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2012-08-15清华大学程钰淮

中国商论 2012年30期
关键词:东道国企业

清华大学 程钰淮

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展国际经济活动始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入世后加快了“走出去”战略的推行,对外直接投资步伐不断加快。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领域都不断扩张,对外投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累计达到3800多亿美元,投资遍及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国家中居于首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投资形式以及投资区域等都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第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数量众多,金额巨大,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截至2011年底,我国有超过1.3万的投资者境外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8万家。在这些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中,国有企业的占有数量比重呈现下降趋势,有限责任公司的比重不断上升,省区市的对外直接投资者更远超中央企业。同时,对外投资主体在行业分布上也存在差异,制造业的投资主体占据整体的一半左右,大多分布在纺织服装业、鞋帽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业以及电器机械器材制造业和工艺品业等。

第二、对外直接投资形式多样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由初期的货币投资和实物投资想新建公司和跨国并购等方式发展。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现汇出资、国外贷款出资、国内设备实物出资以及国内技术专利出资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与东道国或第三国合资合作企业比重不断增加。跨国并购、股权置换以及参股等方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

第三,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也不断变化。到2011年底,我国对欧洲、大洋洲以及非洲的投资速度则迅速增长,投资金额分别达到82.5亿、33.2亿和31.7亿美元,同比都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国内投资主体的分布仍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北京以及山东等省市为主,东部沿海城市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

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及成因分析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投资风险,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政治风险

由于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很多西方国家对我国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敌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中国威胁论也在世界范围内抬头并成为很多国家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借口。政治风险形成的原因众多,包含投资国的政局变动、贸易政策变动、对外国投资者的保护法律完善等,一旦中国企业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对东道国企业产生威胁时,很可能遭遇东道国的政府干预,最终导致中国企业的亏损甚至破产。

2.2 外汇风险

对外投资企业大多会面临资金流动、成本以及收益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即外汇风险。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一般会面临交易外汇、折算外汇以及经济外汇三大风险。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通常会国际范围内地收付大量外汇或持有外币,汇率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频繁波动变化的,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价值都会产生影响,直接影响投资。一旦东道国出现大幅度的通货膨胀缺乏金融稳定性,对外投入的资产和收益都会缩水,面临巨大风险。

2.3 经营管理风险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以及跨文化管理等管理环节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收益。海外投资很多高级管理人员大多由国内选拔,由于本身的企业文化、制度以及群体关系等相对稳定,对外投资中稍显保守。另外,企业还存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经营风险问题。在投资过程中,东道国的经济制度、政策以及市场状况都需要事前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如果考察不够深入则投资失误就再所难免。

2.4 技术风险

我国海外投资企业中仍存在技术风险,一方面来自技术本身特性,另一方面则来自海外市场宏观技术环境和技术在管理上的欠缺。第一,很多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面临行业和特定技术的标准差异性,很可能导致既定产品无法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第二,投资中很可能存在技术资料、关键培养以及产品样本泄露的情况,一旦被对手得知则会极大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损失;第三,技术研发中的特性是否具有先进性和是否容易被取代,以及需要的研发资金和事件等都存在风险,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2.5 法律风险

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以及教育水平都存在差异,所采取的发展战略也有所不同,针对外资的一系列立法也有差异,因此法律因素也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因素之一。一方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法规制度存在体系,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无法给予企业更多科学有效的政策和信息指导,导致资金流出却亏损不断;另一方面,我国与东道国的法律差异也会增加对外投资的风险。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3.1 加强政府对投资风险的宏观管理

政府需要强化对境外投资的指导工作,帮助企业规避风险。通过制定对外投资的战略规划帮助企业明确投资目标,从整体上协调投资资源和力量,并确保对外直接投资在战略上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以有利的政策降低对外投资的盲目性。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专业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来有效管理对外投资风险。设置具有政府和私人身份的双重身份机构,在按照政府政策制定投资方针和计划的同时为投资企业解决与东道国的一系列问题。

3.2 健全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

当前我国对外投资在整体上还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和约束,现行的一些针对投资的法规由于颁布时间较早,对外投资法律的门类不够全面,迫切需要制定有中国特色的并且与世界接轨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形成以对外投资法为主体、其他法律相互配套的投资法律体系,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更多法律保障。

3.3 做好投资前期准备工作

同样的资金在不同的投资国产生的效益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前必须做好对东道国的考察分析工作,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和战略以及产品定位的东道国,并做好风险评估。投资企业要仔细了解东道国的政治环境、经济水平、文化背景以及稳定状况,确保企业投资行为能更好融入东道国并能获取长期受益。在投资前对多个东道国的考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选择风险最小而受益最大的投资项目。

3.4 做好资金运作避险措施

为尽量降低因为外汇风险以及其它资金运作上的风险,除了初期的原始投资外,投资企业在后期可以开拓多种渠道筹措运营资金,尽量收进一些汇率呈上升趋势的货币,选择风险较小的币种。在汇率波动难以判定走向时,企业在投资中尽量选择多币种,分散汇率波动风险,降低汇率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另外,对企业的投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正确划分投资和留用资金,从时间和空间上科学配置资金资源,降低由于资金配置不当引起的财务风险。

3.5 做好企业经营中的内部风险防范

首先,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包含营销、生产区域以及生产要素的多角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其次,加强技术研发,从整体上把握产品技术发展方向,做好关键技术和信息的控制,从根本上做好技术风险的防范;再次,构建直接投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1]韩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与产业选择[J].商业时代,2009(01).

[2]王风丽.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成因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9(03).

[3]王艳丽.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J].时代经贸,2007(09).

[4]聂名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提高与防范研究[J].2009.

猜你喜欢

东道国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中法庭之友陈述的采纳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别差异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