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小檗碱微丸的制备方法研究

2012-08-15俞黎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5期
关键词:微丸小檗盐酸

俞黎敏

盐酸小檗碱微丸的制备方法研究

俞黎敏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微丸,尝试通过制备新剂型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小檗碱微丸,通过对挤出速率、润湿剂用量、滚圆转速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优化微丸的制备工艺。结果采用润湿剂1%CMC-Na 90 ml,挤出速率40 r/min,滚圆转速800 r/min,滚圆时间2.5 min制备微丸。制得的微丸球粒圆整度高,粒度均匀,表面光滑,结构紧密,具有一定的硬度,粒径范围0.47~0.78 mm,平均粒径(0.64±0.08)mm。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小檗碱微丸简便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可控。

盐酸小檗碱;微丸;挤出滚圆法;制备

小檗碱(berberine)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功效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可有效抑制或杀灭多种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真菌和结核杆菌,临床中常采用其盐酸盐口服糖衣片剂,治疗细菌性痢疾、胃肠炎等消化道感染疾病,疗效理想,不良反应较少。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盐酸小檗碱具有降血糖作用,并可防治糖尿病的多种合并症,如高脂血症、高血压、血栓形成与神经病变等[1-3]。盐酸小檗碱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从而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微丸为直径<2.5 mm的制剂,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加药物在胃肠道表面的分布面积,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本文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小檗碱微丸,并对微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

1 材料

1.1 试药 盐酸小檗碱(湖北成远药业有限公司);微晶纤维素(MCC)(美国FMC-AVICEL公司);聚乙二醇4000 (PEG4000)(天津天成制药有限公司);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司);乳糖(新西兰The Lactose公司);其他试药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S-450型挤出滚圆机(重庆英格造粒包衣技术有限公司);DZF-6050型真空干燥箱(北京北方利辉试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CPA8201型电子精密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微丸的制备方法 盐酸小檗碱20 g,辅料为MCC 100 g,乳糖40 g,PEG4000 8 g,1%CMC-Na适量。将上述材料过80目筛,采用等量递加法进行混合均匀,加入润湿剂1%CMCNa制作软材。采用筛网孔径0.8 mm的挤出机,并设定挤出速率和滚圆机转速,将制备好的软材倒入挤出机内形成条状的挤出物,挤出物进入滚圆机转盘内滚制成微丸。将微丸置4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 h,过筛,取直径间于16~30目的微丸。

3 讨论

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的工艺简便易行,生产效率高,批间重复性较佳,并可放大批量制备,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制备方法[5]。本文制得的盐酸小檗碱微丸结构紧密,球粒圆整度好,表面光滑,粒度均匀,且不易破裂。而PEG4000的加入可使微丸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当微丸进入消化道与消化液等水性介质接触之后,PEG4000可充当致孔剂,在微丸的表面形成许多孔隙,水性介质通过这些孔隙渗透进微丸内部,盐酸小檗碱逐步溶解后沿孔隙扩散至微丸表面从而释放,这种释放模式尤其适合盐酸小檗碱这类水溶性较小的药物。

[1]邱凌,盛宏光,曲毅,等.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因子的影响.上海医学,2011,34(9):679-681.

[2]贾云,陆付耳,徐丽君,等.小檗碱及8-羟基二氢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中国药学杂志,2010,45(4) :273-277.

[3]徐方江,凤玲,李群,等.小檗碱加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及脂联素水平的观察.重庆医学,2008,37(18): 2102-2103.

[4]秦超,尹莉芳,王广基,等.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中国新药杂志,2011,20(21):2069-2072.

[5]张聪,韩丹丹,陈成军,等.湿法研磨结合挤出滚圆法制备非诺贝特缓释微丸及工艺考察.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27(5): 339-343.

226001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

2.2 制备工艺优化结果 多种因素可影响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的质量[4],并对盐酸小檗碱的释放产生影响。本文对挤出速率、润湿剂用量、滚圆转速等主要因素进行考察。润湿剂的用量是微丸形成与否的关键因素,润湿剂过少制备的微丸松散、表面粗糙,甚至不能成丸;而用量过多导致微丸粘连、粒度过大;只有在适合的用量范围内,制成的微丸均匀度、圆整度较理想。挤出速率过快会导致挤出物过于疏松,表面粗糙,滚圆时易破碎,甚至不能成丸;挤出速率过慢会使软材受到反复挤压而过于干燥,滚圆时易破碎,对微丸成型不利。滚圆转速过小时制成的粒径过大;滚圆转速过大制成的粒径过小,甚至可在过度的摩擦中破碎。因此,本文制备微丸时采用润湿剂1%CMC-Na 90 ml,挤出速率40 r/min,滚圆转速800 r/ min,滚圆时间2.5 min。

2.3 微丸粒径的测量 随机取400粒微丸,置带标尺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每粒微丸的粒径,并计算平均值。结果显示,微丸的粒径范围0.47~0.78 mm,平均粒径为(0.64± 0.08)mm。

猜你喜欢

微丸小檗盐酸
盐酸泄漏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贵州野生小檗属植物土壤与植株微量元素相关性及富集特征
二十味沉香微丸对绝望小鼠行为及海马5-HT系统的影响
交泰丸中小檗碱联合cinnamtannin D1的降血糖作用
黄芩苷-小檗碱复合物的形成规律
交联聚维酮在中药微丸中的应用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探究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微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