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古今文献数据挖掘的石膏临床相关问题研究

2012-08-15周祯祥

中药与临床 2012年6期
关键词:生石膏本草药典

周祯祥

1 关于石膏性“大寒”的讨论

石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明确记载其药性为“微寒”。《名医别录》谓石膏除“三焦大热”,故将其药性定为“大寒”,后世推崇者有之。如《本草经疏》谓其“大寒……,则能除大热”。《用药心法》称之为“胃经大寒药”。《本草新编》云:“石膏过于寒凉,恐伤胃气”。现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七版教材)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亦多宗此说,将石膏的药性定为“大寒”。

然而,持反对意见者有之。如近代名医张锡纯对石膏极力推崇,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解篇》中首列石膏。谓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神农本经》谓其微寒,则性非大寒可知;且谓其宜于产乳,其性尤纯良可知。”若“误认为大寒而煅用之,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以治外感有实热者,竟将痰火敛住,凝结不散,用至一两即足伤人。”“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七八钱不过一大撮耳)扑灭寒温燎然之热,又何能有大效?”认为石膏为微寒之品, 其性纯良,对于外感实热病证宜生用不宜煅用,用量宜大,小则无益,实为临床经验之总结,堪为后学之借鉴。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也认为石膏之性是“微寒”,至于“谓石膏大寒之说,主要倡于唐、宋之后,沿袭成风”。先生指出:“一般皆认为其性大寒,实则石膏之性是凉而微寒。凡内伤外感,病确属热,投无不宜。奈何今之医者不究其药性,误信为大寒而不敢用。尝因摒医家如此,故病家见方中用石膏,亦畏之如虎,如此谬误流传,习而不察之弊,乃余所大惑而不能解也。直如摒玉液而弃金丹,致令病人不起,良可慨也”(《孔伯华医集》)。

关于石膏的退热作用,实验研究尚无一致的结论。一些报告认为有解热作用,而另有些研究却未能证实其解热效果[1]。如梁氏等[2]报道,生石膏对发热兔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对正常体温无降温作用。也有文献[3]报道,用石膏煎液给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所致发热家兔一次灌胃,未发现退热现象。从实验研究结果看,并不完全支持石膏大寒除大热之说。

综上可见,石膏为寒凉之品毋容置疑。至于是否为“大寒”则为争论的焦点,确有可商榷之处。笔者认为,过于强调石膏的寒凉之性,将其定为“大寒”,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利于石膏的临床应用和疗效的发挥。如《药征》所云:“《名医别录》言石膏性大寒,自后医者怖之,遂至于置而不用焉。”故《中华本草》则将石膏药性定为“寒”,既避免了石膏微寒与大寒之争,也符合石膏的临床用药实际。

2 关于石膏“解肌发汗”的讨论

石膏“解肌发汗”之说,出自《名医别录》。后世推崇、阐发者有之。如《本草衍义补遗》:“其辛也,能解肌、出汗”。《本草经疏》:“辛能解肌”。《药性解》:“主出汗解肌”。《本草正》:“辛能出汗解肌”。《本草备要》:“辛能发汗解肌”。《本草求真》:“清热解肌,发汗消郁”。

何为解肌?从中药功效的角度看主要有二种观点:一是发汗解表。如“麻黄疗伤寒,解肌第一”(《本草经集注》)。一是清阳明经热。如石膏“本阳明经药,阳明经主肌肉。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本草衍义补遗》)。显然,石膏与麻黄均能解肌,为学术界所公认。但二者的内涵完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诚如《本草汇言》引张卿子先生语云:所谓“解肌,解肌热也,发汗,发热汗也。若认作麻黄、桂枝、葛根之解肌发汗等,便失主治寒热之从逆也”。麻黄解肌,重在辛温发散,使在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解,“治风寒之邪在表”(《本草经疏》)。石膏解肌,重在于寒凉泻火,“主解横溢之热邪,此正石膏解肌之所以然”(《本草思辨录》)。

石膏味辛,出自《神农本草经》。其发汗或发散之说也缘于辛能发散的理论。有研究认为[4],石膏之“辛”是根据“辛入肺”、“辛走气”的药物归经理论提出的,并非功能之辛味。不能因其味辛就推断其有发汗或发散作用。诚如《读书随笔》所云:“石膏性寒,理直体重而气轻,最清肺胃气分之热,而从仲景青龙越婢方中之,后世释本草者,遂谓力能发表,其说谓石膏理直故能疏表,穿凿极矣。” 以白虎汤为例。如《伤寒论》云:“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温病条辨》云:“白虎本为达热出表……汗不出者,不可与也”。从二段经文可以看出:发热、无汗、脉浮等表证不宜使用白虎汤,说明石膏并没有发汗或发散的作用。《本草思辨录》更明确指出:石膏“质重而大寒,则不足于发汗。……不知石膏治伤寒阳明病之自汗,不治太阳病之无汗。若太阳表实而兼阳明热郁,则以麻黄发汗,石膏泄热,无舍麻黄而专用石膏者。白虎汤治无表证之自汗,且戒人以无汗勿与。即后世发表经验之方,亦从无用石膏者,所谓发表不远热也。然则解肌非欤?夫白虎证至表里俱热,虽尚未入血成腑实,而阳明气分之热,已势成连衡,非得辛甘寒解肌之石膏,由里达表,以散其连稀之势,热焉得除而汗焉得止。是得石膏解肌,所以止汗,非所以出汗。”

从以上所论可见:①石膏的主要作用在于清热泻火,使里热得清,阳明热盛,迫津外泄之汗出自止。此即所谓石膏止汗之理。②石膏没有发汗的作用。故解表方中不用石膏,太阳病之无汗更不宜用石膏。若伤寒表实兼阳明里热者,每与麻黄为伍,共奏解表清里之功,如“仲景用麻黄配石膏,能发阳明之汗”(《侣山堂类辨》),非独用石膏所能为之。

3 关于石膏“除烦止渴”的讨论

关于石膏“除烦止渴”的功效,源于《名医别录》石膏“止消渴烦逆”之说。《药征》云:“方炎暑之时,有患大渴引饮而渴不止者,则使其服石膏末,烦渴顿止,而不复见其害也;石膏之治渴而不足怖也,斯可以知已”。《本草经疏》称石膏为“止渴除烦之要药”。现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七版教材)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皆记载石膏能“除烦止渴”。

应该肯定,石膏确能缓解口渴和心烦的症状。同时必须明确,石膏没有生津和清心的作用。石膏是一味清热泻火的要药,通过清热泻火,消除胸中之邪热,使不至于扰心,间接收到除烦之效;通过清热泻火,使津液得以保存,口渴得以缓解,间接收到止渴之效。可见,除烦止渴并不是一个直接的功效,而是清热泻火的派生出来的功效,属于间接功效或衍生功效的范畴。现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七版教材)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均将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同时列出,这样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①清热泻火与除烦止渴是并列功效。事实上,石膏清热泻火是直接功效,处于主导地位;除烦止渴是间接功效,处于从属的地位。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二者同时列出,甚至相提并论,就容易导致其主辅地位和因果关系的混淆。②除烦止渴是独立的功效。石膏的除烦止渴不能离开清热泻火而独立出现。否则,如何除烦?除什么烦?基于什么作用?针对何种病机?指向不明。临床运用就缺乏针对性,更不具有指导性。因此,石膏除烦止渴必须与其清热泻火紧密联系起来,整体考虑,综合运用,方臻全面。③清热泻火的目的仅限于除烦止渴。石膏清热泻火可用于肺胃气分多种实热证,不仅仅限于除烦止渴。石膏除烦止渴仅仅是其清热泻火的效果之一,并非全部。因此,将二者同时列出,或把除烦止渴作为清热泻火的后缀,就会局限了石膏的运用范围。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石膏的除烦止渴不能与清热泻火并列,也不能作为清热泻火的后缀,更不能独立于清热泻火之外。建议将除烦止渴从石膏的功效中删去,保留清热泻火功效。这样,石膏的功效既清晰明了,又不为除烦止渴所囿。

4 关于石膏“剂量”的讨论

药物剂量是涉及到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运用资源的重要问题。关于石膏的剂量,见仁见智,尚无定数。近代医家张锡纯主张重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云:“临证四十余年,重用生石膏治愈之证当以数千计。有治一证用数斤者,有一证而用至十余斤者,其人病愈之后,饮食有加,毫无寒胃之弊”。清代医家吴鞠通反对重用。如《温病条辨》“孟浪者,不问其脉证之若何,一概用之,甚至石膏用至斤余之多,应手而效者固多,应手而毙者亦复不少。皆未真知确见其所以然之故,故手下无准的也”。《中国药典》(2010年版)法定石膏的剂量为15~60g,但并不为临床医者所遵循,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指导性。笔者对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19位指导老师运用石膏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5]:①老中医专家使用石膏的剂量与《中国药典》法定剂量完全吻合者6人,占31.58%;②老中医专家使用石膏剂量范围的下线均在《中国药典》法定剂量区间内(100%),而上线超出《中国药典》法定剂量上线者13人,占68.42%;③老中医专家使用石膏的剂量最小为10g,最大为250 g。以上说明石膏在10 g~250 g均能发挥治疗效果,其“治疗窗”(有效剂量范围)相当宽泛,无论剂量上限或剂量区间均远远超出了《中国药典》的规定。

研究表明[6],石膏的主要成分硫酸钙在水中的煎出量很低。在每剂药中用量10~20 g时即达最大煎出量,增大剂量,煎出量不再增加,建议石膏的剂量以不超过20 g为宜。也有研究认为[7],石膏的粉碎度愈大,煎出率愈高。石膏在100 mL水中的煎出量,5 g以下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5 g以上增加剂量,煎出量不再增加。按一般汤剂以400~500 mL水作溶剂计算,石膏在每剂药中的用量应为20~25 g。

药物剂量如何确定,标准是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团。从本研究来看,石膏的临床用药剂量与《中国药典》法定剂量不适应,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用药实际不适应。这不仅是石膏的剂量问题,也是多数药物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深入开展药物的剂量研究,还有大量的基础性工作需要作。笔者认为,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探索临床药物的有效剂量,加强药物剂量弹性区间的研究,是当前中医临床用药的迫切需要。

5 关于石膏“先煎”的讨论

石膏为矿石类药物,因其“味淡难出,若入煎剂,须先煮数十沸”(《本草备要》)。现代多依此用之。如现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均注明石膏“先煎”,《中华本草》注明“打碎先煎”。

从临床看,古今用石膏入汤先煎者甚少。如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石膏者计的16方,凡煎煮方用石膏者多注明“碎、绵裹”,强调石膏宜打碎入药,绵裹入煎,无须先煎。张锡纯用石膏或与他药共煎,或轧细粉冲服,并无先煎之论。现代中医泰斗蒲辅周用石膏以退高热,遍观其医案,也未见有先煎石膏之方。《中华医方精选辞典》中含石膏的方剂677首,其中汤剂216首,仅有3首方在其煎煮法中提到生石膏需要先煎。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第五版)收载含石膏方剂22首,有20首与他药同煎[8]。

现代研究结果显示,石膏粉碎度越大,煎出量越多,这是由于难溶于水的CaSO4•2H2O的溶解作用是在晶体表面进行的,增大粉碎度可增大有效的溶解表面积。石膏40目粉随煎煮时间延长而煎出率增加,先煎与短时煎的煎出率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但即使先煎仍不能完全溶出(煎出率97.34%)。60目粉常规煎煮的煎出率为98.19%。80目粉短时煎的煎出率即达99.84%,且先煎与短时煎的煎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石膏人汤剂60目以上细粉没必要先煎,40目以下粗粉仍需先煎[7]。在水温为0℃、10℃、20℃、30℃、40℃、60℃、80℃、100℃时,生石膏溶解度分别为0.175 g、0.1933 g、0.2036 g、0.210 g、0.2122 g、0.200 g、0.158 g、0.067 g。结果显示:石膏在水温为40 ℃时溶解度最大,在20 ℃~100 ℃之间变化不大,在100℃时为最小。说明石膏的溶解度随水温的上升(指在40 ℃)而减少[9]。生石膏不论单煎或配伍煎煮,钙的煎出量在煎煮10 min即达到最高溶出量的80%以上,煎煮时间在20~40 min,接近或达到最高溶出量,超过60 min钙溶出量则可能减少。煎药时间20~40 min,复方比单方石膏钙溶出率增加8%~14%不等[1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石膏主含CaSO4•2H2O,在水中溶解度极小,不会因煎煮时间延长和温度增高而增加其水溶性。

综上所述,提高粉碎度和配伍用药是确保石膏疗效的关键。现代临床石膏多为“粉碎”或“打碎”使用,至于粉碎到什么程度或规格,目前尚缺乏统一规范。由于对石膏“粉碎”或“打碎”的要求不高,加之本品在水中溶解度低,故强调石膏“打碎先煎”,仍然是当下的主要用法。

[1]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7.

[2] 梁强,范书铎,张晓玲,等.生石膏对发热兔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1,20(1):16.

[3] 张树峰,邦晓庄.中药石膏退热作用研究概况[J].临床医学杂志,1988,4(8):158.

[4] 龚子夫.石膏解肌发汗质疑[J].江西中医药,1984, 3:48.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办公室、南京中医药大学.方药传真——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精选[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 孙建民.石膏用量用法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2):91.

[7] 张慈铭.石膏用量总煎出物实验[J].山东中医杂志,1989, 8(4):41.

[8] 吴施国,叶冰.生石膏是否需要先煎[J].光明中医,2010, 25(7):1290.

[9] 廖正举.石膏入汤剂不须先煎[J].中国中药杂志,1990, 15(6):35.

[10] 孙守祥,侯晓琦.对生石膏煎药时间的探讨[J].时珍国药研究, 1996,7(4):243.

猜你喜欢

生石膏本草药典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助磨剂EDTA在超细石膏粉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六偏磷酸钠对制备超细生石膏粉体的助磨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治三叉神经痛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我国与国外药典中苯扎氯铵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