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支持对暗示疗法治疗癔症的疗效分析

2012-08-15杨雪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8期
关键词:癔症葡萄糖酸钙家属

杨雪梅

癔症是具有一种特定人格基础,反复发作,临床症状丰富而且有特殊的转换形式的综合体;作为一种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癔症患者暗示性高,因此心理疗法多采用暗示疗法。暗示疗法是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引导求治者顺从,被动地接受医生的意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方法[1]。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部分,在家庭中患者最亲近的人就是家属,所以离不开家属的支持,家庭支持程度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文作者配合医生运用暗示疗法治疗癔症56例,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收治的癔症患者共56例,其中男11例,女45例,年龄在14~65岁,平均年龄(38.5±14.2)岁,均采用暗示疗法治疗。临床表现类型[2]:转换型障碍44例,分离型障碍12例。所受应激事件类型:心理因素30例,躯体疾病8例,两者都有18例。56例患者均未见神经系统病变。治疗后,治愈40例,好转9例,7例无效或转院,随访半年无复发。

1.2 方法 以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为疾病诊断标准;采用暗示疗法治疗,主要采用语言和药物暗示,语言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药物暗示为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具体操作方法:注射葡萄糖酸钙之前:暗示环境:选择安静,整洁,舒适的暗示环境,一个患者一位家属一间诊室;护患关系:护士要了解患者病情,掌握接触患者的技巧,运用语言,动作,姿势等影响支配患者意识;家属配合:护士要告诉家属疾病的特点以及暗示治疗对疾病的重要性,争取家属的配合;患者本人:护士要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性质是功能性而非器质性,是可以治愈的,以消除患者疑虑,介绍临床成功病例,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之后对患者反复介绍本次是采用“特殊药物”来治疗。葡萄糖酸钙的推注方法:取10 ml葡萄糖酸钙,3 ml在5 s内推注完成,停顿,问患者是否有躯体发热感觉,患者自述喉咙部有热气喷出,有些敏感的患者会觉得全身轰热,手心脚心发热,这时用温和肯定的语气告知患者“神药”起效了,然后将剩余7 ml葡萄糖酸钙在4 min内缓慢推注完成。

对家庭支持程度的评价方法:自拟问卷,通过医务人员详细地向患者家属说明此病的诊断标准、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后进行判断。评价内容包括患者家属的信任度、家属的配合程度和家属的参与情况三方面。其中家属的信任度指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对疾病诊断的认同、对治疗方法的认可三方面,对任一方面有不信任者均判断为怀疑。家属的配合包括能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表现出积极情绪,陪伴患者,配合医生做积极的暗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两组之间的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家庭支持对癔症疗效有很大影响,在家庭支持中,家属的信任度,对疗效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而家属的配合情况,家属的参与情况均对疗效有极大影响,即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3 讨论

3.1 暗示疗法治疗癔症的疗效 本研究显示,56例癔症患者采用暗示疗法,疗效非常显著,40例治愈,9例好转,治愈率达到71.4%,可见暗示疗法是临床治疗癔症的“行之有效”的经典治疗疗法[3]。

3.2 家庭支持对癔症患者疗效有非常大的影响 家属的信任对癔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很大,而家属是否信任取决于对医务人员的印象及对疾病和治疗方法的认知,认同。因此在治疗之前,医护人员必须要与家属有效沟通,护士除了对暗示治疗手法运用恰到好处外,还需向家属详细讲解该病特点及治疗该病的成功经验和治疗措施,获得家属的认可。

家属的配合情况也直接影响癔症患者的疗效,本研究中有10例不配合的,由于他们对癔症知识缺乏,在患者面前出现消极焦虑情绪,明显地降低了疗效。护士要给家属树立信心,消除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引导家属在患者面前表现出积极、稳定的情绪,鼓励他们陪伴患者,不要当众谈论患者的病情,指导家属配合医生作积极的暗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还发现,在治疗中家属一直陪伴的疗效显著。特别是病因与家属有关的患者。鼓励家属参与到治疗过程和心理护理,这样会增加患者安全感,而且对患者也是一种积极暗示,让患者感受到家属对他的关心,为暗示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参与治疗时,做积极的暗示诱导,增强患者接受暗示的态度和行为反应。这样会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得出家庭支持对暗示治疗癔症疗效非常显著,本文这一观点与国内报道[4]相一致。

3.3 康复指导 从56例癔症患者发病的原因来看,心理因素是主要原因,护士应该将癔症的特点、病因及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详细介绍给家属,家属应改善家庭环境,给患者照顾和关心,减少心理上的不良影响,避免刺激性语言和不良暗示,以免疾病复发或加重。

3.4 护理体会 由于癔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且在症状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暗示和自我暗示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对癔症进行防治救治,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对癔症6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1]胡佩诚.医护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3-127.

[2]江开达,周东丰.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3.

[3]沈渔村.精神病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11-619.

[4]庞月萍.应用家庭干预辅助暗示疗法治疗癔症的疗效分析.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8):101.

猜你喜欢

癔症葡萄糖酸钙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电位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钙的含量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葡萄糖酸钙制备的实验研究
电位滴定法测定硼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硼葡萄糖酸钙溶液中的钙含量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诗癔症
昆明机场42例癔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