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沟通技巧
2012-08-15石堃
石 堃
(胜利油田广播电视中心 专题部,山东 东营 257000)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沟通技巧
石 堃
(胜利油田广播电视中心 专题部,山东 东营 257000)
采访是新闻工作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采访过程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过程,是个体之间的信息、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采访实践中,记者可运用拉近距离,建立“自己人”效应;因势利导、渐入佳境;沉着镇定、积极慎重;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等方式,来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障碍,使记者在采访实践过程中获取所需资料的同时,极大地减少新闻采访中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
新闻;记者;采访对象;采访过程;心理因素;沟通技巧
采访是新闻工作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采访过程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过程,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新闻心理学认为:采访属于一种人际互动。一次成功的采访一定是建立在一次成功的交际之上的[1]。记者的采访对象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工人、农民、学生、政府公务人员、无业游民、在押服刑人员等等,由于职业特点、知识水平、个人经历等不同,这些采访对象既有群体心理特征,同时也有个性心理特征。笔者将结合一些采访实践,针对不同层次的采访对象,探究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沟通的某种规律,以及记者如何在语言、形象、行为等方面实现与被采访人的最佳距离的接触,从而保障采访的成功进行。
一、拉近距离,建立“自己人”效应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想与被采访人建立“自己人”效应的心理关系,就需要把自己和被采访者放在同一平面上,在采访中注意寻找共同语言,平等待人,采访态度真诚,从而拉近与被采访人的距离,进而达到情感上的统一。
对弱势群体的新闻采访,运用这种心理沟通方式更是事半功倍。弱势群体中的某些人或是有经济上的困顿,或是有身体上的病痛甚至残疾,出于种种原因,这类采访对象大都从心里抵触记者,很难打开心扉接受媒体的采访报道。采访实践中,在接触这类采访对象时,记者应首先表明采访原则——先聊天不拍摄,如果同意再进行采访,如果不同意就不采访。采访前即真诚地表达出尊重被采访人意见的态度。在接下来的沟通中,记者需要把自己和被采访者放在同一平面上,注意从采访对象的身份、经历、遇到的实际困难等入手,寻找共同语言,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求得情感上的统一,建立“自己人”的心理效应。在这样的采访氛围中,对弱势群体的采访一般都能顺利进行,在正式开始采访后记者都能直奔主题,从而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在采访实践中,对少年儿童和学龄前儿童这个群体的采访则要采取另一种方式才能够拉近距离,建立“自己人”的效应。首先采访地点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环境,像教室、操场、游乐场所等;其次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可以蹲下或者弯下腰,与被采访者平视,再轻轻地拉着手或摸着头;另外提问不能直奔主题,而是以“你叫什么名字?”“你在哪上学?”等提问开场。以亲切的态度消除陌生感,以简单易于回答的问题消除紧张和距离感,最后再循序渐进地提出主导问题。以这种方式采访少年儿童和学龄前儿童这个群体,容易得到情绪轻松、回答真实并富有天真童趣和想象力的回答。
二、因势利导、渐入佳境
采访工作中,记者经常会遇到采访对象紧张的情况,适当的紧张有助于被采访人找到采访状态,但是如果采访对象过于紧张,就会出现语言表达不顺畅的问题。有的记者为了让被采访人说出的话满足自己采访主题的需要,让对方说完一遍又一遍,十遍八遍下来,被采访人越说越紧张,越说越语无伦次,这样的采访方式最终也许记者得到了想要的话,但是被采访人的情绪状态和语气状态往往是“木”的。
如采访对象是工作在生产一线专业水平较高的技能型操作工人,这类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面对记者非常紧张。笔者曾经遇到一位反应比较严重的工人,还没开始说话,记者和周围的人都能够看到他脸部抖动的肌肉和额头上不断冒出的冷汗。另外这类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也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说到专业问题时还能滔滔不绝,但是说到生活,说到内心感悟类的问题时则语无伦次、表达不畅。不是他们没有感悟,而是他们不善于表达这方面的问题。在遇到这种类型的采访对象时,记者一般情况下首先要对被采访人的心理状态作出采访前的分析和判断,从侧面了解采访对象的工作经历、年龄、专业、爱好、性格习惯等,在采访正式开始之前就对被采访人有一个大概的估量;其次在采访中,记者要找出被采访人的兴奋点,例如可以从采访对象本人的一项发明入手,刻意淡化采访氛围,以外行人求教的姿态让采访对象讲一讲其发明创新的原理和好处,因势利导,调动谈话情绪,为采访对象说出心里话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另外采访地点可以选择在采访对象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例如车间、机房、办公室等,熟悉的环境有利于消除被采访人的紧张感;最后记者还可以跟摄像师默契配合,改进拍摄的方式,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让采访对象不知不觉地讲出所了解的事情和他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记者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坐下交谈时,双方都会从对方的表情、状态中捕捉到某种信息,同时,也都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语气、手势,向对方传递某种信息。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会增强被采访者的信心和勇气。当然在采访实践中,记者也偶尔会遇到采访对象无论怎样引导都表达不畅的现象,这时就不可勉强硬谈,而应及时中断采访,让采访对象调整一下情绪,也可以先聊聊题外话调节气氛,使采访对象精神放松,然后再轻松愉快地谈下去。
三、沉着镇定、积极慎重
采访过程中,记者可能会遇到采访对象滔滔不绝、离题千里的情况,这类采访对象以老年人居多。曾有记者形容老年人讲话“像刮风一样,呼地一下刮过来,没几句又呼地一下刮走了”。说的就是老年人在采访过程中讲话琐碎没有主线,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感悟,又让他们有太多的话想说,太多的感悟想表达。笔者第一次采访老年人就曾发生过这样的状况,一个采访问题提出,这位老人就开始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自问自答,滔滔不绝却怎样说也说不到点上,从而造成采访时间和采访内容过多的浪费,事后笔者也进行了总结和自我反思。
对于这种情况,记者情绪上要沉着镇定,不能自乱阵脚,另外采访过程中问题引导要积极慎重,不能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必须要肯定对方的见解,尊重对方的自尊心,同时要清晰地列出采访提纲,不断地提出新问题,以防止他们离题,从而调整采访节奏,把握采访方向,最终得到切合主题的回答。
四、简明扼要、直奔主题
对政府公务人员和专家学者这一群体进行采访时较多的使用这种方式。简明扼要的提出主题问题,言辞要字斟句酌。在开场白中讲清采访的题目,让采访对象知道记者的意图,能够有头有尾地介绍自己或所熟悉的事情。另外记者还要注意在采访对象讲话时学会聆听,尽量少插话或不插话,以免影响他们说出最深刻的思想和事实,聆听时要专注,诠释对话内容并进行识别,等采访对象把话讲完再作一些补充的提问。
就这一类型的采访对象而言,记者的第一个提问非常重要,往往决定了被采访者接受访问的整个心态。你是否能引起他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由你提的第一个问题决定的。枯燥的提问只能得到枯燥的回答,但是一个让采访对象意想不到的提问就很可能会激发他的兴趣,他可能会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2]。
美国已故著名记者利布林就曾经进行过一次经典的采访。利布林访问一位著名的赛马骑师,此人一向不愿同记者交谈。但是,利布林却使这位骑师滔滔不绝地谈了一个小时。利布林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赛马时左镫皮带比右镫多放长几个眼?骑师一听记者提出的问题很专业、很内行,就兴致勃勃地从马镫谈起了自己的驭马经验。因为赛马的骑手为了克服在圆形跑道上疾驰时产生的离心力,必须使左镫皮带比右镫皮带长一些,以便使身体重心稍向内侧。这个问题一般人不会注意,而行家必定了解,利布林从这个问题开始就一下子打开了骑师的“话匣子”[3]。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人的情绪不断变化,人所处的环境也不尽相同,要想打开采访对象语言和情感闸门,得到符合主题的采访内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双向交流活动,记者在获取自己资料的同时,应积极探求采访对象的心理,寻找能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的钥匙。大量成功的采访经验可以证明:采访要尽量采取聊天、讨论的方式,用求教式、商量式的口气同对方交谈,营造融洽的谈话气氛。一个富有亲和力的善于与不同采访对象交流的记者,必须揣摩好采访对象的心理,让他自然地萌生与人沟通的欲望[4]。
用心沟通,重在交流。新闻采访也需要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两颗心交叠在一起。新闻工作者学一点心理学,采访中自觉地运用心理沟通技巧,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新闻采访实践,就可以极大地减少新闻采访中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受众。
[1]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56.
[2] 赵颖.心理沟通技巧在采访中的运用[J].记者摇篮,2007(11):9.
[3] 周红斌.寻找采访对象的心理接触点[J].军事记者,2008(10):22-23.
[4] 张占学.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3(3):17-18.
G212.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935(2012)01-0039-03
2011-12-12
石 堃(1977- ),女,山东济南人,胜利油田广播电视中心专题部记者,主要从事新闻专题采访及编辑研究。
[责任编辑] 谭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