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峡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探析

2012-08-15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涂雄

中国商论 2012年30期
关键词:流通业流通大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涂雄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流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之际,两岸流通业合作也愈加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2008年以来,两岸经济关系更加密切,两岸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扩大。随着两岸经济关系向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方向不断迈进,两岸经济合作的领域和与合作的层次必将不断拓展和不断提升。目前,在大陆有将近十万家的台资企业,2011年两岸贸易已突破1600亿美元,自2009年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后,大陆企业和资本陆续进入台湾。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对两岸流通业的发展和合作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两岸流通业合作现状、两岸流通业发展的差异性角度切入,针对两岸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两岸经济合作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尝试探索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的路径和方法,为两岸经济合作特别是两岸现代服务业合作摸索路子,研究和表述相对宏观一些。

1 两岸流通业合作基本现状和差异性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入,两岸流通业的发展和合作越来越受到两岸各界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努力,在两岸流通业合作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通过在大陆厦门等城市进行低温物流合作试点,探索两岸流通业的有效合作,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应该说合作是有成效的。试点成功后必然会增强合作的信心,积累合作的经验,并将逐步加以推广。为了台湾鲜活农产品销往大陆,大陆和台湾方面想了很多办法,通过在大陆建立和运营一些台湾水果等农产品“销售中心”、大陆一些地方和企业直接赴台采购等,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渠道和机制。两岸空中直航、海上直航和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都一定程度地助推了两岸流通业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两岸流通业界的交流开始活跃起来,经常就两岸流通业的合作举办论坛、交流会和现场观摩,积极探讨如何深化两岸流通业的合作。但总体上讲,两岸流通业的合作起步是晚的,合作的领域和层次与两岸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是不对称的。

当然,两岸流通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大陆的流通业还未充分适应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流通产业行业结构失衡、新兴流通业态发展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流通产业规模结构仍存在不平衡性情况、流通产业空间结构需进一步协调发展,比如,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流通产业技术结构失衡现象比较普遍,传统技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现代流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滞后且不配套,等等。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流通成本过高、服务流程不够规范、流通效率偏低、行业综合效益差、企业回报率低,直接降低了大陆产品的竞争力,阻碍了大陆产品走向世界,使一些大陆产业处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中末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设贸易强国的进程。台湾方面,流通业的发展与其整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有一定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流通业随着当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而逐步转型,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从传统流通向现代流通的转型和发展。流通业在本土化、共配化、资讯化、合理化、差别化和国际化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实践,比较好地解决了流通成本过高、服务流程不够规范、流通效率偏低、行业综合效益差、企业回报率低的问题,基本构成了台湾现代流通业的运行和发展模式,为台湾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及整个经济发展发挥了先导性作用。

2 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的巨大需求与主要路径方法

两岸流通业合作与融合的前景广阔。首先,两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差异化为两岸流通业的合作与融合提供了优势互补的基础和动力。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给流通业发展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更高要求,大陆流通业无论在结构、组织、布局、技术等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发展上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台湾流通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发展模式、人才储备、技术研发等,对于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大陆流通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次,大陆规模宏大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对具有先导性的流通业发展有着现实和迫切的需求。最后,在大陆将近10万家的台资企业和部分大陆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外销而发展的企业,在国际经济不景气、回升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严峻形势下,这些企业务必要面向庞大的内需市场,逐步转型升级,拓展在大陆的产品通路成为趋势,这就必然给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台湾由于地理、经济规模、市场容量等的原因,流通业向外延伸和拓展成为必然。这些无疑会给两岸流通业的合作融合、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提供动力,展现前景。

两岸流通业如何在新的需求下,实现合作、优势互补、达成融合,需要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1)进一步提高对整个流通业和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过程中,流通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对其实施影响的关键力量和重要推手。流通业的结构调整、组织优化、合理布局、技术创新和升级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影响。大陆实施流通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国有经济在流通产业的合理分布与退出、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模式的有效结合、第三方物流系统的发展和流通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等。台湾流通业要进一步集成和发挥人才、技术与运营模式优势,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如何与大陆流通业的对接,如何应对庞大而目前还不够规范的市场,等等。

(2)做好目标市场的深入研究。两岸业者要对合作目标的市场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对流通业及其内部的不同部门的影响作用,居民消费水平、投资需求水平、工业化水平对流通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及商业与流通业增加值之比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这样可以避免因市场把握不准、施力重点不明、发展方向模糊而导致企业和整个行业不能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3)做好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的政策支持和环境优化。两岸有关公权力部门都应根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需要,制订和调整一些相应政策,支持两岸流通业的合作融合发展,着力解决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的范围、具体项目、资本结构、双向比例,以及具体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流通费用高、中间环节多、工作效率低等方面问题,要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体系、广泛采用电子商务、发展现代物流和规范市场主体企业的经营行为等途径来解决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中的各类问题。

3 结语

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有优势互补的基础,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强劲的支撑动力,有可行的路径和方法,更有广阔的前景。

我们要想方设法把在大陆进行的两岸现代物流的试点合作搞成功。通过成功的实例,根据各地的环境和需求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广;流通业的发展一方面要适当超前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其他产业发展后反过来促进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流通业要依托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趋势,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两岸流通业的合作融合要在两岸新兴产业、金融及现代服务业的合作中搞好定位、抢占有利位置,在服务两岸扩大经贸合作、深化两岸经济关系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两岸已签署18项经济方面的协议和达成一系列共识,两岸经济交流将更加密切,尤其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成功签署,随着两岸货品贸易、服务贸易谈判的持续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的巨大空间给两岸流通业合作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与此同时,两岸流通业也必将迎接全新的挑战,如何提升自我、如何制订战略、如何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发展形势和需求的行业发展策略等,都需要从战略和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规划两岸流通业的合作与融合。

[1]王稼琼,祝合良.城乡一体化与商品流通体系建设[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祝合良.流通产业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3]祝合良.现代商业经济学(修订第三版)[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4]克里斯蒂娜(英)等著,杨至德译.城市设计方法与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8).

[5]刘起运,陈璋,苏汝劼.投入产出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流通业流通大陆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冰之大陆
IQ大陆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冰之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