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知识管理与工业管理的比较

2012-08-15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高树凤

中国商论 2012年30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工业时代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高树凤

自蒸汽机发明以来的二百年里,工业管理理念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投入与运用于工业大生产的社会实践中,其自身也在这个过程的中得到了检验并逐步走向成熟与稳定。但是,随着人类迈进21世纪,传统工业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之下其主导地位日渐动摇,与之相应的经济管理方式也由此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同时,在信息高速流通的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已略见雏影且毫无疑问必然迈步向前,与之一同崛起的还有新的经济管理方式——知识管理。眼下,我们正处于时代特征尚未彻底褪尽而新的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也没有完全到来的特殊过渡时期。如何做好传统产业的革新、激发其新的生命力,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构建出一个新的未来社会,依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将攻其一点,以新旧两个时代生产管理方法为研究对象和典型代表,以对比的眼光着重探讨知识管理与工业管理二者之间的异同。

1 知识管理与工业管理的基本含义及所处时代主要特点对比

1.1 含义

在工业大生产时代,社会生产效率主要受到三类因素,即生产资本、人类劳动以及自然资源的影响。为此,当时的生产管理方式始终围绕着对这三类要素的优化而展开。一方面,从当时的背景来说,人类刚刚结束历时数千年的农业文明时代而进入到生产力飞速提升的工业时代,人们的物质需求心理和资产阶级的财富囤积心理都在随之极速膨胀。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生产收益,成了当时社会生产管理者们集中思考的问题,而这也正是工业管理方式产生的目标与初衷。另一方面,物质生产又必须依赖于资本、劳动以及自然资源等供应能力有限的要素。于是工业管理的内涵就变成了“如何去配置这些要素”。通俗地来说,就是如何解决有限的生产要素对物质生产的制约作用,如何通过更加科学、高效的人为管理方法用有限生产要素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以迎合当时社会快速扩张的社会物质需求和资本家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目标。

与工业生产时期相比,今天的社会里,工业生产对社会整体的主导影响力已经弱化。对于单位与企业来说,单纯的对要素的控制已经不再是他们立足于行业和社会的保障。新的社会,新的时代开始从另外的角度来审视他们的竞争力,而这其中就包括它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及信息的运用能力。提高管理过程中的知识与信息含量,正确地识别、选择信息,充分地分析与运用信息,必要的时候大胆地交换与分享信息,这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含义。

1.2 工业经济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对比

首先,从人本身扮演的角色来看,在工业经济时代,机械的使用使人的劳动得以以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转化为现实成果,可以视为人类劳动力于某种程度上的解放与延伸。而知识经济时代,机械由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退居为基础因素,且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更加上层的、以微处理器为依托的信息时代在这一基础条件上萌生并得以发展,人类在其中扮演着更加智力性的角色。其次,从基础设施上来看,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经济的支柱设施为包括电力网、交通网在内的不同类型的动力网络。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流通与传播则离不开通讯网络的支持。此外,同前者相比,后者对有形资本的依赖大大降低,对于无形资本的运用却更加地深入与广泛,知识与信息已经成为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因素。同时,正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关键因素改变了,其相应的经济特点也发生了转变。但简单来说,可以将其理解为机械化、自动化向信息与智能化的过渡。

2 两种管理方式各自时代背景下主导产业、组织结构及供求关系的差异

2.1 主导产业

工业文明中,工厂是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当时进行经济实践与革新的主要组织。与工厂这一组织形式相匹配的主导产业则是制造业。工业经济时代的制造业以不断压低生产成本为主要节流手法,进行着大规模、高频率的物资生产。其最重要的贡献是相对性地极大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介于工业时代以来两个世纪里,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已经成熟并趋于稳定,不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多种类与方式上都已经可以较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单纯的物质产出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也由生产能力转化为了创造力与信息的获取及处理能力。故而以科技园区为基地的高科技产业成了这一时期的新兴主导产业。

2.2 组织结构与文化

工业经济条件下的组织结构一般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等级制度分明,二是按照职能进行业务分工。这种组织结构上的设计充分地体现了当时产业的需要:便于纵向控制,且能够减少滥用职权的情况。总体来说属于那个时代中较为适用的结构形式。但这种结构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便之处,那就是,在这样的组织构架中虽然上下级之间的指令能够顺畅有效地进行,但同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同级之间的协同合作,尤其在上下层数量递增、同级关系越向下则越普遍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的传统产业里,更是大大地抑制了大多数人的创造性。

为了避免产生同样的组织结构上的困扰,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柔性组织结构被越来越多地采用于现代产业中,其主要特点体现在:(1)辅助工具现代化,特别是网络化。这一点主要指的是计算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运用使得电子邮件、虚拟平台等网络工具越来越多地出现同组织人员的沟通活动中。(2)组成阶层扁平化。沟通工具的进步带来的不只有业务信息处理上的高效率,更改变了组织结构的构成方式。随着同步沟通的便捷化,直线式的纵向沟通方式逐渐被取代,与之同步减少的还有原本存在于纵向结构之中的管理阶层,继而促进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事实证明,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更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经济业务高频、快速的特点,原因在于这种结构形式减少了发现信息与作出决策、践行决策之间的时间,加快了组织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提高了决策质量,减少了决策失误。

2.3 供求关系

由工业管理模式到现在的知识管理模式,供求关系之间的变化是明显的,这里的“供求关系”主要探讨的是顾客对于组织自身管理及实际生产的影响。工业文明时期,供求关系最大的特点是顾客以产品为导向,企业围绕着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这一中心进行生产销售并扩大自身在顾客群体中的影响力。但在这个过程中,顾客的参与非常有限,且仅仅局限于购买这一环节。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对顾客意愿的了解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种信息,甚至更进一步地说,是一种知识。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仅需要考虑产品的质量与成本,更需要了解顾客的想法及顾客本身的特点。于是如何获取、收集、整理顾客信息,将这种信息有效地融入到产品本身中去成了现代产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顾客的意愿体现在了产品之中,其实也就代表了他们对于产品生产与设计的参与和影响。

3 两种管理方式对管理本身影响之异同

3.1 管理思想及理念

如上文中所提及的,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资本、劳动与自然资源三者加起来几乎涵盖了所有促进与制约生产成果的因素。因而当时的管理思想,其重心自然会落在对这三者之间的控制与配置上。故而行业中提升竞争力的方式也非常直接与明了,关注产品外观、质量与价格即可。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当知识与信息也变成了一种影响运营成果的重要因素时,原有的要素配置格局与竞争模式就不得不被打破。介于信息流通本身的特点,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一味的竞争可能很难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前景,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但要竞争,有时候更需要合作。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工业管理中,管理的对象往往是有形的生产设施、工作人员和生产材料。但在现代社会,当知识与信息已然成为一种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在不断加大时,现代管理方式,也就是知识管理,它也必须同步地越来越重视于对信息这种无形的资产的发掘与管理。

3.2 管理目标

在传统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背景之下,工业生产及其管理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消耗最少的成本投入来获得最大的利润回报,经济利益是一切决策的先决条件。尽管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回报依然是一切产业及其管理所重点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对企业而言它不再具有高于其他一切问题的绝对压倒性姿态,在谋求利益的同时,社会整体环境也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企业在意的问题,更多的人相信企业与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种循环的、良性的相互促进关系。

3.3 管理模式与管理过程中的要点对比

3.3.1 管理模式

上文中我们曾略有言及,工业经济文明下,组织的管理模式的特点为纵深较长而管理层次较为繁杂,总体上呈现出中间管理层设置略为过剩的状态,并且其管理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有形资源之上。由于中层的管理战线过长,这种管理模式之下决策的传达效率常常较低。而在知识管理模式之下,组织的管理形态趋于扁平状,领导层与执行屋之间信息交流距离的缩短和现代化的信息传达工具的使用合得决策与指令的流通变得更加简单而高效。

3.3.2 管理过程注意事项比较

从导向方式的角度来看,在以往的工业管理模式下,企业高层在管理过程中常会不自觉地轻视领导行为本身对于管理的正面作用,从而出现管理过度而领导不足的问题,但在知识管理模式之下,企业高层的管理方式往往不会过于僵化或者强硬,同时也可能随着随着组织转型而发生积极的应激性变化。同时,在知识管理的模式中,由于员工被当成一种重要的智力性因素而不是单纯的、物化的生产要素而存在,企业更加重视领导方式对员工创作性的激发以及对他们工作心理的充分了解。

从激励方式来看,工业管理模式下,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就如同某个零件与机器整体之间的关系,员工与企业关没有太多精神上、情感上的交流,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仅仅停留于做好其机械式的本职工作,故而在激励方式上组织不得不更多地采取实际一些的物质奖励。但在知识管理之下,领导层了解员工的精神激励需求,因而在辅以物质奖励的同时更加注重赋予他们权力与责任,肯定他们的创新与作为。

[1]袁磊.知识管理与传统工来管理的差异[J].AMT前沿论丛,2011(12).

[2]赵海燕,胡丽文,刘合翔.知识管理与工业管理的十项比较[J].现代情报,2005(03).

[3]蒋天颖,雷剑.学习导向、知识管理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J].科研管理,2012(03).

[4]张红琪,鲁若愚.顾客知识管理对服务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8).

[5]刘艳,赵玲玲.大力构建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体系[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6]归永嘉.不改难,难亦难,真改更难——我国航空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探讨[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8(02).

[7]剧锦文.中国传统工业管理体制的形成与改革[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04).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工业时代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工业人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