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妇产前体重指数及其变化对头位分娩的影响

2012-08-15王文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9期
关键词:产程剖宫产产后

王文平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的营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大多数孕妇营养充足,这不仅减少了母亲并发症,而且大大减少了围产儿、婴儿病死率。说明良好的营养及补充营养的重要性。但是当前在孕前和孕期营养指导方面存在许多误区,过分强调补充营养,结果过剩的营养及不均衡的膳食导致孕妇发生肥胖。如何使体重增加适度,既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哺乳的需要,又不至于积累过多的脂肪,避免不良的妊娠结局,是医务界和孕、产妇都关心的问题[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孕13周前建卡、定期产检、临床资料完整的初产妇,单胎头位足月妊娠,住院分娩者1898例,无明显骨盆狭窄,无内外科合并症,无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胎位异常等病理产科情况,均经阴道试产,除外社会因素行剖宫产者。最大年龄39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27.5岁。

1.2 方法 根据每位孕妇初诊时的身高、体重计算出孕前BMI(实际上是孕13周前的BMI)=体重(kg)/身高(m)2。

测量孕妇分娩前的体重,同理计算出分娩前的BMI,孕期增长的体重指数△BMI=分娩前BMI孕前BMI。根据我国BMI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孕前BMI分为3组:①消瘦组:BMI<17。②正常组:BMI17~23。③超重组:BMI>23。将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分为3组:①A组:△BMI<5。②B组:△BMI=5~7。③C 组:△BMI≥7。

随访其分娩结局,纪录剖宫产(除外社会因素)、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例数及阴道分娩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4000 g为巨大儿,<2500 g为低体重儿,产后24 h出血>500 ml为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或评8分后仍转入儿科治疗者为新生儿窒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孕前BMI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消瘦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正常组(χ2=10.09,P<0.01),超重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χ2=4.58,P<0.05);超重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χ2=4.88,P<0.05);消瘦组的巨大儿发生率略小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χ2=5.99,P<0.05);3组产后出血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孕期BMI增加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A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B组(χ2=20.58,P<0.001),C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B组(χ2=15.16,P<0.001);C组的新生儿窒息率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05);A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χ2=8.9,P<0.01),C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χ=9.71,P<0.01);3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孕妇的骨盆大小、胎儿大小与阴道分娩的难易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与之相关的孕前体重身高、体重、孕期体重变化这些客观指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孕前体重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具有相关性,这在国内外多个研究中得到证实。孕前超重的孕妇自身能量储备较多,加之遗传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如果孕期没有较消瘦和正常的孕妇进行更多的能量消耗,则孕育巨大儿的可能性明显增加[2]。

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在分析分娩的难易程度时,还要考虑身高、骨盆大小等因素,该研究显示,无论孕前BMI如何,孕期体重指数增长>7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同时剖宫产率及产程过长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而孕期BMI增长<5时巨大儿的发生率、剖宫产率显著减少,小样儿的发生率略高(例数太少,无统计学意义),其他不良分娩结局没有增加。

孕期BMI增加过多并未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并且其对产程过长的影响(P<0.01)不如产前超重组显著(P<0.001),提示孕前超重较孕期BMI增长过多对分娩结局有着更多的不良影响,这也可能与当地女性普遍瘦小,孕前BMI低于国人平均水平,因而孕期有着更多增长空间有关。

[1]高 兢.肥胖与产科异常.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8,25(4):243.

[2]金世宗,姚雪芹,刘媛彦.孕妇过度肥胖对围产期的影响.中国优生优育,1998,9(2):58.

猜你喜欢

产程剖宫产产后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