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疝47例临床分析
2012-08-15殷四海呼勤
殷四海 呼勤
股疝47例临床分析
殷四海 呼勤
目的 探讨手术方式对股疝修补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来收治的47例股疝患者病例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 Mcvey疝修补术21例,应用网塞12例,腹膜耻骨肌孔覆盖法6例,腹股沟韧带上路修补法3例,腹股沟韧带下路修补法5例。7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认真细致的体检和熟悉术中解剖位置,可以减少误诊。根据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遗漏疝。
股疝; 遗漏疝; 疝修补术
股疝是腹壁疝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5%。临床上不罕见,但误诊较多,术中容易遗漏,造成术后“遗留疝”,引起早期复发,腹股沟疝同时合并有股疝更易漏诊。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2010年4月共收治47例股疝,误诊24例,误诊率达46.8%。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7例,其中男3例,女4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8岁,平均53岁。术前误诊24例,误诊为腹股沟斜疝13例,直疝3例,脂肪瘤2例,大隐静脉曲张1例,腹股沟淋巴结1例,腹股沟区囊肿1例,肠梗阻3例。行择期手术36例,急诊手术11例,其中肠坏死肠切除1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术修补方法:(1)Mcvey氏疝修补术: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肌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1]。(2)应用网塞的方法: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游离疝囊至颈部,将疝囊还纳后,把网塞从股管的外口置入,其外绝缘与股管环周围韧带组织缝合固定,不用平片,固定时注意不要损伤股静脉[2]。(3)腹膜前耻骨股孔覆盖法: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切开腹横筋膜,显露腹膜前间隙,将疝囊从股环拉出,使其成为直疝,将疝囊完全还纳后,用PHS或MK补片置入腹膜前间隙。上层补片置入腹外斜肌腱膜下方。(4)腹股沟韧带上路修补法: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切开腹横筋膜,将疝囊从股管拉回直疝三角,使其成为一个直疝,将腹股沟韧带与耻骨梳韧带缝合,不用补片。(5)腹股沟韧带下路修补法:不打开腹外斜肌腱膜,经腹外斜肌腱膜下方,将腹股沟真心与耻骨梳韧带缝合。
2 结果
本组47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5~120 min。其中Mcvey疝修补术21例(1例为嵌顿疝),应用网塞12例,腹膜耻骨肌孔覆盖法6例,腹股沟韧带上路修补法3例,腹股沟韧带下路修补法5例。其中5例术中显露腹股沟管外环及卵圆窝时才确诊为股疝,疝内容物分别为大网膜、腹膜外缘。高位结扎疝囊后行Mcvey修补法,其中6例术前与术中未发现股疝,按腹股沟直疝或斜疝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短期内复发,时间1周~半年,考虑为术后遗漏股疝,采用腹股沟韧带下路网塞修补痊愈。另外1例患者先诊断为斜疝,第一次手术施行疝修补,术后3 d复发,1个月后二次手术,诊断为股疝,采用腹股沟韧带下路网塞修补后治愈。
3 讨论
3.1 股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疝囊通过股管,经股环自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女性骨盆大,联合肌腱和腔隙韧带较薄弱,以致股管上口宽大松弛而易发病。妊娠是腹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在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对着股环上口的腹膜,被下坠的腹内脏器推向下方,经股环向股管突出形成股疝。疝块进一步发展,即由股管下口顶出筛状板而至皮下层。疝内容物常为大网膜或小肠。由于股管几乎是垂直的,疝块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且股环本身较小,周围又多坚韧的韧带,因此股环易嵌顿。在腹外疝中,股疝嵌顿的最多,高达60%。股疝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疝块往往不大,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表现一半球形的突起。平卧回纳内容物后,疝块有时不完全消失,这是因为疝囊外有很多脂肪堆积。由于疝囊颈较小,咳嗽冲出感也不明显。易复性股疝的症状较轻,常不为患者所注意,尤其是肥胖者更易疏忽[1]。本组资料中股疝误诊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股疝多无典型腹外疝的特点,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初期仅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疝内容物较少时,无明显症状,容易与腹股沟疝或腹股沟囊肿相混淆;股疝疝囊外侧有较厚脂肪组织,疝囊还纳后,脂肪组织不能消失,易误诊为脂肪瘤。(2)检查不细致,术前诊断不严谨,鉴别诊断不熟悉。以腹股沟韧带为界,股疝肿块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下方,耻骨结节的外下方,而腹股沟肿块则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肥胖者因不能清晰地触诊腹股沟韧带而将股疝误诊为斜疝。(3)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全面的了解分析,满足于表象诊断而致误诊,忽视了并存股疝的可能。(4)疝内容物发生急性嵌顿或出现梗阻症状时,又易掩盖局部症状。对老年患者,特别是较胖者有急性腹痛及肠梗阻、腹膜炎体征时,应检查卵圆窝,以排除股疝的可能。
3.2 手术方式的选择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手术是治疗该病唯一有效的方法。其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更新,目的就是要降低疝术后的复发率[3]。股疝嵌顿发生率较高,明确诊断后要及早手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术组共可采用5种方法:Mcvey氏疝修补术、网塞疝修补法、腹膜前耻骨股孔覆盖法、腹股沟韧带上路修补法、腹股沟韧带下路修补法。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5-396.
[2]申英末,陈杰,王振军.普理灵疝装置在股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12):879 -881.
[3]钱海鑫.外科主治医师手册[M].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0-38.
10.3969/j.issn.1674 -4985.2012.04.090
236413安徽省临泉县长官中心卫生院(殷四海);安徽省临泉县中医院(呼勤)
殷四海
2011-11-25)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