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严宁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观察

2012-08-15程炳文胡利群项文坤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4期
关键词:真菌性外耳道奈德

程炳文 胡利群 项文坤

扶严宁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观察

程炳文 胡利群 项文坤

目的 观察扶严宁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并与3%水杨酸乙醇比较。方法 经外耳道霉苔皮屑、痂皮涂片镜检,均发现真菌丝体或芽孢状物的78例患者,按初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先彻底清除外耳道污垢。治疗组用棉拭子将扶严宁涂擦外耳道,每日早晚各1次,对照组以3%水杨酸乙醇滴耳,3次/d,两组均连用1周。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4.8%,对照组治愈率74.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真菌学疗效比较,治疗组为84.6%(33/39),对照组为64.1%(2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严宁治疗外耳道真菌有明显疗效,且对人体无毒性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扶严宁; 真菌感染; 外耳道炎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及气候环境的恶化,真菌性外耳道炎、鼓膜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本病是外耳道皮肤和鼓膜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数认为系由真菌感染所致,常合并细菌感染[1]。本病临床表现为耳道感染渗出,与耳道疖肿流脓及化脓性中耳炎穿孔流脓颇为相似,且发病率不高,故易被接诊医生忽略和误诊,以致延误治疗,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笔者所在科于2009年6月~2011年6月使用扶严宁(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78例,均经真菌镜检和(或)真菌培养阳性,1个月内未口服抗真菌药物,近1周内无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本乳膏过敏及有系统性疾病者、治疗期间合用其他抗真菌药物、不遵医嘱、中断治疗、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15~52岁,平均31.4岁;病程3周~12年。均有耳痒、外耳道流少量稀薄分泌物。体检:外耳道深部有灰黄色或白色膜状物,呈粉状、丝状、筒状、块状脓性分泌物,表面有白色菌苔,除去膜状物及分泌物,其表面充血糜烂。

78例患者取外耳道霉苔皮屑,痂皮涂片镜检,均发现真菌丝体或芽孢状物。69例培养出致病真菌,阳性率为88.5%。分离出的 69株真菌中,曲霉菌属 51株,约占73.9%;白色念珠菌10株,约占14.5%;桔青霉菌6株,约占8.7%;毛孢子菌属2株,约占3.0%。

1.2 方法 按初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用扶严宁治疗;对照组39例,用3%水杨酸乙醇治疗。先彻底清除外耳道汚垢。治疗组用棉拭子将扶严宁涂擦外耳道,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1周;对照组采用3%水杨酸乙醇滴耳,3次/d,连用1周。如无效,不再进行,治疗期间不再用其他药物,忌挖耳及外耳道进水。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外耳道清洁,无充血糜烂,真菌镜检和培养均阴性。显效:症状消失,外耳道中仍有轻度充血及糜烂,真菌镜检和培养阴性。好转: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改善,但真菌镜检和(或)培养阳性。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真菌镜检和(或)培养阳性。真菌学治疗评定:真菌镜检及培养均阴性为清除;真菌境检和(或)培养阳性为未清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5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好转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4.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真菌学疗效比较,治疗组为84.6%(33/39),对照组为64.1%(2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扶严宁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真菌是一种条件病菌,机体抵抗力下降、长期滥用抗生素以及一些慢性代谢疾病或免疫功能障碍者,均有发生真菌性疾病可能。反复挖耳可使外耳道内正常耵聍的保护作用减弱,耵聍腺的分泌功能受到限制,外耳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受到破坏。尤其当外耳道皮肤或鼓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擦伤、划伤时,附着在不洁挖耳工具表面的真菌等致病菌便可真接进入耳中,为真菌的生长繁殖起到了传播作用。外耳道狭窄、幽深、温暖潮湿的环境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外耳道壁被擦伤后的渗出液或血液又为真菌菌丝及孢子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培养液,在此环境条件下,真菌菌丝及孢子的生长、繁殖将极为迅速,繁殖的真菌反过来又会加重外耳道及鼓膜的损伤。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慢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为真菌进入外耳道后繁殖生长所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多局限于外耳道,偶可侵及中耳或乳突根治术腔。局部瘙痒和渗出性炎症为其主要特征。致病的真菌种类很多,以曲霉菌、念珠菌、青霉素及毛霉菌等较为常见。外耳道潮湿(游泳、中耳流脓)、长期应用抗生素滴耳液、气候湿热时可诱发本病。

益康唑为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其作用机制与克霉唑相同。其抗菌效价与制霉素相近或略大。作用机制:(1)干扰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等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并改变其通透性,以致重要的细胞内物质外漏;(2)抑制真菌的三酰甘油和磷脂的生物合成;(3)抑制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导致过氧化酶在细胞内过度聚积,引起真菌亚微结构变性和细胞坏死;(4)对白念珠菌则可抑制其芽孢转变为侵袭性菌丝。本药外用后大部分进入表皮,亦可达到真皮,仅1%吸收入血液。局部用药后经肾脏及粪便排出率均低于1%。

曲安奈德又名曲安缩松。常用其醋酸酯,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作用与曲安西龙相似,其抗炎和抗过敏作用较强,且持久。肌内注射后在数小时内生效,经1~2 d达最大效应,作用可维持2~3周。适用于各种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湿疹、牛皮癣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关节痛、肩周围炎、腱鞘炎、急性扭伤、慢性腰腿痛及眼科炎症等[2]。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诊断容易,当看到明显的菌丝时多可确诊[3],菌丝涂片或真菌培养检查亦可进一步证实。治疗外耳道真菌病应首先清除外耳道内的所有真菌皮痂和分泌物,尽量保持外耳道干燥,可局部用药治疗,一般不需要全身应用抗真菌药。扶严宁的主要成分为硝酸益康唑与曲安奈德,益康唑为抗真菌药,而乳膏中的曲安奈德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止痒及抗过敏作用,两药合并在一起可提高疗效,本组病例治疗有效率(94.8%)、真菌清除率(8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4.4%、6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扶严宁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有明显疗效,且对人体无毒性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1]Muglistan T.O'Donoghue Otomycosis:A continuing problem[J].J Caryngol,1985,99(4):327 -333.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26.

[3]黄造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6-117.

10.3969/j.issn.1674 -4985.2012.04.093

333200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

程炳文

2011-10-28)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真菌性外耳道奈德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耳朵进水了,三个方法巧解决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