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探析
2012-08-15邵永平
邵永平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 新疆 伊宁 835000)
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伴随着旅游者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传统的自然景观对旅游者已经难以形成持续的吸引力,通过发展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既能满足旅游者的不同消费需求,又能为文化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提供一个新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西部,许多省市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开发了具有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产业群的推动了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诸如“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长恨歌”等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锡伯民族自治县----察布查尔县,同样拥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锡伯族的民俗文化。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做强做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应该是一条符合该县实际的旅游发展路子。
一、对培育察布查尔县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是一个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知识资本运作为手段,统摄生产、传播、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全过程的复合概念,是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在察县培育和发展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应当以植根于民俗文化基础之上的创作为主要手段,以凸显锡伯族特色民俗文化内涵的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消费为交易特征,并且能为察县创造财富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一种新的产业形态。
作为一种新型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迫切需要一系列的民俗旅游文化创意行业和众多的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企业做为支撑,依托各类创意人才,开发出更多的锡伯族民俗旅游文化产品来,通过打造和培育出一二个独具锡伯族特色的民俗旅游文化品牌,进而促进整个创意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对察县当前而言,迫切需要通过鼓励大力发展文化产品生产行业、文化传播行业、文化流通行业和文化消费行业等等,开发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各类文化、艺术、精神和娱乐等等民俗旅游文化产品,以此来培育和发展当地的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二、培育察布查尔县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选择
(一)制定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从宏观层面出台产业发展规划,统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察县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和具体计划,通过二至三个五年规划的发展,使察县的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二)创造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一是制定和落实促进察县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该县民俗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二是创新机制,构建有利于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近期可以考虑先构筑起相关服务平台,如建立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引导平台。通过各级媒体和互联网,充分展示锡伯族民俗文化,及时对外公布开发方向及意向,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重视。又如创建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政府先期可以注入一部分启动资金,同时积极引入外来资金,或援疆资金等,通过市场运作,吸引更多的资金参与平台建设。再如打造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技术产品交易平台。这是该产业能否健康运行的根本所在,只有将开发出的各类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及时推向市场,使广大消费者认可,该项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三)培育民俗旅游文化创意行业。坚持以集聚化发展为主要途径,适时培育出一批围绕锡伯族民俗文化的创意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游戏与网络等等诸多行业。可以在有序地培育中,有步骤地引导分散的社会资源和各类行业,尽可能向县级某一特定区域集中,形成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小区,政府应引导相关民俗文化开发行业,形成清晰的行业定位,精心论证、科学规划各自的项目布局,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过度竞争,以此来发展独具优势和特色的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四)开发民俗旅游文化新产品。创造性是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命线,深度挖掘现有锡伯族的民俗文化,创造新的产品形象和品牌,是察县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结合察县独有的特色民俗旅游文化,一是塑造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目前全国锡伯族民族风俗保留最完整的地方是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锡伯族在全国大约有20万人,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新疆。东北的锡伯族已经基本丧失了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而察布查尔的锡伯族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其民族特性,保留着一个族群基因中最精华的部分。虽处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然继承了清代锡伯文化风俗且数百年不变。在这样四周异文化环绕的环境中,锡伯人如何做到对自身文化的坚守,的确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当地可以凭此在全国塑造认知和欣赏锡伯族完整民俗文化的旅游目的地,深度挖掘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文化,重点围绕锡伯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系列的创意开发。比如可以有针对性地延展以下节日民俗,让诸如萨满歌舞音乐、贝伦舞、朱伦呼兰比、更心比、汗都春、锡伯族民间故事、锡伯族东布尔、锡伯族全羊席、锡伯族蝴蝶舞和锡伯族婚俗等等民俗,通过专业创意人才进行开发,通过市场化动作,形成系列化的产品,增强民俗旅游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二是培育一个少数民族的新视点。近代中国历史上保家卫国西迁最远的少数民族是锡伯族。古代的锡伯族最早居住在嫩江支流绰尔洮儿河一带,从事狩猎、打渔活动,史称“打牲部落”。1764年,清政府由盛京(今天的沈阳)等17个城市征调锡伯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3275人西迁伊犁地区戍守边防。锡伯人于当年农历四月十八在盛京锡伯家庙太平寺集会辞行,历时一年零三个月于次年农历七月到达伊犁,组建成锡伯营,作为清政府的边防部队,开始了屯垦戍边的生活。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西迁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物很多,可以借助新的技术和手段打造新视点,如拍成连续剧电影,或制成网络游戏等新的传播媒介,进一步将西迁精神发扬光大。三是打造一个原始宗教文化品牌。中国信奉最古老宗教的少数民族是锡伯族。锡伯族在长期从事狩猎、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原始信仰,并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锡伯族在崇拜以上神灵的同时,还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等。一般认为,萨满教起始于原始渔猎时代,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其信仰主要是万物有灵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萨满教的基本特点是没有始祖、没有教义、崇拜多种神灵,没有组织、没有固定的庙宇教堂、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萨满教的主要活动是跳神。另外萨满教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萨满教者多为女性。为此,可以深入研究锡伯族信奉萨满教文化的特点,利用现代技术,适时适当适地地在察县区域,恢复或复活一部分萨满宗教文化元素,以此来拓宽锡伯族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增强其对外的吸引力。四是叫响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品牌:中国最有语言天才的少数民族是锡伯族。在中国,锡伯族被称为最富有语言天才的民族。他们原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语言跟满语很接近,察布查尔的锡伯族一般兼通汉语、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每个锡伯人都会几种语言。在新疆40多个少数民族中,锡伯族的普通话普遍说得比较标准。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保持着完整的文字系统。锡伯语和满语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如今锡伯语和满语在东北几乎已消失,现在故宫第一历史档案馆从事满文研究和翻译人员也都是察布查尔的锡伯族人。围绕锡伯族的语言天才优势,可以开办语言的短期训练班,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或者组织一批本土的语言人才进行多语种的现场展示;或者将锡伯族的语言天赋进行系统整理,以书籍、漫画或小网络游戏的方式,与游客互动,将锡伯族的语言优势变成旅游民俗文化产品优势。五是夯实一个民族的射箭文化品牌。中国享有“射箭民族”美誉的少数民族是锡伯族。也许是因为祖先狩猎基因的遗传和世代从军的经历,锡伯人善骑射的传统保留至今。在冷兵器时代,锡伯人的一生都是在弓箭的陪伴下度过的。旧时村村有箭场,家家有弓箭,他们视善射为无上荣耀。家中降生男孩,门口定要用红绳挂一小弓箭。在男孩出生的第3天,长辈要向天、地和东西南北方向各射一箭,祝福后人日后能顶天立地,立身四方。锡伯男儿四、五岁时就会得到父母制作的小弓箭,进行放弓射箭的早期训练,十五六岁时就开始进行严格的骑射训练,参加民间的各类射箭比赛。锡伯男儿满18岁后,每年均要参加官方严格的骑射考核,达标者注册应征入伍,成为誓守疆土的战士。与敌征战,死后也是伴着自己心爱的弓箭一同踏入“天国”的归途……近年来,素有“射箭之乡”的美誉的察布查尔,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的射箭运动员。为此,应该依托察布查尔县浓厚的射箭文化氛围,在有条件的乡、镇、场等地建造出系列化的射箭靶场、培训中心、射箭表演中心,或建造中国射箭城,通过传播射箭文化,扩大其影响。六是开发特色民俗饮食文化产品。锡伯族有一种别有风味的咸菜,名叫哈吐浑索吉,也称花花菜。它是用韭菜(要老的)和红、青辣椒与芹菜、黄萝卜、包心菜做成。由于及时拌以盐并盛入瓦缸里,各种蔬菜原有的红、绿、白、黄等颜色截然分明,在冰天雪地的隆冬、饭桌上有那么一小碟夏季各种蔬菜色调俱全的花花菜,会激起人们强烈的食欲。米顺是锡伯族调味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面酱。每年阴历四月十八日前,家家户户都将数十斤小麦发芽,刚发芽后倒入开水锅里煮熟,盛进瓦缸里,放在火炕最热处捂起来,等过几十天发酵成酒曲状并有甜味。此外,熬各种果酱、制作罐头食品也是锡伯族妇女的拿手技艺。常做的是杏子酱、草莓酱、桃子酱、苹果酱、糖水葡萄、糖水海棠果等。蔬菜类罐头有西红柿酱、虎皮辣子、烧茄子等。这些独具风味的小吃,在疆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如能将这些特色食品加以产业化开发,在民族食品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必将增加锡伯族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后劲。
(五)引进和培育民俗旅游文化创意人才。创意人才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察布查尔县可以超前规划和培育此方面的特殊人才。按照国际经验,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以内,人们关注的主要是物质需求;人均收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进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重的时期;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人们的消费趋向逐步向精神消费为主导转型。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总体上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000美元,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将是当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消费趋向。因此,我们可以加快培养和引进涉及文化原创、营销、咨询、中介等各类人才;同时改革旧有人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文化创意人才单位所有向人才社会所有转变;并在人才工作中大胆改革创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确立以业绩为重点的人才价值观。
[1]《察布查尔的锡伯文化》,来源于察布查尔县公众信息网之文化旅游栏目。
[2]《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有益探索》,来源于2010年10月26《思想者》特刊。
[3]《文化创意产业: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转移》,作者:金元浦 来源于2010年12月3日《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