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物流创新探析——以仓单质押模式为例

2012-08-15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李嘉琦

中国商论 2012年12期
关键词:仓单货物金融机构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李嘉琦

金融物流服务作为现代物流业的一个主要利润来源的业务,不仅是一种新的物流业务,也是一种新的金融业务。金融物流两者的紧密结合加快了商品市场与资金的流通速度,加快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仓单质押作为金融与物流相结合的一种新兴产物,已经备受各国所关注。仓单质押是物流企业及金融企业联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我国部分物流企业及金融业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作。仓单质押模式提高了部分企业的融资空间,扩大了企业的发展规模,也为存货获取了一个新的利用价值。利用仓单质押也是企业吸引新客户和新贷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物流业与金融业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为强化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共同发展,仓单质押模式是必不可缺的。仓单质押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仓单质押模式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进而增加利润率,还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也就是仓单质押模式对于我国物流业与金融机构以及客户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仓单质押模式并不完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探析以仓单质押模式为例来探析我国金融物流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仓单质押模式的概念及其运作发展现状

仓单是指物流公司将货物存入库后向存货人(货主)开具的证明货物入库情况的存单。仓单既可以作为货物委托主直接提取货物的有效凭证,也可以作为寄托物品的转让及向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贷款的担保保障证件。由此可见,仓单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有价证券。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仓单质押是一种质权而不是存货的所有权,它属于担保范畴,是担保的一种方式。仓单质押模式是现代金融物流业新兴模式之一, 是以仓单为标的物而成立的一种质押也称为质权。仓单质押的分类也各不相同,仓单质押按其担保融资类型可分为信用担保融资和质权担保融资两种形式,按其业务模式类型可分为典型仓单质押模式和综合仓单质押模式。信用担保融资是指货主用仓单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银行根据入库货的使用价值向货主企业提供对应比例的贷款,而货物由仓库代管。在贷款期间,货主不得提货,仓库行业要对货物的质量和数量负责。由此可见,信用担保融资的改进对金融业与物流业都有利,而且为企业谋得了资金,是一种共赢的担保融资方式,它不仅为银行减轻了负担缩减了贷款流程,在一度程度上减少了贷款的风险。

众所周知,仓单质押模式是我国金融物流创新模式之一,金融物流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金融物流创新是经济走向高端发展通向发达的必经之路。入世10年以来,我国金融业与物流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为了使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接轨,以仓单质押模式的金融物流创新不可或缺,由于我国金融物流融资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的发达地区或者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相对落后的金融物流融资业务从规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物流的发展。目前,我国仓单质押业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担保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主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筹资,而国内各商业银行一般以仓单为担保凭证融资业务的方式为主。而对货主即入库货物的所有者来说,这种单一的担保融资方式是远不能满足企业及物流业的发展所需。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这样的担保方式往往不利于它们贷款条件,可能使贷款有的贷出没机会收回来。物流仓储业只对货物的数量及质量得以保障,由于消息的失灵,使得具体的货物情况变得更加模糊难以判断。金融机构、货主与物流仓储三方无法确定其关系及其担保职责所在,对于金融机构的贷款更是增加了不少难度。阻碍了三方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仓单质押业务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1.2 风险缺乏防范

讲到风险问题,无疑是各个行业关注的焦点,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敏感问题,对于物流业与货主贷款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仓单贷款最大的风险方在于银行,很多企业的领导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营和发展,作为风险方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控制风险,必须大量获得仓单及货物的真实情况,而获取这些消息不仅费时又费力,远远超过其职能所在的范围,由于消息的不对称性使得金融机构束手无策,而物流企业虽然有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负责的责任,但是由于不少物流企业缺乏管理,使风险更大程度地加在银行身上,容易造成不良贷款或者无力偿还的贷款。

1.3 业务尚不明确

在仓单质押模式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之间很多业务尚不明确。在金融物流实际运营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而双方会相互推卸责任,造成货物无法正常使用。银行授权的物流企业可能只起到一个仓储的功能,而有时物流企业可能不仅要进行仓储还要进行运输,对于运输工作及其问题存在的风险责任,加重了物流企业的资金及其周转问题。使得银行的授权存在差异,接下去的业务无法完成,仓单质押可能解决一定的问题,目前由于各种缺陷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对仓单质押模式进行改进。

2 基于仓单质押模式的金融物流创新探析

2.1 金融物流服务模式分类

随着金融物流服务的不断演进,各种金融物流模式也相继出现。目前我国金融物流服务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金融物流代收贷款模式。这种模式是由物流公司直接向备货人取货,然后由两者之间进行结算的。代收贷款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简便易行,中间流程短,不易出现故障。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购也越来越普及,代收贷款模式已经深入网站与物流公司的合作。但是这种模式也有自身缺点,就是违约责任受理机制不够健全。

(2)物流公司垫付贷款模式。这种模式也是日常能够生活中极为常用的金融物流运作模式,是由物流公司直接送货,并按照签订合同首先预付贷款(扣除物流中间费用),等货物提交至受理人时再向其收取预付贷款,最后两者进行综合结算的一种金融物流模式。这种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物流公司中途违约,但是不能排除发货人向物流公司违约。

(3)典型的仓单质押模式。仓单质押模式实质有两种,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典型仓单质押模式。这种模式的运行方式表示为:银行首先给出一个仓库,物流公司把准备运送的货物暂时贮藏在仓库,然后从银行得到货物贮藏凭证,当需要提货时再出示该凭证并申请融资。这里的货物贮藏凭证就是仓单。

(4)综合业务型的仓单质押模式。这是另一种仓单质押模式,也是基于典型仓单质押模式的一种新型金融物流模式。它不同于典型仓单质押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银行会依据物流公司综合能力(包括公司规模、公司的经营绩效和负债比例等)来给予适当的贷款额。这种模式虽然相对比较综合,但它把绝大部分责任都让物流公司承担,而银行只需承担授予信贷额度的责任。

(5)保兑仓业务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仓单质押模式的拓展,因此一定程度上讲它也属于仓单质押模式类别。

2.2 基于仓单质押模式的金融物流创新探析

仓单质押是在提高金融物流信用担保融资稳定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旨在解脱物流公司融资困难、方便公司合理利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率以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可以说它是物流金融业务中信用担保融资模式的衍生和拓展。在金融物流业务的信用担保融资中,贷款风险问题已然成为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而仓单质押模式也是在金融机构控制该风险的目的上发展起来的,而且金融机构必须对质押货物严格把关。仓单质押模式的利用旨在为物流公司和金融机构达到“共赢”创造条件,它的核心作用在于整合供应链的各种分流,使得物流公司在贮仓期充分出质和补充质押物,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我国金融物流业务借助仓单质押模式虽然得到很快发展,但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它的很多功能尚未得到重视和利用。典型的仓单质押模式也称为静态仓单质押模式,相对这种静态模式,金融物流业务也有动态仓单质押模式和其他新型仓单质押模式。下面以这些新型金融物流业务中的仓单质押模式为切入点展开金融物流创新探究。

(1)动态仓单质押模式。这种金融物流模式主要区别于静态仓单质押模式的特点在于应用了以物易物和保证金置换等方式,因此可以将原先的就出质仓单替换为新型的仓单,达到了更新又回收利用的效果,使得金融物流业务平稳流动,增强了物流公司资金周转的稳定性。这种创新模式除了保留静态仓单质押模式的质押货物审核和验收、对质押货物按规定进行监管、可对质押货物回收利用等作用外,它对金融物流业务还具有如下作用:①货物质押时不断对新出质仓单进行验收,在仓单得到不断更新的前提下保证新出质仓单的合格。②在对新出质仓单审核和验收时金融机构都对其严格监控,保证了仓单的验收效果。

(2)保兑仓业务模式。这种模式也是传统仓单质押模式的拓展,又名买方信贷模式。保兑仓模式对金融物流业务的作用大致与传统仓单质押模式相同,即有对质押货物审核和验收、对质押货物按规定进行监管、可对质押货物回收利用等作用,但这种模式也突出几个特点:金融机构在无货物质押时便可以开出票据予以兑越;该模式使金融物流业务放宽,进一步增强了金融物流融资能力。

(3)融通仓业务模式。这种模式是质押货物管理与货物加工的供应链管理结合的产物,它的运作可表述为:①物流公司通过已有贷款购得原材料并将它进行质押,然后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在仓贮期分期偿还;②在供应链另一端,物流公司将成品进行质押,并申请质押贷款以备应急所需,稳定资金周转。这种模式有效改善物流公司的资金周转率和物流配送效率,是金融物流仓单质押的新拓展。

上述新型仓单质押模式从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传统仓单质押模式,但作为新型模式,其风险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焦点,诸如信用风险、物流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需要充分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比如在操作风险方面,物流公司应加大对货物的监管和质押货物的处理,还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使各环节效率都得到提高。总之,仓单质押模式是金融物流业务实现物流方与金融机构“双赢”的有效手段,开展仓单质押模式必须制定完善的风险对策,还要合理评估物流公司的经营能力和信用度,对仓单质押乃至整个金融物流业务进行科学管理,尽量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3 结语

本文从仓单质押模式的概念出发,首先分析了其运作模式及其发展现状,并通过分析仓单质押的优点及其不足,再以几种新型的仓单质押模式为重点对金融物流业务的创新模式进行探讨,为金融物流业务的新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1]杨永志,蔡绪平,刘勇,覃辚. 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单质押问题探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李伟.金融物流仓单质押模式完善[J].物流科技,2010(1).

[3]段伟常,张仲义.物流金融中质押监管的业务体系构建分析[J].物流技术,2009(3).

[4]张红丽.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服务运作模式及其选择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8).

[5]李小飞.论仓单质押业务的开展[J].现代商业,2007(17).

猜你喜欢

仓单货物金融机构
论仓单质押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逛超市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的探索—仓单融资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路遥知马力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