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的履职及服务群众能力
2012-08-15马旭
马 旭
(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党群工作部,山东 东营 257000)
如何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的履职及服务群众能力
马 旭
(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党群工作部,山东 东营 257000)
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着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大工作职能,只有强化五大意识并纠正认识误区,才能切实提高其履职能力。同时,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具体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必须将增强履职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工作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纪检监察;履职能力;服务群众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纪检监察机关在维护和促进整个社会科学和谐稳定发展方面担负着重大责任。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了要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强化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损害群众利益案件、加强和改进作风、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纪检监察机关要增强履职能力,就必须切实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认真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不断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同时,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工作。这些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服务。
一、强化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是党章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五大意识,坚决贯彻党中央、中纪委领导的讲话要求,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积极作用。
(一)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科学和谐稳定发展的使命感
坚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把服务企业发展做为纪检监察机关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定位上自觉服从全局,在工作目标上自觉贴近全局,在工作思路上自觉融入全局,把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犹豫,促进发展不动摇。强化政令检查,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等问题;强化效能监察,着力解决推诿扯皮、效能低下等问题;强化纠风工作,着力解决对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确保纪检监察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强化宗旨意识,进一步树立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心
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作为国有企业的基层纪检监察部门,要想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能,就必须始终坚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以“摆正位置、更新观念、开展专项治理”为措施,全力营造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良好氛围,认真查摆问题,坚决纠正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坚决杜绝“制度定在纸上,落实放在嘴上”的现象。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要把办理信访过程,变成党和企业联系职工、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方式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真正使党和企业的关怀、温暖惠及到职工。
(三)强化自律意识,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队伍的先进性
纪检监察岗位属于特殊的岗位,肩负着特殊的政治使命,履行着特殊的工作职责。因此,纪检监察人员要比其他部门更加注重廉洁自律,更加注意言行举止,努力塑造纪检监察队伍“公平、正义、严明、廉洁”的良好形象。要时刻牢记慎权、慎独、慎言、慎行,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1]。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时刻保持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争做严格自律、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的模范。
(四)强化学习意识,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适应环境,学习是提升纪检队伍素质、提高实践能力的最基本的方法,必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纪检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五)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
创新是上台阶、求突破的内在动力,是把握新方法、掌握新规律、创造新经验的具体行动。要坚持思想方法和思想观念上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发展能力,把创新的理念、要求,落实和体现到每一项工作中去。
二、纠正认识误区,提高履职能力
切实有效地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理解。由于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不可避免的存在部分群众对纪检工作的不了解、不理解等等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及时纠正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更大的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与配合,这也是增强履职能力、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就是当“宪兵”、做“督察”、找“错误”、纠“偏差”,对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敬而远之;还有些人认为,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会不利于业务工作的开展,影响业绩目标任务的完成;也有人认为纪检监察工作是形式,往往要到腐败分子完全败露、给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后,才介入进行查处,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是由于目前我们在履行纪检监察教育和监督职能中宣传不够、工作程序不规范造成的。
努力纠正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也是纪检监察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一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性质与职能的宣传,要让领导干部、职工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部门的服务性,而不是过于严肃的单纯纠错[2]。要让广大领导干部、职工群众明白:只有坚持合法化的开展各项工作,才能确保更好的发展,而纪检监察工作就是坚强的后盾和有力的保障。二是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必要程序不是形式,也不是走过场,要坚持按制度、按程序来办事。三是要多交流,加大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及时掌握广大领导干部、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认真剖析带有倾向性和群体性的不良思想苗头,加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将有违纪倾向的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
三、切实增强履职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的结合
(一)服务群众,切实抓好预防工作
预防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护干部群众、服务干部职工的有效手段。强化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一是结合每一时期开展的主题活动,使广大领导干部、职工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二是大力开展党纪政纪条规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法纪观念,真正做到依法执政。党员领导干部采取中心组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强化遵章守纪意识。三是深入开展正反面典型教育。通过收看反腐录像片、到监狱进行警示教育,接受传统教育等活动,使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四是开展讲廉政党课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廉政党课,引导职工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正确处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服务群众,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
纪检监察中的信访工作,往往被形象的比喻为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和“调节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认真开展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就是加强党群、干群间的交流,是纪检监察部门掌握党员领导干部、职工群众动态的有效手段。
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信访诉求表达方式。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信访权利,对来访者要坚持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不仅仅要做到文明接待,更要对来信认真负责办理,坚决避免限制和干涉正常信访活动的错误做法。二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献计献策,对建议和意见认真汇总、分析和研究,对重要的进行深入调研和论证,对正确的合理的要充分肯定和采纳。三是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信访职能进行不合法、不合理的诉求。
(三)服务群众,扎实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工作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服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的有效途径。效能监察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围绕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监督监察,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认真解决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效能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堵塞漏洞,促进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发现和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落实。
做好效能监察工作,就是要规范工作程序和方式。严格按照选项立题、组织实施、查清问题、分析原因、整改处理、评审总结等七个工作程序,努力提高企业规范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资金效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要注意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改进,认真探讨总结效能监察成果,逐步实现由侧重企业经营管理向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延伸,由最终成果监察向全过程监察延伸,由关注局部效益向谋求企业整体效益增长延伸,不断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从“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角度来说,效能监察工作是保障国有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企业的发展则关系到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效能监察的落实到位本质上也是服务群众。
总之,作为从事纪检监察的基层工作者来说,增强履职能力与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的有机结合,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中纪委领导工作安排部署的具体体现,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和不断总结。
[1] 张立军.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教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56-67.
[2] 李本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教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72-76.
D262.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935(2012)01-0034-02
2012-01-09
马 旭(1983-),男,山东新泰人,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助理政工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研究。
[责任编辑] 谭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