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是关键 制度是保证活动是载体——我校如何以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

2012-09-10浙江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考级课外阅读读书

浙江

背景:作文过关检测引起的思考

从2010年4月起,我们改革了学科竞赛的方法。在以往只停留在每班五个优秀生参加作文比赛的基础上加进了全班参加的作文过关检测。在三、五年级12个班的过关检测中只有两个班级达标(80%)。检测结果令人意外,发人深省。

近年来,学校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热情似火,“多读书,读好书”,“营造书香班级,享受书香人生”,这些活动已渐渐地成为校园的一种时尚。但身在书香校园 ,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越来越不会写的趋势?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为什么读了那么多的书,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不了呢?

这引起了我们的深入思考:我们开展的课外阅读有效吗?如何让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这两个不同的板块链接起来,让两者相辅相成?

为此,我们提出了以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策略的行动研究。具体策略如下:

一、调查分析 摸清阅读与写作的现状

(一)教师阅读现状调查

我们对全校37位语文老师的阅读现状作了一次书面调查,结果如下:

阅读的内容1.什么都不看2.只看养生类的3.只看教学类的4.喜欢看儿童文学、经典名著5.什么都看的人数比率比率2人5.4%16.1%阅读的时间1.每天有阅读的习惯2.偶尔阅读3.没有阅读时间32.4%人数12人6人23人62.2%10人27%2人5.4%10人27%9人24.3%

从表中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而且阅读的面比较窄,尤其是阅读跟指导学生有关的儿童文学、经典名著不多。

(二)学生阅读与写作现状调查

我们对五年级一个班63位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作了一次书面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结果2.你喜欢看哪一类书籍?76.2%23.8%20.6%39.7%39.7%23.8%3.作文时最怕的是什么?16人25.4%1.喜欢2.不喜欢1.经典名著2.作文类3.图画类1.三言两语无话说2.没有题材没内容3.不具体记流水账1.帮助大2.帮助不大3.没有帮助48人15人13人25人25人15人32人50.8%4.你认为多看课外书对写作有帮助吗?9人42人12人14.3%66.7%20%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看书但只是凭兴趣,对写作的帮助不大,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的“缺少”:(1)“随心所欲”地读,缺少方法的指导。(2)“丰富多彩”地读,缺少收获的交流。(3)“轰轰烈烈”地读,缺少目标的选定。

二、培训引领 激扬教师阅读的情绪

一个喜欢阅读的家长,就会有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肯定会有一群喜欢阅读的学生。因此,只有让我校的每一个老师有效地阅读,才能带动全校每一个学生有效地阅读。所以,我们通过努力一步步地引领老师们:

1.分层阅读:首先,行政人员起表率。由教科室一位老师负责,根据行政人员这一特殊人群的需要,购买各类书籍,有管理类、学科类、励志类、养生类……行政人员借阅登记,看后评价,会议推荐。其次,青年教师冲前阵。学校不定期地选购合适的书籍赠送给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阅读,不定期地交流心得。最后,全校教师紧跟上,阅读后开展“读书交流会”。

2.以青带老:我们把适合的书籍发给青年教师阅读,并要求每个青年教师阅读完后把书推荐给二至三个老教师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全校教师阅读。

3.活动跟进:让老师参加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尤其是走出学校看学校。如派出10多个老师参加“长三角的中学语文教育论坛”,让他们邂逅曹文轩、孙绍振等一大批大师,聆听他们关于阅读的精辟议论,使老师们对课外阅读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三、搭建平台 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一)成立鹿鸣笔会,搭建自由写作的平台

由教科室牵头成立鹿鸣笔会,以敏思博客为平台,每年吸收5年教龄及以下的年轻老师参加,以“捧好书,拿好笔,激扬文字,提升专业”、“静心读书,以文会友”为宗旨,以各种形式激励老师们在这里愉快阅读,自由写作。

(二)开展交流活动,搭建传经送宝的平台

教导处组织开展有效作文讲批的专题讲座,进行作文讲批的经验交流。邀请特级教师、专家围绕“培养阅读兴趣,提高习作能力”主题开设讲座。一年多来,特级教师、省小语教研员滕春友、浙江大学教授刘力、《作文教学研究》副主编王瑾、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沈江峰等都为全校老师作过精彩的讲座,为老师们传经送宝。

(三)加入实验基地,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

2009年10月,我们向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专业委员会递交了申请,加入了《作文报》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基地,参加他们组织的一切交流活动。从此,打开了与外界交流的渠道,先后到丽水、绍兴、临海等地跟同行们一起交流。

四、建立“三个制”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一)建立“阅读考级制”

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及新“课标”对各年级课外阅读的要求,我们主要从学生“博览群书”、“熟读成诵”、“下笔有神”这三方面把考核内容分为六个等级,并从阅读的数量、质量、收获等多方面制定课外阅读等级,考级的具体要求,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评估体系。

等级一级具体要求阅读内容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阅读完后有记载(作者、书名、主要人物、好词好句等)并有家长签名。能讲述一个教材外的故事;会背诵学校指定的唐诗10首;诵读儿歌、童谣各10首;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各10条。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阅读内容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阅读后有记载(同一级);能讲述两个教材外的故事;背诵唐诗20首;诵读儿歌、童谣各20首;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各20条。阅读中外名著、寓言故事、儿童文学等作品,阅读后有记载(增加简要内容)。背诵唐诗30首;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各30条,并能归类。背诵教材外经典美文5篇。积累课外阅读中优美词句、精彩段落,字数在2000以上。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阅读后有记载(增加对人物的简要评价)。背诵唐诗30首、宋词10篇、背诵教材外经典美文10篇。积累成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50条。并能讲20个左右的成语故事。读书笔记字数在3000以上。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古典名著、现当代名家的文学作品,以及科普、历史、地理、天文等书籍,阅读后有记载(增加读后感受)。背诵唐诗40首、宋词15篇、背诵教材外经典美文15篇;积累成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70条,并能讲30个左右的成语故事。做好读书笔记,字数在1万以上,写出读后感至少5篇,编出一张像样的阅读小报。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60万字。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以及科普、历史、地理、天文等书籍,阅读后有记载(增加对人物和事件的简要评述)。能根据自己阅读,大胆发表看法,写下读后感至少10篇。有2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积累成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100条。做好读书笔记,积累课外阅读中优美词句、精彩段落,字数在1.5万以上。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考级的步骤:

*学期初,各班对照标准制定学期考级目标,考级目标必须做到递进考级。然后在教师的引领下,组织学生认真开展读书活动,并及时在考级手册和读书笔记上做好记载。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读书活动,进行跟踪评价。

*期末,要求学生对照考级目标进行自我评定,对认为已经达到标准的学生,由语文教师先自行组织考级。在班级考级达标的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申报,参加学校考级。

*由校级课外阅读评审小组成员对申报校级考级的同学进行逐一考核。如果达标颁给奖章,贴在考级手册相应的级别栏中。

(二)建立“循环上课制”

每学期,我们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的循环上课。首先,学校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设计一个比较成熟的班级读书会的优秀课例。接着,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实践评比,各年级的六位语文老师分别到六个班级上课,由语文老师及学生共同投票评出最佳的。最后,把每个年级评比出的最佳课例作为代表在全校进行展示。这样的过程,让每一个班级的孩子体验到了每一个老师的风采及长处,受益颇多,很受学生的喜欢。

(三)建立“书卡流动制”

不定期地开展“读书卡”展示活动,根据读书卡进行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书籍流动交流阅读。让一张张小小的读书卡成为向同伴推荐好书、让好书有序漂流的平台。

五、丰富“四个一”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一)成立一个“鹿鸣编辑部”

以青年教师裘扬飞负责,学校成立一个有鹿山特色的编辑部,设立专用工作室,成员由学生申请、班主任推荐,公开演讲,一步步选举产生。编辑部的小编辑开展模拟设稿、编辑、录用等一系列编辑工作。当学生的稿件一旦被录用,编辑部及时打印成电子文稿发表在学校的网站上,张贴在宣传窗,同时小编辑负责将佳文向各类报刊推荐。每月底统计出录用篇数,在学校大型的活动上予以表扬,从而提高孩子们写作的热情。

(二)每学期邀请一位儿童文学作家

每学期,学校邀请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指导,让学生们了解作家的人生历程,明白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让学生们了解作家丰富的阅读,懂得有效的阅读对写作的影响。动物大王沈石溪、胖叔叔董宏猷、漂亮阿姨汤素兰、台湾作家管家琪等先后来到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每一次交流都是学生们的节日,买书、看书、签名不亦乐乎,总会掀起一个阅读、写作的高潮。

(三)参加一项琢玉社团活动

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组建了琢玉社团。每周四下午二三节课为社团活动时间,57个社团内容丰富,涉及到体育、艺术、文化各个领域,如体育类的有跆拳道、乒乓球、篮球宝贝,艺术类的有拉丁舞、快乐泥巴、铜管乐队,文学类的有鹿鸣编辑部、绘画日记、创新思维,特别是神秘实验、小发明、校园剧等吸引了众多的学生。2000多名学生各选其需,快乐活动,快乐积累,快乐写作。

(四)创新一样节日内容

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常规节日的基础上开辟了许多新的内容。如体育节增加了以年级为单位的趣味运动项目,艺术节举行了利用本地特产榨面的包装盒制作的“红红火火过新年”灯笼展,利用废旧物品创作的“立体造型”展,利用废纸创作的“模特大赛”,为学生的写作丰富了题材。

六、探索链接渠道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提倡“素读”重厚积

“素读”其实是一种读书方法,就是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只是反复有声的朗读,直到把诵读的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为止,是一种很朴素的读法。这是我国古代私塾里常用的读书法。日本人把这种方法定义为“素读”法。“素读”是以朗读为手段、以背诵为目的,一般不包括朗诵。2010年3月,我们整理下发了《鹿山小学诗词背诵教材》,分年级明确规定了素读的古诗、宋词、《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小学语文词语手册》中的“积少成多”栏目等,努力以“素读”经典作为积累文字的主要手段。正如著名作家、人民日报社副社长梁衡先生所言:“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将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

(二)先读后写莫着急

儿童期的语言习得有两个目标,一是现世当下的目标,以利于生活的交流;另一个目标是为储备,为将来“生活在别处”而做准备。从学习的终极关怀而言,后者更重要。现在的阅读是为今后中学甚至未来的人生服务的。如中低年段,以阅读为主,不主张规范式写作。首先,我们要求一到四年级的学生每天的作业就是以阅读、“采蜜”——摘抄为主。对写作,可以随意地写写心里话,基本可以是读而不大改,欣赏而不过度纠正。有了前面的铺垫,把作文的微格指导放在五年级来教,就不会很费力了。其次,整合、取舍语文教材内容,课本内容少讲多读,腾出充足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明确规定每星期要有两节语文课用于课外阅读,并制定相应的带有写作要求的阅读等级,利于课外阅读真正地与写作的结合。

(三)化整为零是良策

(1)整本书阅读。课外阅读,要尽量读整本书、整篇文章。有些同学为了尽快提高语文水平,提高写作能力,读书读得太焦急,只想在书中找对自己作文有用的句子,有的则急着看故事的结局,结果很少耐心地读完一部书、一篇文章。岂不知对于写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整体感,要注意整体的结构和布局,只有一些好句子是成不了好文章的。为此,我们借助“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引导老师培养学生看整本书,再由老师引导学生如何看整本书。

(2)目标性阅读。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有目标地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或文章,给学生一个比较直接的、感性的认识和解读。

猜你喜欢

考级课外阅读读书
《音乐听力》考级(三级)教学分析与思考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浅谈课外阅读的策略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