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为什么选择在庐江?
2012-08-15曹天生黄爱军
曹天生 黄爱军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 3 3 0 3 0)
关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的时间问题,学术界有许多争论,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江北指挥部成立在庐江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学术界一般认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自1939年5月成立到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二师成立时止,共历时20个月。对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为什么选择在庐江尚未见学术界有专文讨论,笔者专就这个问题做一探讨,以向读者请教。
笔者认为,新四军选择在庐江建立江北指挥部,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庐江是皖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是江北指挥部驻地的最佳选择。
皖中的舒、桐、庐、无、巢地区,红军曾在这里打过游击,群众基础较好。1938年4月中旬,四支队在庐江、无为、舒城、桐城和巢县等地展开活动。5月,支队机关进驻舒城西蒋冲。江北指挥部成立前,舒、桐、庐、无、巢地区是四支队主要活动与战斗的区域。1938年5月12日,四支队九团一部,在巢县蒋家河口设伏,全歼于该处登岸的日军20余人,这是四支队也是新四军进入敌后对日作战的第一个胜仗,政治影响很大。各地纷纷发来电报表示祝贺。国民党的第五战区、二十一集团军也赞扬“打得好”。蒋介石特致电叶挺军长:“蒋家河出奇挫敌,殊堪嘉慰”,表彰了四支队的抗战功绩。[1]从6月到10月,四支队先后在合(肥)安(庆)、合(肥)六(安)公路线上,连续袭击沿公路向武汉进攻的日军,共毙伤敌1000余人,生俘10人,击毁敌汽车140余辆,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同时,还歼灭了无为、庐江地区的土匪武装及与日军有勾结的反动武装2000余人,保护了群众的利益。四支队在皖中地区的抗战,扩大了我党我军的影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呼声遍及皖中各地。[2]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和各团的宣传队运用召开军民联欢大会、演活报剧、散传单、贴标语、教唱救亡歌曲等形式激发广大军民奋起抗战、保家卫国的热忱。同时,还协同中共皖中工委和皖西工委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动与组织群众,进行统战工作,建立党的组织,成立工、农、青、妇等抗敌协会;积极发展抗日武装,扩大部队,将各地的游击武装和人民自卫队,组织改编为叶雄武、陈友亮等五个游击大队。另外,还协同地方党组织,组建了一支由戴季英任司令的江北游击纵队。[3]到1934年4月,在巢县、含山、和县、全椒、定远、凤阳、滁县、合肥和庐江等地建立了中共组织,发展党员800多名。在民运工作方面,建立了工农商妇等各界抗敌协会,发展会员1.5万人。庐江处于皖中舒、桐、庐、无、巢的中心地带,四支队在皖中的活动,使该地区成为共产党基础好、群众条件好的地区。第四支队英勇抗战,收复该区,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中共地方组织工作活跃,并掌握武装;该地区接近老区,有光荣的斗争传统。[4]新四军开辟江北较早且根据地较为稳固,因此,庐江是江北指挥部驻地的最佳选择。
(二)选择庐江作为江北指挥部的所在地是当时历史背景下解决四支队内部问题的需要。
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既在于统一指挥新四军江北部队,也在于解决新四军江北部队发展方向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与解决高敬亭问题有关。高敬亭领导的第四支队是新四军江北部队的主力,抗战初期,四支队虽有卓越战功,部队也有发展,但没有“把主要兵力移至徐州、蚌埠、合肥三点之间作战”,失去了到皖东发展的最有利时机[5]。对此,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是有看法的。1939年2月,周恩来副主席为了推动新四军发展,特地赶到皖南军部,帮助新四军确定了:“向东发展,向北作战,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1939年4月底5月初,叶挺偕邓子恢、罗炳辉、赖传珠等,越过日军长江封锁到达江北,5月3日到达庐江东汤池,与张云逸会合,并于5月中旬在此成立了江北指挥部,以张云逸为指挥、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赖传珠曾参谋长。不难看出,在四支队基础上成立的江北指挥部,并没有起用原四支队的领导班底,而是在四支队原领导机构之外单独成立的,这反映了中共中央与新四军军部对高敬亭的极端不信任。从后来对高敬亭的处理来看,中共中央与新四军军部不仅对高敬亭极端不信任,甚至把高视为新四军发展的一大障碍。①这说明,成立江北指挥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敬亭的问题而来的,因而,四支队机关驻地舒城县西港冲自然不宜作为江北指挥部的驻地。
汤池是第八团活动的主要区域,而第八团是当时军部直接领导的可信任的力量。1938年1月,原鄂豫边区桐柏山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1938年4-8月,第八团在皖中无为、庐江、舒城等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三个多月,曾在庐江县消灭汉奸武装吴可庄大队,在舒桐公路大小关之间伏击日军30余人,活捉1人,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6]1938年8月,八团响应党中央东进方针,奉命从西汤池等地出发,向皖东敌后挺进,为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打好基础。1939年2月,军部张云逸参谋长率领部队到皖东,直接领导第八团,开辟皖东地区,并酝酿开始以八团为基础组建第五支队。在对四支队领导人高敬亭失去信任的背景下,选择受军部直接领导的八团的主要活动区域汤池作为江北指挥部的驻地是很自然的。
(三)从庐江县当时所处的位置来看,选择庐江作为江北指挥部所在地是最佳选择。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丘陵南部,是大别山的余脉,是当时通向大别山的重要通道,处在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52公里,面积2352平方公里。该县北滨巢湖与合肥相望,东与巢湖地区和无为县接壤,南与纵阳县相连,西南与桐城为邻,西连舒城县,北接合肥。庐江县严家松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在地,在庐江汤池南3里处,西南环山,层恋叠嶂,地势险要,风景巍峨、壮丽,是西进大别山的通道。叶挺到汤池青紫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对汤池的地理位置十分满意,并写下了著名诗句:“云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汤池君试看,千里江淮任驰骋,飞渡大江换人间。”就当时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与皖南新四军军部、与所辖部队东进的空间布局来说,选择庐江作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比原四支队机关所在地舒城更好。从军事布防的角度来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既不能直接进到新四军抗战的最前沿阵地皖东,也不能在未经国民党允许的地区设立,而只能选择一个既与军部联系畅通,又便于对所辖部队进行指挥的地区。从与军部联系的畅通看,庐江比舒城更近更便利;从便利指挥所辖东进部队来看,庐江比舒城更前沿。
(四)庐江是当时皖中和皖东人口较为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选择该地作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是明智之举。
查民国《安徽省二十八年度统计年鉴》,是年庐江县总人口533790人,在皖中地区和皖东诸县中位居前列。②人口密度根据1933年的统计为每平方公里1615人,1944年为2534人,[7]同样居于前列。庐江县人口众多,有利于发动群众,有利于兵员补充,同时也有利于吸引热血青年参加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所以,将江北指挥部设在汤池,是新四军北上东进抗日、谋求发展壮大的题中之义。
庐江为当时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选择该地区作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在地,便于补充给养,进行休整。庐江位于安徽省中部,东临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南近长江。庐江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多丘陵,森林面积37789公顷,耕地面积92230公顷。庐江生态优美,四季宜人,旅游资源颇为丰富。黄陂湖面积2333公顷,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冶父山在庐江县城东约9公里处,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佳传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巢湖南岸庐江段全长26.8公里,跨4个乡镇17个行政村。居住巢湖岸边,天气晴朗时,湖面烟波浩淼,帆樯如画,姥山矗立于湖心,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古镇汤池有温泉,古称“坑泉”,具涌量稳定、水温稳定和化学成分稳定三大特点,富含10多种对人体医疗保健具有极高价值的化学元素,自西汉以来,就是著名的疗养胜地:北宋文豪王安石曾在此濯足疗疾,留下了“寒泉时所咏,独此沸如蒸”的千古赞誉。此外,汤池古镇还享有“名茶之乡”的美称,尤其是名茶“白云春毫”,产在终年云雾缭绕、兰花丛生、人迹罕至的二姑峰尖,萃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香气清爽,滋味鲜醇,为茶中珍品。庐江自古就是安徽省重点产茶县、水产县和家畜养殖县,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庐江县矿藏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是省内为数不多的多矿种资源集中区,储量丰富。此外,庐江也是我国农耕发达的地区之一。
综合上述,新四军选择在庐江建立江北指挥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使新四军领导做出决策,将江北指挥部设在庐江。其中汤池地理环境特别优越,又是八团的主要活动区域,所以江北指挥部最终设在汤池。
江北指挥部成立后,辖第4支队、第5支队、江北游击纵队、津浦路东各县联防司令部、津浦路西各县联防司令部。第4支队展开于淮南津浦路西地区,开创了以定远县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第5支队展开于淮南津浦路东地区,开避了以来安县东北境半塔集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江北游击纵队在巢县(今巢湖市)、无为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保持与军部联系。1939年1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胡服 (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抵达江北指挥部,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开创抗日根据地及坚决反对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指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得到迅速发展。1939年12月下旬,粉碎日伪军2000余人对皖东的首次“扫荡”,使皖东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后又多次挫败日伪军的进犯,在滁县(今滁州市)、凤阳、全椒、和县、嘉山、来安、天长、盱眙、六合、高邮等10多个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经过两个月的连续战斗和发动群众,新四军江北部队初步打开了皖东敌后抗战的局面。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江北指挥部及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2师。
实践证明,新四军选择庐江汤池作为江北指挥部是正确的。
注释:
①有学者研究认为:高敬亭对东进不积极,意欲在舒、桐、庐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其理由为:一、形势有利。日军西侵,国民党军队向西溃退,这一地区已成敌后。第4支队英勇抗战,收复了这个地区,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二、地形有利。这里属大别山余脉,地形险要,进可攻,退易守。三、共产党的基础。中共地方组织工作活跃,并掌握武装。四、群众条件好。这里接近老区,有光荣的斗争传统。五、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是部队赖以斗争和生存的好地方。见郑云华、舒健:《新四军抗战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83.
②是年,和县352731人,无为717504人,含山县206461人,凤阳县 466282人,定远 396326人,滁县144641人,全椒194447人,来安127894人,天长231615人。此均据《安徽省二十八年度统计年鉴》。
[1][3][5][6]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二师淮南研究分会.战斗在淮南—新四军第二师暨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174,175,52,148.
[2]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新四军·回忆史料(1)[Z].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272.
[4]郑云华,舒健.新四军抗战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3.
[7]章成权,曹天生.安徽省人口志[M].合肥: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人口志编辑室,199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