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者的独特视角——评《见证——行政管理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2012-08-15

中国机构编制 2012年4期
关键词:工资制度管理体制同志

吴 江

一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者的独特视角
——评《见证——行政管理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吴 江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回顾改革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为改革的实践者,张志坚同志的新著《见证——行政管理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以下简称《见证》),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思考和启示。

张志坚同志是我熟悉、敬重的老领导。我在第一时间拜读了他的著作《见证》,感到非常亲切、厚重。本书选辑了张志坚同志自1980年至2008年近30年间的部分重要报告、讲话和论文、访谈等。全书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者所见证的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主要涉及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五次机构改革;二是作者所见证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劳动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涉及1985年和1993年两次较大规模的工资制度改革,1988年至1997年的几次工资水平调整,以及人事制度改革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历程。全书对历次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相关配套工作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目标原则、重点步骤和所取得的成效等都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反映,具有非常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

“见证”是本书的最大特点,从一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者的独特视角,真实再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改革开放的潮涌一浪超过一浪,改革的触角也步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0年来,张志坚同志先后在国家劳动人事部、国家人事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行政学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等部门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亲身经历了许多重大改革的发展过程和曲折进程。在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之后,城镇职工的“大锅饭”也开始逐步打破,继之搞活大中型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环环相扣,相继展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英明领导下,张志坚同志直接参与了这些改革方案的酝酿、形成、论证、决策的全部过程,并作为这些改革主管部门的一线组织者之一,或主抓、或主要参与了这些改革的实施。

从书中可看到,1993年10月出台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张志坚同志负责主抓这方面的工作,他组织相关部委机关同志和有关力量,按照国务院指示精神,对当时工资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总结了历次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论证,才慎重提出方案草案。报经党中央、国务院多次讨论修改并正式批准后,他又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了若干配套的单项实施意见。这样一次力度较大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最终得以较为顺利的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又如,1987年10月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张志坚同志也参与有关部分工作,与党组成员一起积极行动,经过深入调研、精心制定、反复修改、多部门试点,提出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草案,报经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1993年8月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实施十年之后,国家公务员制度立法时机逐步成熟,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纳入了立法计划。此时,已担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张志坚同志,又参与了该法的修改审定工作,他对该法草案的条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张志坚同志多次强调,公务员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尽快通过实施将填补我国法律体系的一大空白,对推进我国公务员管理工作进入法制化阶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以说,张志坚同志近30年改革生涯中的具体实践、经验体会、理论思考以及对改革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都忠实地体现于本书之中。作者记述的是每一步改革足迹,见证的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智慧和求实品格。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真实、系统。忠实于历史,保存历史的真实性是本书编辑时的一项重要原则。作者对文稿所做的必要的修饰、删繁就简都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文的观点和提法以及原文的风格。文如其人,这也正是张志坚同志为人处世的风格。我长期在组织人事部门和国家行政学院工作,从事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很多当时的文献资料我是看过的,现在看到本书收录的这些文稿,都是客观的,内容翔实,忠实原貌。本书收集整理了30年来有关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重要资料,真实而且系统地反映了30年来这两个方面改革的历史进程,使读者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这两个方面主要进行了哪些改革,改革又是怎样步步深入的。书中收集整理了从1982年起,特别是1988年至2003年我国政府机构所进行的五次机构改革。每一次机构改革都是适应当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改革的目标、内容、原则等又是当时国内的社会经济政治形势所决定的,同时也受到人们思想观念的制约。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性地探索过程,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再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和逐步适应的制度演变。细读本书,比较书中这五次机构改革的有关文章,一是我们可以看到每次改革的真实情况和历史背景;二是从政府机构改革的角度,客观地、真实地记录和反映我国改革开放稳扎稳打、步步深入的历史进程,反映了改革之路的异常艰辛;三是系统地总结了历次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教训,读后使人强烈地感受到30年改革成就的来之不易,积累的历史经验的弥足珍贵。

本书无论是对当时重要工作的部署,还是对当时思想观点的表达,都堪称是一部具有改革实践和原文原貌的讲信史的资料,是一部富有思想价值和理论价值的负责任的资料。比如书中精选了相当多的文章、讲话,展现了1998年机构改革从方案的制定到方案实施的全过程。这次改革力度大,与以往机构改革相比,在调整减少专业经济部门、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等方面任务更重,而且把改革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务员制度结合起来,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政府管理体系。这次改革第一次提出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概念,比1993年提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概念,内涵更丰富、视野更开阔,表明我们对机构改革的认识和实践已从以往简单地撤并增减机构人员,拓展到行政体制改革。书中精选、保存了大量丰富翔实的资料,方便人们对于这次机构改革有所了解,有所认识。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全国人大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讲话指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体会,今天的攻坚克难,既要科学设计未来的改革路径,又要总结反思以往的改革经验。过去的30年改革是我们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30年,无论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都如同在悬崖峭壁上攀岩,既需要运筹帷幄的远见和魄力,更需要审时度势的理智和稳健。在螺旋式的每一步攀登足迹中,都蕴含着真理的光芒,都揭示出客观规律的必然。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前进过程,今天的青年一代既分享着改革的果实,又要担负起新的改革使命,继续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见证》一书的付梓出版,有助于读者对于那段历史、那些改革有更加真实的了解。这里或许有些是经验、有些是教训,但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会对人们思考未来的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做自己的旁观者,也许就是《见证》奉献给读者的“庐山真面目”。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工资制度管理体制同志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严良堃同志逝世
高校工资制度改革探索
初探实现公平分配目标进一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国外工资制定机制对我国公务员工资调整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