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2012-08-15张艳娥刘红云
张艳娥 刘红云
一氧化碳是无臭、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因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CO)而引起的全身中毒性疾病。一氧化碳具有强大的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功能而造成组织缺氧,血流丰富的脑、心、肾等脏器受累最为明显[1],患者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头痛、大小便失禁、昏迷、甚至死亡。还可继发性神经损害的过程,表现为痴呆、木僵、偏瘫、癫痫等后遗症。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了48例ACOP中毒患者,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8例,年龄l6~71岁,平均41.4岁。其中男21例,女27例,中毒原因:室内用煤炭火取暖或用煤炭火加工材料24例,使用液化淋浴器不当11例,液化气泄漏3例,液化气自杀3例,长时间在密闭地下室中毒3例,入院时表现:有头昏头痛、昏迷史的17例;感头昏、恶心28例;大小便失禁、昏迷2例;
1.2 救治原则 ① 现场急救:尽快脱离CO浓度较高的环境,立即打开门窗同时将患者移至通风和空气新鲜处,并往医院转运。②防治脑水肿:应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快速静脉滴注,控制脑水肿。调节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的药物应用,促进脑细胞的代谢及营养剂。③昏迷患者呼吸不良的给予气管内插管,对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的患者尽快进行高压氧(HBO)治疗。有惊厥、抽搐的用镇静剂控制平稳后进高压氧舱。本组48例患者经1~6周的治疗4例患者死亡,44例患者治愈出院,半年后随访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2 护理
2.1 观察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中重度中毒以呼吸麻痹、呼吸困难为主的患者,包括呼吸、血压、体温、脉搏、面色、神志、瞳孔的变化。注意患者有无呕吐现象,一旦发现患者呼吸不规则、瞳孔不等大、抽搐等,应及时发现处理、及时进行抢救。
2.2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发病突然,一般没有心理准备,进而产生恐惧心理,患者易产生抑郁焦虑心理,做好疾病解释工作,所以护士应同情、关心患者,真诚而耐心地倾听患者的感受,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
2.3 做好基础护理 不能进食可留置胃管,给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饮食。早期应用静脉留置针及一次性接头,避免用普通针头发生脱出,保证静脉输液通畅,对意识不清的患者要留置导尿,并进行膀胱冲洗1~2次/d,每周更换尿管1次,定时测血生化、肾功能,维持电解质平衡。观察尿量,定时翻身按摩,防止褥疮发生。
2.4 惊厥和高热的护理 惊厥者遵医嘱给以镇静剂如地西泮,防止自伤或坠伤。注意患者口内放置开口器或压舌板,严防舌咬伤。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冰袋放置在体表大血管处如腋下、颈部、腹股沟等处,低温可降低脑代谢率,降温和解惊的同时注意保暖,注意液体的选择和滴速,昏迷患者常规给予留置尿管定时开放,大小便失禁呕吐患者及时做好清洁护理,口腔护理1~2次/d,定时翻身叩背以防褥疮和肺炎等发生。防止尿路感染。始终保持呼吸道畅通准确记录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及并发症的发生。
2.5 健康教育护士宣教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充分的思想准备,向患者讲解CO中毒的临床过程、发病机制、以及患者目前的病情,使其对病情有充分的了解。运用沟通技巧诱导患者接受配合健康教育。告诫患者及家属家庭使用煤气及煤炉时要注意安全,以减少意外伤害。要提高预防意识,学会简单的急救技术。
3 讨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病突然,一旦发生,多为中重度,危害性大,需及早做出正确诊断。一旦确诊,合理用药,首选高压氧治疗,减轻脑水肿,做好各项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