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苑丛谈——谈诊疗

2012-08-15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

天津中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诊脉出版社医生

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1 诊以候脉,疗以治疾

诊,诊断;疗,治疗;诊疗即诊断治疗。《黄帝内经》多“诊”与“疗”分论。笔者考诸文献,发现“诊”与“疗”合用者,首见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一年》曰:“昨公主有疾,深轸圣慈。宗劭等诊疗之时,惟求疾愈,备施方术。”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曰:“诊,候脉也;疗,治疾也。”

结合上下文可知,此“诊”字特指脉诊。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此外,“诊”还包括中医四诊。《汉书·艺文志》曰:“原诊以知政。”颜师古注曰:“诊,视、验;谓视其脉及色候也。”“疗”,许慎《说文解字》曰:“疗,治也。”《广雅·释诂》曰:“疗,治也。”可见,“疗”当指各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药石在内的各种“方术”。早期中医“诊疗”各有侧重,“诊以候脉,疗以治疾”,故单独应用,其中蕴含有重视脉诊的含义。如《后汉书·王符传》曰:“凡疗病者,必知脉之虚实。”现今则诊疗并用,泛指诊断治疗。如宋·吕陶《知渝州王叔重墓志铭》曰:“置医生,审方剂,督察诊疗,以救尚鬼不药之死。”

中医诊断方法多端,治疗手段多样,可谓丰富多彩。但是,疾病种类更是数以万计,许多疾病至今仍然令群医束手无策。以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慨叹:“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笔者认为,这里所谓的“病道”,包括诊病之道、疗病之道、防病之道。

2 善诊善疗,发于机先

何谓“善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此为善诊。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彪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此为善疗。

善诊善疗的关键在于把握核心病机,发于机先。此所谓“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如此方能做到“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以下五点是善诊善疗,发于机先的关键。

2.1 精于辨证 中医辨证,首先要辨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是辨证的重点。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还是内伤劳倦、饮食、七情,或为房事、金刃、虫兽所伤也是辨证的内容。否则面对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病证,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例如,临床上见到头痛恶寒,不能够轻易判定患者一定是外感。因为伏邪外发这些症状也常显现,有时并无表证。从治病求本角度来看,可以用发汗的方法驱除伏邪,见症治症可能会治而无功。

2.2 有胆有识 医生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当机立断,有胆有识。如果临床上过于谨小慎微,当断不断,也会丧失最佳治疗时机。例如,患者体内实火亢盛,本当清热泻火,如果用药心存畏惧,想用苦寒之品清解,又怕伤阳败胃,用药轻描淡写,结果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阳明腑实证,治当急下存阴,有识无胆,也难以奏效。谨小慎微固不足取,粗心胆大危害尤甚。古书记载,有庸医在炎热的夏天治疗一位畏风自汗,头痛脉缓的患者,竟然给患者开了桂枝汤,结果,患者服后,下咽而毙。不知道在霜降后,春分前,有的患者会出现伏暑证、伏寒证,两者的表现大体相同。粗心大胆是导致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

2.3 实事求是 疾病很多,症状千差万别,临床一定要分析病因,寻找病源。遇到难点、疑点,百思不得其解时,不妨对患者直言相告,或者是推荐更高明的医生诊治。千万不可因为面子而固执己见,应该考虑时间、地点、患者体质等不同情况,区分患者的家庭条件和生活工作环境,不要生搬硬套古人的经验,削足适履,以身试药。

2.4 坐镇从容 “治病如救火”,要争分夺秒,抓紧时间,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但是,要忙而不乱,快而有序。否则就会忙中出错。治疗过程中也要沉稳,不可过求速效,迎合患者。例如臌胀、中风、痹病、痿病等,都因脏腑虚损,日积月累经年而成,短期治疗很难奏效,临床要“有方有守”。如果自以为是,骄傲逞能,性情急躁,以求速效则心不沉稳;患者没耐心坚持治疗则“恨病吃药”,这些都于患者有害无益。

2.5 沉潜专一 “学贵沉潜,不容浅尝者问津;思贵专一,不容浮躁者涉猎”[1]。医生要远离世俗的诱惑与干扰,闲来当怡神养性,深思医理,精研医书,体会其中的微言大义。如此日积月累,临床上自然会思维顺畅,遇到疑难怪病,也能专心思考,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发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治学精神,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逐渐提高诊疗水平。

3 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脉诊是中医学独特诊疗的技术之一,毫无疑问,每一位中医都应该认真学习,反复实践,用心体会中医脉学的精妙之处。

许多患者在看中医时,喜欢先让医生诊脉,所谓“病家不用开口,医生诊脉便知”。有些医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取信于患者,临床上三缄其口,单凭诊脉就处方用药,这些都应该改正。清·陈修园在《医医偶录》中明确指出:“据脉定症,是欺人之论。”[2]清·王燕昌在《王氏医存》中也确强调:“不须望、闻、问,但一诊脉,即能悉其病者,欺人语尔。”[3]古代名医,鲜有仅凭脉诊而处方者。《友渔斋医话》曰:“孙思邈,唐季之真人,其治人疾病,必详问至数十语,必得其情而后已。何后人反智,以三部难形之脉,决人无穷之病,若非浅学无知,必遵古贤之训。”[4]

中医看病讲究“四诊合参”,主张“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脉诀汇辨》谓:“望闻问切,犹人有四肢也。一肢废不成其为人,一诊缺不成其为医。然必先望、次闻、次问而后切者,所重有甚于切也。”[5]《逊志斋集》曰:“脏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6]是对“据脉定症”者的入骨讽刺!

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以脉诊为重点诊病,但在诊疗时,无形中仔细揣摩,认真观察,详细收集各种临床信息,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全面把握,对病情有个整体了解,以增加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只不过是患者没有察觉罢了,这是应该说明的。因此,患者就医时,一定要详细叙述病情,不要隐瞒,更不要抱着考核医生水平的心理,一言不发,听凭医生诊脉。苏东坡的体会是:“吾有疾病,必尽告医,使其了然于心,然后参以脉。今人以脉试医,犹以身试药也。”[7]

4 小结

中医诊病之道、疗病之道固然可以解决许多临床问题,但是,防病之道也不能忽视。诚如《吕氏春秋》所说:“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8]清·石芾南《医原》曰:“以心医心之法,乃是最妙上乘。”[9]此观点蕴含有诊病之道、疗病之道、防病之道。

单纯治病而不知调心,躯体症状固然可以缓解,但心理痼疾却难以消除;只会调心而不懂医药,同样收不到应有的疗效。清·程文囿《医述》曰:“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10]是对两者关系的精彩解读。

高明的医生治病,决不单纯依靠医疗手段上,而是配合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开导,情绪疏通,使患者心情舒畅,信心增强,用药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诊疗过程中如果面对患者一言不发,即使诊断准,用药精,药证相符,收效也慢。

诊疗结束后应为患者开出两张处方:一张用以治病,一张用以调心。医生要两者并重对待,患者要积极配合,严格遵守。《淮南子·缪称训》谓:“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11]元·罗天益《卫生宝鉴》曰:“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12]对中医诊疗提出的另一种要求。

[1]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2] 清·陈修园.医医偶录[M].见裘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第4册)医案、杂著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65.

[3] 清·王燕昌.王氏医存[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66.

[4] 清·黄退庵.友渔斋医话[M].见曹炳章原辑.中国医学大成8医案医话分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762.

[5] 清·李延昰.脉诀汇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21.

[6]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198.

[7] 清·程杏轩.医述[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30.

[8]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31.

[9] 清·石芾南.医原[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89.

[10] 清·程杏轩.医述[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8.

[11] 淮南子·缪称训[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79.

[12]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78.

猜你喜欢

诊脉出版社医生
最美医生
我等待……
院士诊脉电动车自燃事故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为业余棋手诊脉
为业余棋手诊脉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为业余棋手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