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二氮卓类药物所致戒断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

2012-08-15卜淑华马桂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4期
关键词:阿普苯二氮拉西

卜淑华 马桂萍

苯二氮卓类药物所致戒断综合征国内屡有报告,笔者在临床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所见32例,有患者的主观因素也有医源性因素所致,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对象为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共计32例(住院患者22人,门诊10人),男8例,女24例,年龄20~74岁,平均(41.6±4.6)岁。诊断按照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3例,躯体化障碍9例,忧郁症9例,焦虑症4例,失眠症4例,脑梗死后抑郁状态2例。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例。

2 用药情况

单一用药16例,合并用药16例,氯硝西泮3例,艾司唑仑5例,劳拉西泮4例,阿普唑仑4例。氟西汀+氯硝西泮3例,劳拉西泮+利培酮2例,劳拉西泮+度洛西汀2例,喜普妙+氯硝西泮+劳拉西泮6例,文拉法新+阿普唑仑3例。使用时间40 d~10余年。所用药物剂量依次为,阿普唑仑1.2~16 mg/d,平均(4.0±2.6)mg/d,氯硝西泮1.0~6 mg/d,平均(3.5±2.5)mg/d,劳拉西泮 1.0 ~60 mg/d,平均(2.5±3.0)mg/d,艾司唑仑2~14 mg/d,平均(2.5 ±2.4)mg/d,突然停用(10例)及减少用量22例,导致戒断反应持续时间2~13 d(排除精神疾病复发)。

3 戒断症状发生频率

意识障碍3例(9.4%);注意力不集中14例(43.8%);幻觉1例(3.1%);内感性不适8例(25%);情绪改变;焦虑激越16例(50%);抑郁8例(25%);人格解体3例(9.4%);易激惹14例(43.%);情感脆弱 6例(24%);失眠8例(25%);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出汗、流泪7例(21%);心率过速9例(28.1%);厌食9例(28.1%);全身疼痛 7例(21.%);尿频1例(3.1%);发热4例(12.5%);震颤9例(28.1%),食欲增加5例(15.2%),抽搐1例(3.1%),精神病样状态1例(3.1%),幻视、被害妄想,自罪妄想1例(3.1%)。

4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在苯二氮卓类药物所致戒断反应中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半衰期较短的如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更易产生戒断,使用时间较长者高达10余年。国内杨惠云[1]报告1例,阿普唑仑0.4 mg~1.2 mg/d,单一用药25 d治疗焦虑症,骤停3 d后出现戒断综合征。本组资料戒断反应持续时间为2~13 d,可能与本组资料患者年纪相对较高有关,与停药综合征有关的因素包括服用时间长短,剂量、效价和停药速度。苯二氮卓类药物所致戒断综合征临床发病率较高,且症状多样化,涉及身体多个系统,可能使原有精神症状加重或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而影响治疗,本组资料戒断症状发生频率较多的为情绪改变、失眠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所致精神依赖与躯体依赖相关。有资料报告苯二氮卓类药物所致精神依赖的发生率为47%,躯体依赖的发生率为43%,躯体依赖甚至可在2~3周内产生但通常在高于治疗剂量2~5倍的4个月疗程中出现,常规剂量可在6~8个月产生[2]。

近年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及情绪稳定剂在临床早期应用过程中(如利培酮、阿立哌唑、丙戌酸钠锂盐等)因其镇静作用相对较弱,在解决部分患者失眠、兴奋激越状态时显得力不从心,临床上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肌内注射或口服从帮助迅速改善患者入院早期的兴奋,激越及睡眠障碍,所以苯二氮卓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对BID的依赖及戒断的影响。关于BID药物依赖戒断的神经机制说法不一,临床尽量减少合并用药。

对于特殊人群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如儿童青少年在考虑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时应严格选择适应证,因所有苯二氮卓类药物对记忆功能的影响均与剂量和体内吸收程度相关。有研究证实[3]三唑仑、劳拉西泮和阿普唑仑是最可能引起遗忘的药物,在一项劳拉西泮和阿普唑仑的比较研究发现,记忆损害的恢复一直持续到单剂量服用以后或停药以后。老年人群中发生戒断综合征的比率较高,本组资料年龄相对较高,对于原有脑部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焦虑、失眠状态及老年痴呆等患者在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时应充分考虑其不良反应如需应用可选择镇静不良反应较轻,肌松作用较弱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如劳拉西泮,咪哒唑仑,艾司唑仑且剂量尽可能小,使用时间尽可能短。

关于苯二氮卓类药物所致戒断综合征的处理方法:①除躯体状况等不允许必须紧急停用,否则可适量恢复使用,然后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逐渐减量至停用。②将短半衰期的换成长半衰期的药物地西泮采取2~3 d递减总量的10%[4]。③药物替代,抗组胺药抗惊厥药,有报道卡马西平200~600 mg/d会对减药过程有帮助。抗抑郁药如新型抗抑郁剂米氮平,抗焦虑药如唑吡坦,佐匹克隆等。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在开始停药时2~3周内减量不超过0.5 mg,如果按照这样的缓慢减量方法,停药综合征的发作不会很明显或可避免[3]。如阿普唑仑的停药方法建议是不能快于每3 d减0.5 mg,也有建议在开始停药的2~4周里可以相当快的速度减量50%,然后用很慢的速度减剩下的50%药量,这样有助于以这个剂量维持几周甚至几个月。

在苯二氮卓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时,所致戒断综合征等不良事件逐渐增加,临床医生在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时一定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用方法,禁止突然减量或停用,加强患者对用药知识的宣传,预防戒断综合征的发生。

[1]杨惠云,等.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戒断反应.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319-320.

[2]王晓慧.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医源性成瘾.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5:36.

[3]江开达.精神药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94-495.

[4]沈渔邨.精神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9.

猜你喜欢

阿普苯二氮拉西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这七类人,小心安眠药吃上瘾
苯二氮类药物用于催眠的使用现状调查
怀念哑巴阿普
冰糖葫芦
爷爷砍树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阿普唑仑撤药致腹痛1例
苯二氮卓或增阿尔兹海默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