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文献典籍的整理
2012-08-15李杰伟侯芹英
李杰伟 侯芹英
(伊犁州党校图书馆 伊宁 835000;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 曲阜 273165)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丘(今山东曲阜尼山村)。孔子一生从事教书活动,虽中间曾从事过政治活动,但都不得志。晚年继续致力于教学,并同时对其平时积累的大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加以研究,完成“六经”的编纂和校订工作,为保存我国古代文献遗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但他对文献的整理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可称之为一位伟大的文献学家。
一、孔子整理文献典籍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孔子在他一生的教书生涯中,认为应当为弟子编一套统一的课本,一是出于教学的需要,在传讲中避免出差错,二是出于使命感,“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且将他的“仁”义思想贯彻其中。
孔子在整理文献典籍的过程中,始终以“仁”作为指导思想,以“礼”作为形式贯穿整个的研究和整理当中。这不仅反映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也反映在“六经”的字里行间。如《论语·雍也》中“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即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别人前面,有收获的硕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再如《论语·颜渊》中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又如《易·乾》中“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及《礼礼·礼运》中“仁者,义之本也”等。
2.基本原则
孔子在整理文化典籍时,不但将“仁”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在整个“六经”中,而且还制订了几点基本原则。
其一是“述而不作”。孔子在整理“六经”典籍时,以“述而不作”的基本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原文献的文辞和风格。又因为他“信而好古”,所以对于历史文献有关极端的热情和执著的追求。既集先王圣哲之大成,又体现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寓作于述,以述代作。
其次是“不语怪、力、乱、神”。孔子要求为政治国不能迷信鬼神,要按世事的规律办事,依天理,顺民情,尽地宜,行教化,和谐发展等等。因此在整理、校订文献时,删除一些杂乱妄诞、迷信的内容,尽可能地保留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如《易》,是一部占卜之书,但孔子尽量摆脱宗教巫术的束缚,使之成为培养人、完善人、修己达人的义理之书。《论语·子路》记载有孔子曾引《易·恒卦》上的“不恒其德,或承其羞”后,接着说“不占而已矣”,意思是说《恒卦》上说的这句话,不是占卜的话,而是鼓励人们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持之以恒。
其三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将自己的“仁义”思想和“礼”的规范渗透在他的文献典籍中,因而驳斥一切反中庸之道的言词,批判不正确的议论,但在具体编纂某一种文献时,各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如在整理《诗经》中,一是用通行的雅言统一加工《诗经》的原始材料,从而使得语言统一,这在《论语·述而》中有表露“《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二是孔子对三百零五篇诗进行正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因此在正乐的过程中,孔子对一些他们厌恶的部分新乐可能不采用而删除。《论语·阳货》中孔子曾言:“郑声淫”、“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帮家者。”孔子站在他的立场上既恶之,也必弃之矣。同时孔子在正乐的时候,因为要合乐,必然要按一定的音韵格律来调整文句,当然也就既按音乐,也合雅言来修订文字。
二、孔子对文献典籍的整理、校勘
孔子整理“六经”,大体来说,应为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序《易》传,作《春秋》,也就是说对于《诗经》、《尚书》加以取舍和编排而定型,对《礼》、《乐》则是修复起来的工作,对《春秋》是因旧史记以明义垂教,是不作而作,对《易经》便是阐释。《史记·儒林列传》中说:“夫周室衰而《关睢》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孔子也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1.对《诗》《书》的删选、研究
《诗》又称《诗三百》,后人称之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经过收集、研究、删选而成书。《诗经》是孔子经过艰苦劳动的结果,这可在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得以证明:“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对《诗》的整理,内容上要求“可施于礼义”,也就是保证诗歌思想内容的严肃性和纯正性,他曾在《论语·为政》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综观《诗》,多以四言为主,韵部体系,用韵规律,章次结构,重叠方式等,基本上保持一致,可见孔子对《诗》的加工、润饰、整理是经过精细研究和审慎修订的。晚年孔子约百年的墨夫子曾说过:“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可见经孔子整理后的《诗》,皆可和乐歌舞。孔子不仅正乐,而且也正诗,才能使雅、颂各得其所,从而恢复其原来样式,使后人才得以尽观其风采。
《书》也称《尚书》,后称《书经》。孔子之前,官府并未编成《书》总集。孔子为教学之需,也为保存和弘扬古代传统文化,他将见到的三代历史政治文献汇总,选编成书,以便流传。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汉书·艺文志》也记载有“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故《书》之所起早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迄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作其意。”可见孔子对《书》的编选是断限上自尧舜,下迄秦穆公,共选收古文百篇,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将地点、人物、事件有机地贯穿起来。由于《尚书》文句艰涩,诘屈聱牙,后人难于卒读,故而孔子为其各篇写了小序,以明确诸篇要旨。
2.对《礼》《乐》的整理、校勘
孔子对《礼》《乐》的整理,费时较长。由于春秋之时,周室衰微,礼坏乐崩,无成书参考;自古以来是史官掌礼,乐师掌乐,至王官失守,礼乐便散流四面八方,所以孔子年轻时便问礼问乐,“入太庙,每事问”(见《论语·八佾》),访郯子,问聃和苌弘等,进行广泛的收集、研究三代礼制,知道其因革损益的情况,稍加去取变通使之系统化。孔子在音乐方面有很高深的造诣和鉴赏能力,他既能歌唱,又能演奏,琴瑟笙磬,无所不能;在齐听《韶》乐,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与宾牟贾讨论《武》乐;在归鲁之后,也曾与鲁太师讲论音乐,孔子把乐的演奏规律和艺术特性,都作了恰当合理的分析与概括。因而孔子把散佚残乱的雅、颂之乐进行收集、整理、校订,并配之于相应之诗,使诗恢复可以歌咏的原来面貌。《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3.为《易传》作序
《易》即今见之《易经》,也称《周易》,是中国古时的占卜书之一,但其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由于《易》是占卜之学,其中的内容十分深奥,语句艰涩难懂,孔子为教学需要,并将自己的思想授于学生,因而将自己的理解与心得体会融会贯通、加以整理,成为《易》之序。孔子对《易》是经过苦心钻研的,他曾在《论语·述而》中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达过矣。”又在《论语·子路》中说:“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这说明孔子晚年非常喜欢《易》,对《易》有极为深厚的兴趣,而且有深刻的理解,把其中的系、彖、象、说卦、文言等部分进行研究、整理,并为之纂序。《史记·孔子世家》中曾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也说:“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为了对这些篇章作序言,孔子非常勤奋,一部用牛皮绳穿起来的竹简《易》,曾被他翻断过三次,可见孔子的治学精神。孔子《易》的贡献,主要是对《易》的解释,即通过形象察知其本质,将其内涵的道理揭示出来,使后人据此得以窥知《易》中包含的奥妙。
4.编修《春秋》
孔子编写的《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史书。《春秋》是鲁国史记的专名。鲁国当时文化发达,保存有丰富的史记文献资料、大量的记事竹简,但都是繁琐、杂乱无章、无序的,孔子依据这些资料,参照“周史记”及各国史记,补阙去伪、条理大事、考证、删订并编纂成册,成就一部新编年体史书,既作为弟子通用教本,又利于传诸后世。该书文字言简意赅,全书共16572字,其中一件事最多不超过四十几个字,最少者就一字:螟。《史记·孔子世家》中记有孔子“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迄衰公十八年,十二公。”《孟子·滕文公下》也曾有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所记历史,上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衰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中经鲁隐、恒、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共包括春秋时代242年的史事。
孔子编修《春秋》十分谨慎负责,字斟句酌,捉刀削简,不让弟子代笔,这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记载:“笔则笔,削见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样。”不仅如此,孔子还十分重视古代文献和实物的考证工作,要求研究历史应言必有征。他在《论语·八佾》中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这就是说杞、宋所保存的夏殷资料太少,不足以详究夏、殷历史,只要文献资料“足”,他就能“征”,即用于历史研究。再如《论语·尧曰》中收了《尚书》所记,具体形象地说出了自尧舜至周以来的历史情况。《国语·鲁语》中记载了几则孔子实地考察实物的例子:其一,“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矢贯之,石弩其长尺有咫,陈闵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氏之矢也’。”接着孔子又将西周初年肃慎氏如何进行贡矢,周王如何分赐给功臣等一一详解,结果陈侯派人去找,果然找到此物。其二,对“吴代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和“季桓之穿井得羊”的故事也都作了分析,《荀子·宥坐》记“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于是“观欹论道”,虽然其中固然有些说教的成分,但这种古器物有空则斜、满则覆、将水注一半能端正的特点,是孔子对其经过实地考察、多次考证才得出的结论。
孔子对研究历史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尊重历史,要实事求是,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对待历史要多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肯定其正确部分,对不足的地方加以保留,遇到事物切勿轻易下结论,防止匆匆忙忙说错话。
总之,孔子一生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发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他删诗书,订礼乐,作春秋,赞周易,对保存、传播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作用。孔子打破了贵族的文化垄断,开创了私人著书的学术风气,他将一生所积累的内容广泛、种类众多的资料加以整理、校勘、删节、加工,将其精华传至今天,保存了我国春秋以前的重要文献,对文献学的发展有着不朽的历史功绩。
[1]骆承烈著·孔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
[2]吕云芳,徐岩·孔子整理保存文献的巨大贡献[M]·山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3]吴高飞著·孔子传[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
[4]王立贵,程兴爱·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与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