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合型溃疡40例临床分析

2012-08-15陈樵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5期
关键词:溃疡面螺旋杆菌胃酸

陈樵

复合型溃疡是指同时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1约占溃疡病的7%,临床主要症状是腹痛,容易出现出血及幽门梗阻,其病程缠绵,病史较长,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对我院近年来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复合型溃疡病例80例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组病例均为我院2005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病例,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9.3岁,研究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1.4岁,2组病例年龄、性别等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病史为半年~12年,所有病例均选取无活动性出血表现病例(或出血已控制,大便潜血阴性),均在胃镜下确诊为复合型溃疡(活动期),排除消化道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单纯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息肉、憩室等疾病,无服用非甾体药物、抗凝血药物、皮质醇激素等病史。在对照组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者为32/40例,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者为36/40,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通过对比2组病例临床症状改善,溃疡愈合时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清楚率等方面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检测采用C14-尿素呼吸试验。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20 mg qd铝碳酸镁咀嚼片1.0 tid HP阳性者加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克拉霉素0.5 bid奥硝唑分散片0.25 bid×1~2周,治疗组加用中药一贯煎合乌贝散:北沙参15 g,麦冬10,生地黄 30,当归 10,枸杞 10 g,川楝3 g,上方水煎服,每次150 ml,3次/d,服用时加用乌贝散3 g,3次/d(加入中药中冲服)。所有病例以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幽门螺旋杆菌及胃镜。

3 疗效判定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腹痛消失,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胃镜复查溃疡达疤痕期标准:溃疡面可见再生上皮覆盖,周边黏膜无充血、水肿,见黏膜皱襞明显集中表现,形成红色或白色瘢痕。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腹痛好转,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胃镜复查溃疡达愈合期标准:溃疡面明显缩小,白苔变薄,周边黏膜轻度充血、肿胀,边缘部分见红色再生上皮,开始出现黏膜皱襞集中表现。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幽门螺旋杆菌难以根除,胃镜下溃疡无明显改善。

4结果

对照组显效:8/40例,有效:20/40例,无效:12/40例,治疗组:10/40例,有效26/40例,无效4/4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同时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清除率为28/32例(75%),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清除率33/36例(92%),高于对照组(P<0.05)。

5 结论

复合型溃疡多见于男性,临床上常先有十二指肠溃疡,后有胃溃疡,可能为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幽门狭窄,导致胃扩张及胃窦部刺激,造成促胃液素的释放,胃酸分泌过多,继发胃溃疡形成,其发病机制可能和HP感染引起的炎症及胃酸分泌异常有关。HP感染引起溃疡的机制可能有:4H p会产生大量的细胞空泡毒素、尿素酶、黏液酶等物质,在胃中生成氨,从而改变胃部的生理条件 ,造成胃泌素分泌增加,生长抑素分泌减少,导致胃酸分泌增多,同时可以直接破坏上皮细胞释放炎性递质,形成氧自由基,和胃肠黏膜黄嘌呤酶结合,通过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胃黏膜局部炎性反应,破坏正常的胃黏膜屏障,从而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

在本组研究的基础治疗中,采用雷贝拉唑、铝碳酸镁咀嚼片,合并克林霉素片+奥硝唑片,起到根除HP,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其中,雷贝拉唑为三代PPI制剂[2],可附着在胃壁细胞表面通过抑制H+/K+-ATP酶来抑制胃酸的分泌,起效时间更快,与克林霉素片+奥硝唑片三联抗HP治疗,有效清除HP感染。铝碳酸镁咀嚼片具有独特层状网络结构,可在酸性环境下结合胃内胆汁酸,有效保护胃肠黏膜。

祖国医学认为,复合型溃疡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属于“胃疡”、“胃痛”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丹溪心法》曰:“胃痛者,久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于胃脘而痛[3]。或食积痰饮,或气与食相郁不散,停结胃口而痛”,笔者认为,本病病史较长,日久则致肝郁气滞,郁而化热,致肝阴亏损,肝失疏泄,故肝脾失和,久致胃失濡养,气滞阴虚,不通则痛,治宜滋阴疏肝,和胃止痛。一贯煎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为君;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为臣;更用少量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共奏滋阴疏肝之功。合用乌贝散制酸止痛,收敛和胃,其中乌贼骨(海螵蛸),其化学成分主要含碳酸钙、胶质等,为吸着性抗酸药。钙盐有促进溃疡面炎症吸收,胶质与有机质和胃液作用后,可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溃疡面上,从而达到止痛、收敛和愈合溃疡面的效果。浙贝母味苦性凉,归肺胃经 ,具有清热散结,软坚化痰之功效。

综上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合型溃疡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中药具有更好改善症状,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促进溃疡愈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负担的诸多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1] 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2004,2:357-359.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2007,16:469-479.

[3] 黄东文,方药中,邓铁涛,等.实用中医内科学,121-124.

[4] 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近况.临床合理用药,2012,5(2A).

猜你喜欢

溃疡面螺旋杆菌胃酸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维生素C片治疗口腔溃疡
胃溃疡不宜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