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参与

2012-08-15江苏苏州学府实验学校谢东莉

中学数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补角勾股定理创设

☉江苏苏州学府实验学校 谢东莉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参与

☉江苏苏州学府实验学校 谢东莉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新的未知的问题气氛之中,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能够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一个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包含着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应激状态.让课堂最初由问题引起,最终远远胜过问题本身的一个的动态表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问置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因趣生疑,由疑激思,以思获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呢?根据我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设置问题的一些做法,我认为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设置问题,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

一、所提问题要小而具体

如果问题太大、太抽象,对于学生来讲学习缺乏目的性、方向性,因而造成学习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学生不知怎样思考.所提的问题应小而具体,可让学生在具体的运用性的命题中,展开讨论和质疑、充分地运用知识,并从情境中得出新的结论.

在《余角和补角》这一课中,我运用了学生所熟悉的比萨斜塔的图片引入,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图形的角度的变化由“静”变成“动”,在动态课件演示中让学生去体会变与不变,说出观察到的结果:两个角的大小在变,两角的和不变,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通过鼓舞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探索,初步培养了想象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所提问题要新颖、有趣

问题的新疑性和有趣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如探究、操作、领会等心理素质,从而使他们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勾股定理”这节课中,我从一个故事导入:

相传2500年前,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到朋友家去做客,当大家都在喝茶聊天的时候,他盯着地板看得出神,而后突然大笑着走出了客厅,你知道他发现了什么?现在我把这张照片展示给你们,你会有和毕达哥拉斯相同的发现吗?

这样的课堂引入,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勾股定理的发现,一方面了解了勾股定理的历史,激发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另外一方面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所提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适当,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要尽量能够做到不仅“吹皱一池春水”,而且“激起千层细浪”.太浅的问题,可能造成课堂上表面的活跃,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高难度的问题,学生根本答不上来,也就更无助于思维的发展.

四、所提问题要有层次性

在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中,面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障碍,教师要适时点拨,铺设“思维跳板”,作必要的提示.可用组合式的问题,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构成台阶,使问题呈现坡度.这样才有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理顺学生的思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

要使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有适当的坡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根据知识结构的简繁和理解的难易,把包含知识和规律在内的复杂和隐蔽的内涵层层剥离,进行多层次展开,逐渐推进和激发.这样,既能由表及里、深入清晰地揭示出整体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又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如在“余角和补角”这节教学中,设置如下:

课堂中,我从刚开始的观察角的变化的图片中出示.

问题1:你有什么结论?

学生答:∠1+∠2=90°.

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概念给出后,接着出示.

问题2:你是如何理解“互为”的?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问题3:所有的角都有余角吗?

生答:不是,钝角就没有.

出示钝角图形,至此补角就自然地引出来了.

问题4:何为“反之亦成立”?如何表达它的几何语言?

进一步强化概念,也让学生初步学会了几何语言的应用,为以后的证明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问题5:互余、互补的两角是否一定有公共顶点或公共边?你能通过画图解释吗?

问题6:通过画图,你有什么结论吗?

……

五、所提问题要有启发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所创设的情境,要启发学生思维,使其茅塞顿开.何谓“启发”?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的教学要求,这就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后来,《学记》中又发表了启发的思路,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要求.

如在“概率的简单应用”这节课中,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

周末我们两个同学去看电影,但是只有一张电影票.其中一个同学提议采用如下的办法来决定到底谁去看电影:任意掷两个骰子,若出现两个6点,那么小丽去:如果出现一个5点、一个6点,那么自己去.这种方法公平吗?

为了评估这些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要求学生先独立猜测,这样可能会暴露自己的错误,在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形成学习冲突.澄清错误和解决学习冲突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要求各组学生亲身经历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与自己的猜测进行比较,与实验结果联系起来,最后建立理论的概率模型.当然,在验证猜想和澄清错误时,引导学生不仅仅通过做实验,还应运用树状图、列表、面积图、计算等多种方法来验证模型,让学生全方位反思出现两个6点与一个5点、一个6点的概率是不同的.

课程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方法改革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知识形态和教学形态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认识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创设有意义、高效的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使传统的教学走出课本,走出课堂,我们不仅要想办法为学生提供能激发其思维兴趣的舞台,而且通过在情境中学数学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展示和发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问题去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补角勾股定理创设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余角和补角》作业讲评课教学思考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华东师大版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相交线”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