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建设问题研究
2012-10-13王泽强
王泽强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22)
2010年1月,国家发改委在深圳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包括合肥在内的16个城市获批成为第二批试点市。目前,合肥正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等基础上,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围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基本进展与成效的基础上,并基于试点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推进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进展及成效
自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启动以来,合肥围绕自主创新这条主线,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通过采取增加投入,创新机制,完善政策,营造环境等措施,形成了一批产业、人才、科技和改革成果,合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一)科技投入产出不断提高
根据2009年和2010年合肥市科技经费投入情况看,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从2009年的8.43亿元增加为2010年的16.30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从4.10%上升为6.38%;R&D经费从2009年的48.51亿元增加为2010年的57.63亿元,2010年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了2.13%。同样,从合肥的科技人员投入情况看,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全市从事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从2009年的2.23万人年增加为2010年的2.47万人年,2010年每万人口中从事R&D活动人员为43.36人年(见表1)。与此同时,合肥科技产出水平与能力也在大幅提升:2008-2011年,全市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从2008年的2838件和1307件,提高到了2011年的11478件和10712件,各自增长4.0倍和8.2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则从2008年的805件和302件,增加到2011年的3619件和760件,也分别提高了4.5倍和2.5倍(见表2)。
(二)“三体”建设步伐加快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与努力方向。随着合肥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合肥在“三体”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合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正在形成,企业的R&D活动能力提升幅度较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活跃,创新投入水平与产出能力都得到相应提升;二是合肥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向纵深推进,目前合肥全市自主创新活动已由过去由高校与科研院所扛大旗状况而逐渐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创新的基本格局;三是合肥的创新载体建设加速,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两大平台带动下,合肥创新载体建设正加速推进,富于创新能力的创新载体有力地支撑了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与发展。截止2011年底,合肥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32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79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71家,市级198家;全市拥有各类研发机构562个,其中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省部级以上实验室117个,工程研究中心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9个,企业技术中心170个。
(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2011年,合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08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802.0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5.9倍和5.4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已由2006年的14.0%提高到了2011年的22.1%(见表3)。2011年,合肥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共投入科技活动经费59.43亿元,其中R&D经费40.68亿。合肥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促进合肥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推动了合肥经济的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合肥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通过大力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了较快的成长。2011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31.9亿元,增长75.9%,总量占全省的32.2%,实现增加值373.7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0%。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推动合肥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表3 2006-2011年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四)产业承接中实现创新发展
合肥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基础以及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化能力,近年来,合肥实际利用国内外资金规模呈逐年快速递增态势。在1000万元以上项目中,合肥的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从2009年的777.4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090.9亿元,而2011年1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则为719.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7.2%;2009-2011年,合肥实际利用外资和境外资金从5.35亿美元增加为18.13亿美元,占全省的比重从27.9%提高为42.6%。合肥通过依托自身的区位条件、市场空间、产业基础和科技资源等方面优势,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与国内外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对接能力,而正逐步融入长三角等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乃至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表4 近年来合肥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及外资情况
二、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合肥通过实施创新推动战略,积极推进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东部地区的试点城市,乃至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试点城市相比,合肥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与相关试点城市的差距较为明显,存在着创新投入不足、创新基础条件薄弱、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强、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和制约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一)创新投入规模与强度不高
尽管目前合肥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科技投入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但总体来说,较之于其他试点城市,合肥的R&D经费投入总量还偏低,R&D经费投入强度不高。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就显示,2009年合肥R&D经费只有48.51亿元,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2.31%,该指标虽高于郑州和长沙等城市,但与深圳、南京、杭州及西安、成都等城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此外,合肥的R&D人员人均经费为21.71万元,较之于相关试点城市,也是处于较低水平(见表5)。R&D经费投入上的不足,是影响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的一个短板因素。
表5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新投入状况比较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2009年的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显示,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1.24%,虽高于一些东部及中西部的相关试点城市,但合肥的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仅为28.16亿元,远低于深圳、南京、杭州等东部地区试点城市,也低于中西部地区的西安、长沙等试点城市;全市工业企业开展R&D项目数量相对不多,只有2196项,低于东部地区的深圳、南京与杭州等试点城市;全市工业企业办研究开发机构318个,较之于其他试点城市,数量也偏少;此外,在R&D活动产出方面,合肥工业企业2009年全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484.03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0.2%,申请发明专利498件,发明专利占申请专利比重为28.4%,与其他试点城市也有不小差距(见表6)。
表6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状况比较
(三)创新人力资源缺乏
创新人力资源是创新活动的第一要素,R&D人员更是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性要素之一。从合肥R&D人员的相关数据来看,创新活动中的创新人力资源投入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创新人力资源缺乏是影响合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及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根据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2009年的合肥R&D人员数为3.11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为2.23万人年,R&D人员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58.2%(见表7)。与其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相比,合肥R&D活动中创新人才在规模与数量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创新人力资源缺乏及创新人才供求缺口,而可能造成合肥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有心而无力,将会制约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表7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R&D人员状况比较
(四)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的数据显示,2009年合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独立完成的项目经费占75.2%,与国内高校合作完成的项目经费占11%,与国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完成的项目经费占3.8%,与境内其他企业合作完成的项目经费占2.5%,与境外机构合作完成的项目经费占0.6%,其他合作形式的项目经费占6.9%,即与高校、研究机构及相关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经费只占24.8%(见表8)。较之于其他相关试点城市及全国的平均水平而言,合肥工业企业独立完成的R&D项目经费比重较高,而与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完成的R&D项目经费比重相对较低。这反映了合肥在创新发展中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还不够紧密,合肥企业在R&D项目执行过程中,企业面向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意识相对不强。
表8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产学研合作状况
三、进一步推进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在“十二五”时期合肥还须紧紧围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主抓手,增加创新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推进合肥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一)加大创新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
加大创新投入是进一步推进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为了提升合肥创新能力,还应拓宽合肥的创新融资渠道,加大合肥创新投入规模和强度,最终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创新投入体系。这则要求:(1)加大政府财政科技与R&D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障财政科技投入及R&D经费投入实现较快增长。(2)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直接投入、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合肥的自主创新活动,积极促进社会资金投向创新领域,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和引导企业增加R&D经费投入,努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不断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切实提高合肥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与产业的竞争力。
(二)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
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这是深入推进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和关键环节。(1)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要着眼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制定和落实好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税收等方面优惠扶持政策,以引导和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2)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R&D经费投入、研究开发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受益的主体,增强企业参与创新活动的动力与积极性,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培育发展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3)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鼓励、支持企业研发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及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三)推进创新载体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合肥创新载体建设,按照“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总体布局,努力打造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和产业基地,培育创新型企业、延伸创新型产业链条、壮大创新型园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1)推进合肥高新区、合肥经开区等创新型园区建设与“二次创业”,强化创新型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2)推进“科技入园”工程,优化创新载体环境,增强园区创新能力,促进人才、技术、企业向园区集聚,把各类科技园区建成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和创新带动的辐射源。(3)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以及重大创新基地、平台与载体建设,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培育发展具有合肥特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4)建设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交易和服务平台,完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器功能。
(四)推动产学研合作,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积极发挥产学研合作在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和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进技术与经济的融合互动。(1)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基点放在合肥重点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等的重大需求上,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内生动力机制。(2)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各方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3)保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开放性,加强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广泛联系和协作,形成战略联盟内外的融合互动发展,增强战略联盟持续创新的活力。(4)扩大科技开放融合,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搭建国际产学研合作载体,有效整合国际科技资源,增强开放联合集成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五)以制度创新带动技术创新,构建“双轮驱动”机制
制度重于技术,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突出和强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树立体制机制创新先行意识,以体制机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在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中形成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机制,实现合肥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新突破。(1)推动合肥的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对符合条件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转制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试点,构建激发科技人员努力创新的激励机制。(2)完善科技投融资机制,扩大合肥的风险投资规模,推进未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交易平台建设。(3)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引导联盟实体化,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建立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4)深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支持和推动中央驻肥的科研院所及地方科研院所的转制改革进程。
(六)构建金融支撑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
构建自主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完善金融政策环境,促进科技和金融的融合互动是加快推进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金融基础与保障,是支撑和服务合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1)协调和引导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合肥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增强金融对自主创新的支撑能力,建立健全合肥科技与金融良性互动机制,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建立合肥创新风险投资体系,发展担保机构,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水平月能力。(3)推进合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4)提高合肥创新融资服务水平与质量,加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创新,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支持自主创新能力。
(七)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人力资源是实现合肥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自主创新要以创新人才为本,在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中,必须强化第一资源意识,坚持把创新人才作为提升合肥创新能力的关键。(1)深入推进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和优化合肥创新人才成长、使用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努力形成崇尚创新和有利于创新人才集聚的社会环境与大力服务创新的政策环境。(2)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具有激励性的人才使用政策,加快合肥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的制度建设,培养引进和用好创新人才,加快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3)促进创新人才合理有序自由流动,引导和鼓励合肥的创新人才向产业领域流动、向企业集聚,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八)建立科学考评体系,完善工作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考评体系和督查落实长效机制,抓好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的落实,确保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扎实、有序推进。(1)实施考核评价制度,将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和县、区政府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2)建立和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3)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积极参与试点工作,完善对创新主体的评价、考核和奖罚制度,将自主创新能力纳入企业绩效考核范围,完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奖励和职称评定制度,对从事不同工作的科技人员进行分类评价。(4)加强科技和金融结合实施成效的监测评估,制订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建立相应的统计制度、监测体系和评估体系,对科技和金融结合实施成效进行动态评估,鼓励金融机构建立适应科技金融融合的信贷管理制度和差异化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