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预防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2012-08-21马玉莲
马玉莲
颅脑损伤居全身各部位损伤中的第2位,仅次于四肢损伤,但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患者昏迷时间较长,机体抵抗力全面下降,易发生医院感染,增加病死率[1]。自2007年6月起,笔者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呼吸道感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10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7例。以5个月为时间段设对照组(2007年1~5月)和干预组(2007年6~10月),以避免组间干扰,其中5例因伤情过重在入院后24 h内死亡,共获有效资料82例,包括干预组40例,对照组42例。干预组中开放性颅脑损伤18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2例;对照组中开放性颅脑损伤22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0例。
1.2 方法 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加强病室管理
1.2.1.1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应安置在单独病室或重症监护室。本院所处地区以干燥气候多见,相对湿度低,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病区配备可移动的空气加湿器,以保持室内温湿度恒定,一般要求病房温度为22℃ ~25℃,湿度在60% ~70%[2]。
1.2.1.2 病房取消干式扫除,一律用湿式扫除,以减少空气中的染菌数。
1.2.1.3 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30 min,使病室空气中的细菌总数≤200 cfu/m2的卫生学标准,同时做好患者的防护。
1.2.2 严格患者管理
1.2.2.1 限制陪人,以减少空气中的染菌数,减少感染机会。
1.2.2.2 向家属宣传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促进他们主动自觉地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2.3 做好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1.2.3.1 不断对医护人员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教育和培训,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预防的重要性,杜绝医源性的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医院感染的发生。
1.2.3.2 严格卫生洗手,认真做好手的消毒。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部皮肤的清洁。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后,严格进行手的消毒。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数应符合≤5 cfu/cm2的卫生学标准。
1.2.3.3 医护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穿工作衣或隔离衣。必要时戴手套。
1.2.4 加强患者呼吸道护理
1.2.4.1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损伤患者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神经反应迟钝,以至呕吐物及血块滞留口腔,又因下颌松弛、舌根后坠等,极易造成肺部感染。因此畅通呼吸道是改善通气障碍,预防感染的根本措施[3]。笔者在干预组尝试采取间断湿化的方法,效果评价很好。具体方法是,在3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抗生素,如庆大霉素4万单位或氯霉素0.25 g和α-糜蛋白酶5 mg,每隔1~2 h从导管中注入气管内2~3 ml。注入后立即吸痰,吸痰后再注入0.5~1 ml湿化液。此法简单有效,但要注意及时吸痰,吸痰后在口鼻区,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处应用双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并更换消毒,每1 h更换一次,保持湿润。另外每隔4 h雾化吸入一次。叩背排痰根据痰液的多少可随时进行,以降低肺部感染机会[4]。
1.2.4.2吸痰操作的注意点 吸痰的目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特别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初12 h,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应及时处理。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前做好手的清洁与消毒,必要时戴手套,用无菌止血钳持吸痰管前端插入患者气道内,遇阻力后回撤1 cm开始抽吸,为防止颅内压增高及缺氧,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 s。操作后,用无菌等渗盐水抽吸冲洗导管,最好使用一次性吸痰导管,减少感染机会[5]。
1.2.5 合理使用抗生素 (1)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预防性用药。(2)定期送检痰标本,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3)使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使用安全、方便的品种。(4)护士必须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
1.2.6 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 (1)颅脑损伤急性期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伤后72 h宜采用肠外营养,每日补液量在1500~2000 ml之间。维持尿量每天在1000 ml以上,每日供应总热量在2000 kcal左右[6]。(2)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清楚后可经口进食。意识障碍者给予鼻饲。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4 h可开始进食,气管切开患者如无吞咽和意识障碍,术后4 h可以开始进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7年1~5月的有效资料42例,为对照组。其中开放性损伤22例,闭合性损伤20例。入院时无意识障碍者30例,有意识障碍者12例。施行气管切开术者2例,气管插管者3例,发生下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者10例。2007年6~10月的有效资料40例,为干预组,其中开放性损伤18例,闭合性损伤22例;入院时无意识障碍者32例,有意识障碍者8例,施行气管切开术后3例,气管插管者1例,发生下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者2例。见表1。
表1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院内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性疾病。颅脑损伤患者尤其术后患者,体质虚弱,卧床时间长,易患此病。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积极采取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可使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率(5%)明显降低。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率增高,患者死亡率增高。通过有效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可防止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护理人员应重视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家属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协助医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7]。护理人员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加强此类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强调病室消毒,患者管理,医护人员手部的清洁与消毒,杜绝医源性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1]史玉泉.实用神经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0.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4.
[3]陈哮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1.
[4]李晓燕,李凤君.开胸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2):26.
[5]陈吟卿.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0,7(2):29 -30.
[6]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8.
[7]李红霞,郭玉杰.ICU中多药耐药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8):2160 -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