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正确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2012-08-15李宜英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个人账户老龄化养老保险

李宜英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东辛采油厂,山东 东营 257061)

如何正确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李宜英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东辛采油厂,山东 东营 257061)

今后数十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会越来越大。要做好老龄化人口群体的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服务至上”的主题,用真诚的爱心、足够的耐心、十分的细心、强烈的责任心去关注老年人,帮助老年人。同时,还要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加强社会养老基金的监督和管理,使老年人真正得到“老有所养”的制度保证。

老龄化;以人为本;养老体制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而且,据有关权威部门预测,至2030年,我国的老龄化人口将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6.68%;到2050年,我国的老龄化人口将占到全国总人口的24.41%。一个如此急剧上升的数字,代表着我国社会中一个急剧膨胀的人口群体。国家要长治久安,社会要幸福和谐,就不得不正确面对一个多亿乃至数亿满头华发的耄耋老者。有人说:“老年稳,则全局稳;老年乐,则全局乐;老年工作不是大局却关乎大局。”此乃真知灼见。

一、老龄化人口群体的心理状态简析

“子在川上曰:‘逝着如斯夫!不舍昼夜。’”古今中外,无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还是平头百姓、愚氓草民,无不在慨叹着自己时光如水、华发渐添的悲凉心境。然而,人之生老病死,乃自然界不可违逆的规律,不是人们的一声慨叹就能改变得了的。1949年以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只有35岁,人口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率的年轻型结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口死亡率由建国前的20.0%下降至1956年14.0%,人口呈现出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率的成年型结构特点。2011年,我国人均寿命已达到73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岁还要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程度会越来越快,高龄老年人的比例还会越来越大。

人均寿命的延长,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好事;但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也成为我国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老龄化人口群体各种生理的、心理的特点,才能正确面对这一特殊人群。

第一,社会角色的转变与社会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所导致的心理落差难以在短时间内弥合。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全国普遍实行了离、退休制度。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制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无论地位多高,也无论贡献多大,更无论身体条件的好与坏,到了法定年龄,就必须得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是,社会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止,现代化建设事业方兴未艾。有的人昨天还在叱咤风云,有的人昨天还在埋头苦干,有的人昨天还在舍命拼搏,有的人昨天还在高官厚禄……一觉醒来,一切全变了。从理智上说,绝大数人能理解,也能接受,因为这毕竟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生发展历史的必然;但是,从感情上说,有些人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有的感觉从人生的巅峰一夜之间跌到了谷底,有的感觉由社会的娇子一夜之间变成了社会的弃儿,有的人感觉从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了沿街乞讨的流浪汉……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很难在短时间弥合,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老有所为”的志向与身心衰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心理沮丧难以抚平。一些老干部、老党员为党和国家工作、奋斗了几十年,也受党和国家教育、培养了几十年,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突然间离开了自己工作、奋斗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他们享不得清闲,耐不住寂寞,渴望在有生之年再为党、为社会、为人民多做一些工作,像燃烧的夕阳,发挥自己的余热。对于这种心态的老年人,我们的党和政府是欢迎的、鼓励的,社会和人民群众也是欢迎的。但是,自然规律就是自然规律,不依人们的美好心愿而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肌体衰老会越来越严重,他们所患的病痛会越来越多,他们在感知、记忆、思维、判断诸方面的能力会越来越差……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服老却确实一天比一天更老。这种严酷的现实会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心理沮丧,整日里自艾自怨。而且,这种心态不但难以抚平,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就会影响他们与家庭、与子女、与亲朋好友的关系,进而给社会增加不和谐因素。

第三,“老有所养”的愿望与社会保障不充分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心理失衡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失。目前,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虽然已经强大坚实,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由于人口原因,仍然是“僧多粥少”的现象,因此,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方面仍不健全、不充分。身体疾患、子女就业、个人收入、第三代入托入学等等现实问题,不能尽如老年人之愿。一些人在进入老年行列之前,地位很高,名望很响,有的身居要津,“万事不求人”,一个电话或一张字条便能翻天覆地;有的收入颇丰,“有钱能使磨推鬼”。拇指、食指一捻动万事皆能摆平;有的人脉极佳,人既谀己己亦谀人,上、下嘴唇一碰便能左右逢源……这些人一旦踏进老年人的门槛之内,便感到风光不再,举步维艰,事事不如意,因此心情郁闷,处事小心,而且易于伤感、暴躁,形成一种心理失衡的精神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消除,不但会给社会增加不和谐因素,还会四处蔓延,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近年来出现的“59岁现象”(退休前捞一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服务主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从哲学上讲,“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贵于“物”,把“人”的价值放在首要位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人”不是指某个人、某些人、某个阶层或集团的人,而是指一切人,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老龄化人口群体,既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这个范畴,同时又属于需要全社会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这是因为,首先,他们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功臣,为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付出了一定的牺牲,今天的社会不应该忘记他们;其次,他们现在年事已高,人生的自然规律决定了他们已不具备往昔那样的体力、精力和能力,已经进入了需要别人和社会关心和照顾的人生阶段。

怎样去关心和照顾老龄化人口群体?除了他们的子女和亲朋的责无旁贷之外,整个社会,特别是从事老年工作的同志应该做到“四心”:

第一,要有真诚的“爱心”。整个社会,特别是老年工作部门的同志不要把自己当成老年人的“管理者”,而是应该把自己当成老年人的“服务员”,要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真情;要少一些“理由”,多一些帮助;要少说些空洞的话,多办些实在的事……用爱心去搭建与老年人之间的情感桥梁,用爱心去添加老年人心头的幸福与温馨。

第二,要有足够的“耐心”。人老了,生理上和心理上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有的变得思维混乱,说起话来唠唠叨叨;有的变得肝火旺盛,说起话来火药味十足;有的变得性格孤僻,你与他说十句话也换不出他一句;有的变得倔强爱“凿”,一个道理你跟他讲十遍他未必能听进去……这时候,亲人要原谅他们,社会要原谅他们,老年工作部门的同志更要原谅他们,要用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去揣摩,去沟通,去交流。

第三,要有十分的“细心”。老年人思维能力差,说起话来语无伦次,你得细心去倾听;老年人记忆能力差,做起事来丢三落四,你得细心去琢磨;老年人忌讳很多,你与他谈话一定要细心,那些“生”、“死”、“病”之类的词语千万别溜出嘴来;老年人既自卑又自尊,你与他交流沟通时一定要细心,要察颜观色,斟词酌句,用他爱听的话语去温暖他的心。

第四,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从整体上说,老龄化人口群体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惟其如此,我们的社会,特别是老年工作部门的同志才更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老年工作复杂、琐碎,没有时、空概念,小到针头线脑,大到生离死别,都得管。所以做老年工作就得不怕辛苦,不怕麻烦,不怕落埋怨,还得不怕耽误吃饭,不怕影响睡眠,要有废寝忘食的坚韧不拔和牺牲精神。“见老人”、“看病人”、“送死人”是老年工作部门常例性的工作,必须负责任地做好。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老龄化人口群体身上,就要把倾听老年人的呼声作为第一责任,把服务老年人的生活作为第一环节,把关注老年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要务。

三、改革、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面对老龄化人口群体,如果说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软件”建设的话,那么,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硬件”建设。

1997年,我国正式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主要形式是:(1)企业及其职工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一般不超过工资总额的20%;职工个人不得低于缴费工资的4%缴纳;(2)个人缴费比例从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8%;(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职工个人按缴费工资的11%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等。

这种养老保险制度是在我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化成熟程度不高的条件发展起来的,具有先天性的不足:(1)地区之间养老保险费收益差距较大;(2)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混账”管理,容易造成统筹账户对个人账户的透支;(3)个人账户容易被挪用;(4)个人账户资金不能顺利进入资本市场而得到理想的收益等。如何改革、完善我们的养老保障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让老年人更好颐养天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比如德国,其养老保障体制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自愿保险等三种形式构成。法定养老保险费用由雇主、雇员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到2000年,德国已达到三个从业人员负担一个退休人员的状况,造成养老金的严重亏空,政府补贴支出占养老金的比重已由原来的25%以上升到33%,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德国政府对养老保险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2]:一是努力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平衡,鼓励个人在参加法定养老保险的同时,也参加其他养老保险,政府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或税收减免。二是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占其工资总额的比重。到2003年,这一比重已达到19.5%。三是提高退休年龄,控制提前退休。目前,他们已经是男性65岁、女性60岁才能退休。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还比不上德国严重,但未雨绸缪,也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养老保险体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是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首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力度;其次要加快发展企业养老保险,效益好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第三,鼓励从业人员进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政府可在个人所得税缴纳上给予优惠。

二是通过立法,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基金保障机制,但由于法制不健全,个人账户资金往往被挪用以弥补社会统筹资金的不足。因此,应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分成两个制度来管理,并通过立法来强制,以确保公民个人利益不受损害,也使被集中管理的个人账户摆脱腐败和违规违法行为的侵蚀。

三是逐步扩大养老基金的入市比例,并加强管理和运营,提高收益率,以应对通货膨账的压力;同时要加强监督,以确保养老基金的安全。

面对社会老龄化人口群体,我们要“软件”硬抓,“硬件”实抓,把工作做细,做深、做扎实,努力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

[1] 张世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294-296

[2] 邹丽莉.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N].学习时报:当代世界,2007-07-16(2).

C913.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935(2012)01-0036-03

2011-12-19

李宜英(1973—),女,山东日照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政工师,主要从事老年工作研究。

[责任编辑] 蓝若水

猜你喜欢

个人账户老龄化养老保险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研究
完善个人账户是待遇调整的有效突破口
工行不再受理新的个人账户综合理财业务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医保个人账户怎样使用才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