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 用心观察——小学生作文观察“五要”法指导漫谈
2012-08-15浙江
浙江
当前教学中,学生最惧怕的莫过于作文。原因无非是苦于没有题材可写,每次作文都搜肠刮肚一番,但所有题材都是千篇一律,或者是老调重弹,毫无新意。即便写作之前有过一番观察,却也不得要领,不知如何下笔。
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身边事物的方法,积累素材,成了老师们需要探究的一个话题。在此浅谈自己的几点感想。
一、观察需要真实体验
作文中最常见的是写事的作文。在一次作文教学中,问及学生一天当中可有什么有趣、新鲜的事情,学生感叹道,往来于学校、家里,两点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使有事情都是重复的事情,何来有趣、新鲜。其实不然,生活中可写的事情太多太多。
可以是师生间发生的小插曲,就如我有一次上课,走进教室,瞥眼看见垃圾从桶里满出来,撒在地上,白花花的一片。随口说了一句:“你们怎么让垃圾桶吃得那么饱,看它都口吐白沫了,快被你们撑死了!”学生爆笑。再者,有一学生回家,因体育课上体力耗尽,家在5楼的他从来没发现过台阶原来是那么的多,走一步,埋怨一句,埋怨楼梯台阶太多,埋怨爸妈怎么不买第一层的房子,埋怨老师怎么今天那么狠心,埋怨操场的跑道是那么的长……满腹牢骚。这些事虽小,但却是再平常不过,再细微不过,又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都有亲身体会的事情。
同学之间发生的趣事,下课时的快活,午餐桌上的闲聊,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见闻……这么多不起眼的生活琐事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难道握着笔杆子的他们还不从内心发出微笑吗?所以,我经常要求学生在平时走路不要那么匆忙,停顿一下脚步,擦亮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许多不起眼的小事,记录于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事”到用时方恨少啊!
二、观察需要多感官去感受
写状物的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无从下手了。其实状物的文章,关键在于学生全方位地观察物体,不然的话,只是用眼睛看到的信息就太单一了。
我在教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时,先是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看一看它们的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的。光凭肉眼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因此我要求学生用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品味一下它的酸、甜、苦、辣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水果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千世界,水果的种类繁多,他们的外表也不尽相同。我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喜欢的水果,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种水果的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观察水果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比较全面地了解它们在颜色、气味、形状、味道、吃法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这样,落笔也就不难了——
我最喜欢的水果—芒果
它有一副诱人的外表:金黄色的皮、胖月牙型的形状。它那金黄而光滑的皮一剥开,就会看到黄色的果肉。轻轻咬一口,细滑的果肉特有的香味立刻充满整个口腔,使你有一种想一口吞下的愿望。芒果不像别的水果一样有扑鼻的香味,但把它搁到鼻子下面仔细闻一闻,就会闻到淡淡的清香。
学生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感受,得到的信息就比较全面,比较完整。下笔之时也就能言之有物,娓娓道来了。
三、观察需要有序不乱
学生作文,言之无序,条理不清,不在少数,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一般来说可以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方位两个方面来观察。时间流程是动态的,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观察;空间方位为观察静态事物的旨要,可以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基本的观察顺序可以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局部到整体。学生观察有顺序了,写作时才能做到有序不乱。
秋游之后写一篇作文,要求以写景为主。我在陪同学生秋游时,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学生列举了古色古香的凉亭,奇形怪状的假山,湖水碧绿的人工湖,变换多端的喷泉,随风摇摆的河边柳树,孩子们玩耍的滑梯……这时,我告诉学生观察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可以在脑海里画一条线,是自己经过的路线图,边上记下自己看到的景物。看的时候可以远看,再走近看,可以从上面往下看,也可以从外面看到里面。移步换景的写法,会让学生和读者的脑海里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方位图。加之着重观察自己喜欢的一两处景物,让文章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言之有序。经过如此这般地指导之后,对于秋游的顺序,学生把握得基本到位。
四、观察需要有独特视角
事物是普遍的,普遍中具有特殊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特点的。叶子如此,人也一样。所以,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重点观察。比如观察一片绿、一片黄。两片树叶时,就可以让学生抓住特点,进行观察,两片叶子有什么不同,各自有什么特点,如果放在更多的叶子中间,如何能很好地找出来等等。运用这样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视角,善于抓住观察的重点及观察对象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
我在教学生写人物的作文中,先让他们观察同学的外貌,接着问及学生如何下笔?一个学生自告奋勇举手回答:“我打算写他的头发、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还有耳朵……”我问他,有没有谁是没有这些部件的?学生笑了。于是我说:每个人总有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他的特点,比如学生说:她长头发,戴眼镜,大嘴巴。这些特点能够将她从这么多同学中区分开来,但是观察还不能就此止步。除了人物的长相是我们的观察目标之一,人物的衣着、神态、体态等也是我们需要观察的。
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她长头发,戴眼镜,大嘴巴,微微上翘的嘴唇露出淡淡的微笑。总是穿着一件淡蓝色的长裙,有着波浪花边的裙摆。平时走路甚为小心,从不见她疾步奔走的模样。
对此,我又指导:对于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观察因事情刺激人物而产生的喜怒哀乐,我们也要在平常稍作留心。
这个学生接着写道:她长头发,戴眼镜,大嘴巴,微微上翘的嘴唇露出淡淡的微笑。总是穿着一件淡蓝色的长裙,有着波浪花边的裙摆。平时走路甚为小心,从不见她疾步奔走的模样。少有见她恼怒的模样,除了坐在她前面的班上里出了名的调皮鬼拿走她心爱的《青铜葵花》时,她先是憋足劲大声催讨,不成,便眼圈一红,泪花闪动,趴在桌上掩面哭泣起来。
我想学生之所以能写出这样成功的外貌形象来,在于他们对于人物外貌的观察细致入微的结果。
五、观察需要留意对象环境的变化
生活中,学生观察的事物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的,所以更应该仔细观察环境对观察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并对此产生联想,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文章更为生动形象。
在观察变幻多段的喷泉时,水柱、水花、水雾都是学生需要观察的对象。微风中,阳光下,霓虹灯的照射里,它们都能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让学生不要单一地去观察喷泉,应该结合周围的环境条件,把看到的景物,辅以想象的翅膀,写出生动的作文。
例如:最令人惊叹的是那变化多端的喷泉。拇指般粗细的水柱从地上喷射而出,随着音乐旋律的变换,也跟着高低起伏。在高处,水花向四周洒下,在阳光的映射下,仿佛千万锭碎金子,砸在了印着花纹的石板上,却不知道溅到哪里去了。只看到一阵阵白茫茫的水雾,在微风中飘荡着,轻轻地送入我的怀中。它最美的时刻,总是留在夜幕降临之后。夜幕那是它的舞台,它如一年轻貌美的女子,身着艳丽的水秀,随乐声而翩然起舞。甩动长袖,时而是那样的轻盈柔美,时而是那样的激情四射。水柱高高喷起,似有无尽豪情奔放。变换的霓虹灯给她披上了五彩的衣裳,引得无数行人驻足痴望。
学生的成文得益于对物体外在因素的综合观察,抓住了微风、阳光、霓虹灯这些和喷泉相交织,相融合的因素。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让行文富有美感,成就了一篇佳作。
观察不仅是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之一,而且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在引导学生观察后,不仅从一开始就要把观察、说话和写作结合起来,而且要使学生知道在练写一篇文章时,可以把几种观察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特别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以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广度和深度。有意识地带领他们进入自己的天地,启发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寻找写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