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萘洛尔防治门脉高压性出血150例
2012-08-15李霞
李 霞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
此药为β受体阻滞剂,通过β1-阻滞剂作用减少心脏收缩,β2-阻滞剂提高α受体的活性使内脏血管收缩,减轻高动力环循,减少门脉血流,降低门脉高压(降低肝静脉压力梯度<120 mmHg),还可减少奇静脉血流,降低曲张静脉内血流,达到预防再次出血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为患者有明确门脉高压性出血病史,并明确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不论是否是第一次出血,在发病后出血停止48 h后开始口服,对其心率进行监测,静息时心率降至基础心率75%左右,心率不低于55次/min。排除标准为:窦性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基础血压低、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能口服药物患者。
1.2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取了选取我科2010—2012年门脉高压症患者150例,以平均分配的方式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 75 例,男59 例,女16 例;年龄为52~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就诊,在确诊门脉高压症致出血并出血停止后48 h后立即口服普萘洛尔,由10mg/d开始,每日10mg增加,每日监测心率、心律,静息时心率降至基础心率75%左右,心率不低于55次/min,通过监测在心率稳定后停止增加口服药物量,并观察服药期间有无再次出血。对照组患者75例,男55例,女20例,年龄为53~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岁。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就诊,在确诊门脉高压症后,未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同样监测心率、心律,并观察出血后有无再次出血。对以上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起病时间、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可发现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对以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均进行相应治疗无出血后,口服普萘洛尔 10 mg qd,每日监测心率、心律、血压,根据患者心率、心律、血压,每日增加10mg,致静息时心率降至基础心率75%左右,心率不低于55次/min的情况进行调整。治疗组患者每日10~30 mg,对以上2组患者连续观察2年,对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判定。
1.4 疗效判定
通过2年随访,对口服维持量达到静息时心率降至基础心率75%左右,心率不低于55次/min患者,在出血后1年内再次出血的患者3例,治愈率96%,2年内再次出血的患者1例,治愈率99%。对照组患者在出血后1年内再次出血患者12例,治愈率84%,2年内出血患者25例,治愈率67 %。故口服普萘洛尔治疗预防门脉高压症出血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对以上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可发现,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9%,对照组总有效率67%。2种患者治疗后可发现治疗组再次出血情况明显减少。
3 讨论
目前门脉高压症治疗方法较多,在急性出血期,如经内科药物降低门脉高压治疗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可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如出血停止后可考虑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治疗;根据Child-Pugh分级为A级时,可考虑脾切除+部分血管断流及分流手术治疗、脾栓塞、TIPS、干细胞移植、肝移植等方法。但目前在不能内镜下治疗时,同时根据本地患者经济收入情况,以口服药物为首选方法。通过以上治疗并长期随访,可以肯定口服普萘洛尔在第一次出血后明显减少患者再次出血发生;并且服用方法、监测心率方法简单,多数患者可以掌握并长期坚持治疗;在本地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多数患者无相应经济能力进一步手术或介入治疗,此种方法是较好的选择。
[1]李守炳,王淑雁.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内科治疗[J].临床荟萃,1994(6):245-248.
[2]李翠兰,胡大一,刘文玲,等.普萘洛尔对21例长Q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杂志,2003(6):15-18.
[3]张华雄.硝苯地平合普萘洛尔在高血压危象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1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