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与周边城市产业定位比较及新兴产业选择研究

2012-10-13蒋晓岚孔蕙心胡亭亭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合肥发展

蒋晓岚 孔蕙心 胡亭亭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3)

一、合肥发展历程及与其他城市比较

(一)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近年来,合肥以较高的增速保持着经济追赶的态势。下表选取周边南京、武汉、杭州和郑州市,从国土面积、户籍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表1 2011年合肥与周边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总体而论,合肥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比杭州、南京滞后一个阶段,以三次产业结构看,合肥、郑州的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接近或大约50%,分别是49.5%、56.8%,而武汉、杭州、南京分别是45.5%、46.34%、39.3%。从规上工业增加值看,合肥最小,分别是武汉、杭州、郑州、南京的63.7%、77.5%、41.2%、60.6%。而从资源占有看,合肥国土面积仅次于杭州居于第二位,人口规模居中,分别比武汉、郑州少100.38万、127.82万,而分别比南京、杭州多102.15、112.54万人。

(二)城市发展速度比较

经济发展是由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重要的数量指标,它反应经济扩张能力,影响到经济规模大小,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指标。20世纪90年代,合肥市经济发展速度较为平缓。21世纪尤其是2004年以来,合肥市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590亿元跃升至2010年的2702亿元,GDP增速连续7年保持在16%以上。

高速增长的态势在与国内其它城市的横向比较中更加凸显。(1)从全国省会城市GDP增速排名来看,合肥市连续3年都保持在前2位。2010年17.5%的GDP增速高出长沙2个百分点、武汉2.8个百分点、南昌3.5个百分点、郑州4.5个百分点、太原6.5个百分点。(2)从全国地级市GDP历史排名来看,合肥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由2007年第51位,上升至2008年的46位、2009年的42位,到2010年再次飞跃,上升至第34位,与武汉、长沙、郑州的距离越来越近。(3)从全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来看,合肥摆脱低位徘徊的困境,竞争力在近两年得到强势提升。从2008年的38位到2009、2010年的21位,合肥的城市竞争力已经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

以近10年的发展速度,合肥将在2年后超过南通,赶上杭、锡、宁、甬则需7~10年。但是要实现新的跨越,不仅是数量上台阶,更是品质跨越和模式跨越,合肥还必须通过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全方位创新,驱动多元发展,实现工业、服务业双支撑。

2008—2010年,合肥GDP增速以17.2%、17.3%、17.5%分别居于全国第1位、第2位、第2位。对比中部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太原、南昌、郑州居于第7名之后。从城市竞争力排名看,2007—2010年,合肥分别位列第 51、46、42、34 位,上升幅度很快。 2007—2010 年,合肥 GDP 总量排名分别为 30、30、36、17、38、22、21位,虽然有所波动,但是有较大幅度提升。相比中部省会城市而言,武汉、长沙排名波动较大,从最为靠前的10名以内下降到30名,而郑州、南昌、太原则始终处于30-40名。合肥以持续快速的速度和急剧壮大的规模而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

(二)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与工业化中期对应的是投资拉动型经济,合肥顺应这一经济发展规律,2006年以来,大幅度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额度。从2006年的816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3067亿元,固定资产增长3.7倍。投资规模逐渐接近南京、杭州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连续高水平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将为合肥随后的高速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二、合肥与南京、杭州产业定位与新型产业发展比较

(一)各市产业定位与产业选择

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1992年杭州确立了“工业兴市”发展战略,2004年经济发展实现“工业服务双支撑”,自2009年开始推行“服务为主”和“国际化”的策略。目前杭州定位在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高技术产业基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重点发展。

为充分体现和提升主城的空间资源价值,杭州主城退二进三,工业主要依托外围新城,其中大江东新城将成为产业发展(包括承接主城工业转移)的最大主战场。

南京工业化起步期与杭州大致相似,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泛长三角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南京实施创新强市、精明增长、名城导向、协调发展等四大战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风电光伏装备、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通信、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优化都市区产业布局,包括将主城区占工业30%以上的石化产业集中迁至江北化工园。

(二)合肥产业定位及特点

合肥科技资源相对丰富,长期以科教文化为城市发展导向。2006年开始确立工业立市战略,工业化起步期比上述城市滞后5年左右。2011年工业增加值只有1893亿元,相当于上述两市的2/3左右,虽然工业规模小,但是在部分产业领域优势凸显。

家电“四大件”产量跃居全国首位,2011年产出洗衣机、冰箱、空调、彩电6800万套,占全国市场份额25%以上。汽车产出100万辆,位居全国城市第9位,挖掘机等重型装备制造等产业综合产能进入全国前12位,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确立全国领先优势。

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集聚度不高,竞争优势不明显;产业规模不大,竞争优势不明显,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过少,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联动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短,配套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等问题。突破发展瓶颈,需要顺势而为,从战略高度再次定位,选择新的突破领域。

从合肥经济发展全域看,经历了发展阶段递进和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战略应该与阶段特征相匹配,从科教兴市到工业立市,合肥实现了第一次成功转型,接下来将是在工业立市基础上的多元发展。借鉴上述城市发展经验,从提升经济竞争力需要出发,应促进合肥制造向合肥智造和合肥创造转变,在全球产业再分工和与周边城市的竞合中找准定位。

三、合肥未来产业方向与发展目标

(一)合肥未来产业发展目标

以建设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为统领,依托合肥高新区、合肥经开区、合肥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合肥集中示范园区,整合周边省级开发区,加快合淮、合六、合芜、合安工业走廊建设,突出自主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联合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区域性的产业集群,打造辐射全省、接轨长三角、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开发区,成为全省的产业高地、合肥经济圈一体化的重要纽带。

预测2030年,工业总产值17000亿元,工业增加值55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9000亿元,GDP总额15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3:36.7:60,人均GDP为2.4万美元。

(二)产业类型选择

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新产业,它是一个动态概念,主要衡量突破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某产业可能在某一时间段内(如几年或十几年)属于新兴产业,但当该产业应用的技术进入成熟期,不再会出现大的突破后,该产业则不再属于新兴产业,而进入传统产业范畴了。目前全球范围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伴随新技术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产业。

战略产业。战略产业是指一国为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目标所选定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它是各国根据不同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预见所确定的,通常包括主导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当然,战略产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种产业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有可能是战略产业,但当逾越该阶段后就有可能退出战略产业的范围。

潜导产业。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着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合肥应着力培育智能装备制造业、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业、量子通信产业等未来智慧型产业。

传统优势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一般属于当今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合肥应将有传统优势的装备产业、产量在国内领先的家电和平板显示产业“提升”为世界级产业基地,把光伏等5个产业“提升”为中国产业基地。

(三)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与大湖名城和区域性特大城市空间相协调,合肥需要建立以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层次和扩大产业规模,并以产业链相串联,走产业技术高级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道路。

表2 合肥现代产业体系

从实际出发,建立以先进制造业、商贸服务业、城郊型农业等传统产业为底座,以战略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高效农业等以新理念、新技术为支持的较高层次产业为中坚,以下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智能装备制造、健康产业等先导产业为塔顶,以技术链、产业链相串联的立体状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支撑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占产业比重下降趋势,八大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2010年70.4%.2011年为69.2%。

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到2015年这一产业将占GDP的10%(国家规划占6%),2025年占GDP的25%(国家规划2020年占15%)。

现代服务业: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突破消费性服务业领域,形成的生产性服务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和新服务模式,包括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的生产性服务和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素质高智力人力资源结构、高情感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性服务。

根据国内外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合肥提出打造“4+4”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公共安全4个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4个产业。汽车、家电、装备制造、新型平板显示、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五个千亿产业;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8大重点产业,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新材料、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一批500亿级的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四)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

1.健康产业

健康产业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心理情感、精神等健康服务功能的产业。

健康产业六大基本产业群包括:医疗产业——医疗服务,药品、器械以及其他耗材产销、应用为主体;非(跨)医疗产业——健康理疗、康复调理、生殖护理、美容化妆为主体;保健品产业——保健食品、功能性饮品、健康用品产销为主体;健康管理产业——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顾问、体育休闲、中介服务、保障促进和养生文化机构等为主体;健康过程产业——消杀产品、环保防疫、健康家居、有机农业为主体;医疗流通产业——医药健康产品终端化为核心驱动而崛起的中转流通、专业物流配送主体。

2.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速度快,政府和企业均重视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十二五”时期,在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下,合肥建立了整车产品开发、动力系统集成、关键零部件、公共支撑平台等技术研发和支撑体系。其中整车动力系统分为燃油、混合动力、纯电动车三套动力系统而分别进行技术攻关。支撑平台则建立从检测试验、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示范运营、产业融资、知识产权、技术信息等所需的支撑系统。

目前合肥成为全国13个新能源试点城市之一,年产各类新能源汽车5000辆,在全国位居前列。依托江淮汽车、国轩高科等企业,重点开发纯电动、混合动力客车及乘用车,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规模化、重要部件本地化、关键技术自主化、产品应用多样化。规划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达到50万辆。

3.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属于传统产业嫁接高技术而升级的产业领域,由于其居于广泛应用前景,半导体产业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是构成包括3C在内的各类信息技术产品的基本元素。半导体产业链包括半导体材料、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三个构成部分。半导体产业价值链中,毛利率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IC设计、半导体材料、IC封测和分立器件、IC制造。

在全球半导体公司和生产工厂结盟、重组、兼并加速,以及亚太地区影响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全球半导体产业继续由西向东转移,路线为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台湾-中国大陆。国内目前半导体产业集中在加工制造和封测部分,高端产品有待加强。中国广大的消费市场为半导体行业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决定了其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预计未来5-10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9%。

推动全球半导体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仍然是三大领域:计算机、消费电子和通讯,这三方面占据应用结构总的85%。而汽车电子和工业、军事则是以后增速较快的领域。从下图可见,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中,半导体产业中的分立器件和被动元器件两个分类为电子元器件提供基础构件,而电子元器件则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家用视听设备等领域。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基础和装备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发展水平。

图1 健康产业发展功能

图2 电子行业分类

印刷电路板

从电子行业的产业链条看,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电子功能陶瓷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等电子材料是基础环节,向后依次为被动元器件、集成电路(板)、电子信息产品。合肥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较好,未来五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要突破2600亿元,约占工业总产值20%,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为此,需要建立平板显示产业、软件产业、微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信息家电产业等六大产业基地。

图3 电子行业产业链

比如下一代通讯网络产业,应积极发展3G、4G移动通讯设备和终端产品,构建通讯网络产品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IC设计、IC制造、IC封装等环节。应寻找市场需求,着力在设计、制造、加工、封装、测试等环节有所突破,带动相关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加快发展以材料和装备为主线的配套产业,推广集成电路产业链加速集聚。

图4 集成电路产业链

4.主要产业空间布局框架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的位置、运动和存在方式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产业之间存在前后向等多重关联关系,企业空间集聚方式、形态对整体的产出效益影响巨大。当今产业采取各种群链状态集聚发展,经济开发区、工业集聚区、产业发展带、产业基地等、工业走廊是主要形式。根据区域特大城市发展目标,未来5年,合肥应重点建设六大产业集聚区、两大示范园和三条工业走廊,以及一批工业园区。分别为:西北、西南、北部、东部、巢湖、庐江工业集聚区;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示范园;南部、北部、东部三条工业走廊。为促进各类工业集聚区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以2个国家级开发区、13个省级开发区为主要抓手,并新建下塘重型制造加工基地、庐南化工产业基地、柘皋汽车智能制造基地等一批新的工业集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招商引资,促进融资平台建设,尽快建成一批年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1000亿、500亿的工业园区。

[1]合肥统计年鉴2012[M].合肥:安徽统计出版社,2012.368-379.

[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427-486.

[3]合肥统计年鉴2009[M].合肥:安徽统计出版社,2009.132-297.

[4]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28-365.

[5]中国统计年鉴 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24-349,340-358.

[6]章振杰等.合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课题组[B].2012.

猜你喜欢

合肥发展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