面的不同阐释。

但文化很难定义。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Kroeber)和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在1952年合著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中,罗列了从1871年到1951年的80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有164种[1]。加拿大学者P.谢弗把已有的文化概念归纳为9种,认为哲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等不同的学科视野,对文化有不同的表述[2]。在1982年墨西哥城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上,与会的理论家们一致采用了一个包罗甚广的文化概念: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和社会集团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精神和物质知识的集合总体,包括艺术、文学、生活方式、人权、价值观、信念、传统及信仰[3]。在此基础上,有中国学者给文化下了一个简洁明快的定义:“文化(这里指人类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的社会存在形式的总和。”[4]

在这众多的定义中,人们可以梳理出对文化的印象性描述:其一,文化有正、负面之分,“好的”和“坏的”两方面都是文化,如裹脚、纳妾等。其二,文化是地球表面的一种普遍现象,凡有人的地方一定有文化,它不止是属于“文明人”的,所谓“野蛮人”同样有文化。其三,文化是动态的,没有不变的永恒文化。其四,价值观念是文化构成的必要条件,没有不含有“精神”的文化[5]。

学术领域对于文化的阐述,是在包括自然界在内的这样一个人类生存的世界大背景下展开的。在这一背景下,人类社会是一种文化状态,人类活动的一切形态和痕迹都是文化。此所谓大文化的概念。政府层面提出的文化建设方面的表述,应该不是基于这样一个大文化的概念。事实上,我们常常感觉到还有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化存在,比如常说的“学习文化知识”、“文化素养”等。在这一意义上,文化只具备正面的属性,而抛弃了负面的表现。对文化的正负属性的判断,来源于一个特定社会或时期的主流价值或政治权力,这是一个主流文化的概念。文化强国战略正是主流文化概念下的一个命题。

上面的过渡似乎快了些。我们从两个层面来说明这个过渡的合理性。首先是主流文化产生的必然性基础:大文化与主流文化并不是相对隔离的,它们都离不开社会这片沃土,也离不开社会组织这个媒介。其次在大文化、社会组织、主流文化之间有一个正推和反推的判断。在前述所有的文化概念中,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大家的共识。世界由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构成,那么,“人类精神”就是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的本质。由“精神”而形成价值观念,自然就有了意识形态,主流文化的产生水到渠成。拥有高度话语权的社会组织(统治阶级)通过知识和权力,同样可以创造具有主导性的文化。而正是统治阶级了解大文化的存在和影响,所以反过来努力将政府主导的文化演变为主流文化,再以主流文化的形式潜在地影响社会,影响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一种大文化氛围中形成主流价值观和社会风尚。

基于以上逻辑,文化强国就不是少数特定文化人的特殊任务,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义务。每个人都不能将自己自外于文化,而应自觉地以一种文化的心态参与社会生活。马修·阿诺德认为文化就是人受到的教育从而达到道德完善[6]。全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更具有全局的意义。

二、为什么要文化强国?怎样文化强国?

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围绕文化强国战略,有三个方面的表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建设的目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什么要大发展、大繁荣?

首先,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强国之梦的必要路径。我国经济总量目前排名世界第二,但我国还不能说是世界强国。经济力量强大加上文化力量强大,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我国著名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家弘教授11月4日在我校讲学时说:“什么时候我们国家像出口鞋子、出口服装一样出口制度,我们国家才是真正强大了。”笔者深有此感。制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力量强大,是指这个国家的文化具有普世的价值,具有引领世界的作用。我国唐朝是这样,当今美国是这样,甚至日本文化也展示出这样的一面。在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地震海啸灾难中,日本灾区民众没有出现任何混乱,人们为购买食品、给车加油等排队五六个小时而丝毫不乱,当他们离开临时避难所时,地上连一片纸屑也没有留下。日本文化中优秀的一面让人震撼。目前我国的文化建设还不能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我国民众的整体素质距现代世界文明还有一定差距,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还远不能达到强国的水平,文化建设必须跟上,只有这样,国人心中的强国梦才能实现。

其次,文化管理是政治统治的最高级手段。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维护政治统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来政治家对文化在政治生活中的根本性作用都有充分的认识,通过文化手段加强政治统治的例子比比皆是。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为了巩固秦王朝的统治,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焚书坑儒。焚书的根本用意是通过烧毁包括六国时期在内的历史典籍,切断关于六国的文化记忆,弱化民众心目中的六国印象,让六国成为历史上抽象的符号,而不是与秦王朝六国遗民的感情维系载体,逐渐达到民众“只知有秦”的目的。出于同样的考虑,清王朝为了巩固统治,不仅主动融入汉文化,而且特别希望得到汉人内心对满人统治的认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家世显赫。明清时期,江南丝织业发达,作为康熙皇帝的心腹,曹雪芹的祖上三代任职江南织造绵延几十年。对保证朝廷的赋税进项关系重大。但是对于康熙来说,更深层的用意是,江南是清朝的人文荟萃之地,笼络住文人,也就有了基本的民心。选派曹寅这样一个文人官员,不仅可以增加清廷的亲和力,而且以曹氏出色的文学才华,可以吸引、结交一大批江南才子,形成一个主流文化沙龙。有这样一批人团结在清廷周围,江南可安,天下亦安定了大半。这种做法暗合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命题,即文化领导权是统治阶级获得被统治阶级自发认同的一种状态,并且使得统治阶级的统治变得更加自然、合理和合法。

(二)文化建设的性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以笔者的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一种新文化,这种新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时融合现代文明尤其是西方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质,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就失去了根。但继承传统并不等于回归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精神,才能重构适应世界发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同时,我们强调中国特色决不能排斥外来文化,要超越西方文化就必须吸收西方文化。古今中外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都是在不同文化融合后出现的。我国唐代初年,正因为有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大融合的局面,然后才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更早一些,我国战国时期,楚国文化绚烂夺目,产生了雄浑壮丽的浪漫主义诗歌,以及荡气回肠的音乐巨制编钟,楚文化的繁荣是中原文化与南方巫风融合的产物。美国文化的繁荣是在融合了欧洲各国文化以及印第安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日本学习中国文化,迎来了其封建文化的繁荣;明治维新后学习西方文化,缔造了日本现代文明。“一切文明都需要改变自己,调整自己,去恶除旧,不断从新思想的涌泉中汲取精华”[7],文化更是如此。我们只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形成先进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和社会风尚,才能练出引领世界的新文化。

(三)文化建设的途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文化体制改革一方面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市场机制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品深入地影响大众。9年来,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文化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比如影视剧创作摆脱以往的正剧脸谱,更注重形式上的亲民性。作品虽然融入了大量的宣教内容,但因为形式上更贴近群众,更具观赏性,所以更具教化作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杜拉拉升职记》、《媳妇儿的美好时代》等都是深受观众欢迎的、有较强的教育功能的主流影视作品。文化产业正以它独特的优势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文化体制改革是宏观层面的。作为参与文化建设的个体,我们从中获得的借鉴是创新理念,不断开拓。

三、文化强国语境下公安高校人文课程教学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一)关于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涵盖很广,不太好界定。笔者认为,一切以人类精神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都属于人文学科。就目前而言,关于人文学科的外延界定有三种:一种是核心型的,即文学和艺术属人文学科;第二种是集群型的,即人文学科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心理学的研究基础是理学,研究指向是人文;还有一种是泛化型的,即文、史、哲、政、经、法都属于人文学科[8],因为它们研究的最终归结点都是人的精神和意志。由于高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下文在第一种划分的前提下展开探讨。

(二)人文学科对于文化建设的优势

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人的精神和价值构建。相对于政治教育和行政约束力而言,文化教育在人的精神养成过程中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最易为人所接受的。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的成就告诉我们,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形式。文学和艺术──文学作为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在表现方式上与其他艺术有所不同──具有直达人心的力量,容易感染人,具有更直接、更深入的精神教育效果。高校的文学、艺术类课程可以在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基础、更重要的作用。

(三)公安院校人文课程功能建设的几点思考

人文素质培养是人文课程的根本所在。在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针对公安工作实际,公安高校的人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拓展功能,实现突破。笔者认为,公安院校的人文课程应有三个着眼点:以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为本、辅助学校文化建设、助力公安文化建设。

⒈充分发挥人文课程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大学语文在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引导学生“具有感受美的能力”[9]的同时,更应侧重体察文学中人物内心追求和价值判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已开设的音乐欣赏的基础上,逐渐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外艺术史、美术欣赏、影视作品欣赏、书法欣赏、摄影欣赏等课程或讲座,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积淀。

⒉利用课程优势,辅助学校文化建设。高校也需要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是针对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建设。在这方面,人文课程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通过三种途径,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1)通过课堂教学路径助力学校的精神建设。我国国学自古以来就有“小学”、“大学”之说。“小学”即偏重训诂词义、篇章句读的学问,“大学”则是修身养性、精神提升的学问,文学教育自可取“大学”之途;文学、艺术本身富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其上品是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力量的作品,在文学、艺术课程教学中,只要引导得当,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很容易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人文课程教学可协同学校的其他教育手段一起,推动学生的精神建设、构建群体向上的大学精神。(2)通过第二课堂,深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的学生社团较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不少社团活动的质量不高,或处于瘫痪状态。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师可以进一步密切与团委、学生会的合作,在学校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文学社团、秘书协会、文艺演出等活动中,深度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3)加大科研力度,营造学术文化。学术研究是一所高校最根本的文化特质,学术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学术文化的建设同样包括精神、物质和制度三个层面,如学术质量、学术道德、学术环境、学术民主等。通过鼓动教师积极科研,构建学术团队,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⒊利用学科优势,助力公安文化建设

近20年来,为推动公安工作发展,全国公安机关在打造公安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那么,公安文化是什么?湖北警官学院程安辉教授认为,公安文化是以民警行为为外壳(行为文化),以管理机制为内在(管理文化),以民警价值观为核心(精神文化)的总和[10]。在这样一个定义中,由警察的个人精神所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特征在公安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公安队伍的群体文化存在于民警个体文化之中,民警个体文化表现着丰富的群体文化”[11]。那么,公安文化建设就不应满足于和谐警民关系的文化活动,而更把重点放在警察内在精神的塑造上。关于后者,主要落实在管理层面,通过制度的实施、纪律作风建设、工作磨炼来实现。这里有一个容易忽视的视角:将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到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尚未完全形成之前,即公安高等教育阶段来奠定,可能更扎实、更牢固,更具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可以说,公安院校对于公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文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公安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奉献精神、理想情怀及执著追求,强化学生的警察职业精神塑造,从而自觉地构建起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这不仅奠定了公安文化的实质,也为后期的公安队伍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除此之外,公安院校还可利用丰富的学术资源推进公安文化的学术研究,拓展公安文化的研究基础和理论高度;同时,公安院校的教师也可在公安文艺创作中有所作为,通过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推动公安文化的大众传播。

[1][5]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3]陆扬.大众文化概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严春友,严春宝.文化全息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6][9]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M].韩敏中,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7]艾伦·麦克法兰.致中国读者[M].管可秾,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1.

[8]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0][11]程安辉,曹礼海.公安文化建设刍议[N].人民公安报,2005-11-25(8).

猜你喜欢

公安人文精神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拿出精神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