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赵寅辰:我只是一个“店小二”
2012-08-15本刊编辑部
中国商人:与全国其他同类型行业协会相较,海促会无论是规模、影响力、人脉资源、融资能力等在业界都有很高的声誉,海促会有什么特别之处?
赵寅辰:这要从海促会的发展历程来看。1993年,海促会在各方面支持下成立。尤其是与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第一任会长是时任山东省副省长的郭长才同志。第二届、第三届,到了今天的第四届都是省领导出任会长。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领导,无论是实战经验还是人脉资源在当时都屈指可数。建会之初,一大批具有丰富经济工作经验的各委办厅局担任重要岗位的领导同志也积极投身海促会建设,这使得海促会一开始就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运作,为日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商人:时势造英雄,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赵寅辰:正是。当时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倡经济要走出去,花大力气发展外向型经济,海促会在此背景下成立,可谓得天时。此后,随着社会影响的逐渐扩大,海促会的队伍也愈加壮大,不少在国家和山东省领导岗位上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应邀出任海促会高级顾问。先后有200余位厅局领导、企业家及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应邀担任海促会副会长、顾问、咨询专家,那真是一个龙象成群的时代。
中国商人:海促会主要为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赵寅辰:前十年基本上面向海外。以海外交流、融资立项、学术研讨、事务代理四大内容为主要任务。后十年在兼顾海外的同时,也开始着眼于国内。为会员企业、为各地商会及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协调会员单位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涉及到需要地方政府协调时,时常出面协调双方的关系。有时,会员单位业务做大了,要扩张,扩张就要新开发疆域,甚至在省外建立新的业务场所、连锁机构等,这时海促会也出面协调各方利益。此外,一些大集团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与海外接轨的能力,各自成立了自己面对海外业务的部门,我们也渐渐淡出了这一块。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商会多了起来,人员的更替也很频繁,这些多多少少都影响到了协会的发展。
中国商人:目前有多少家会员?
赵寅辰:现有2200余家会员单位。包括济钢集团、莱钢集团(现在都整合在山东钢铁集团)、中国重汽、黄金集团、将军集团(现在叫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分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浪潮集团、青啤集团、东阿阿胶集团、山水集团、山东商业集团、山东铁通等,遍及山东全境。
中国商人:据说很多企业受益于海促会,一些会员单位借助于海促会的平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具体数据吗?
赵寅辰:直接或间接扶持起来的企业有200多家。当然,这些企业能成长为今天的业界翘楚,主要是得益自身强大的创新能力,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但也与我们全心全意为其服务、为其呐喊助威有关。
中国商人:听说还创办了一份报纸?
赵寅辰: 1993年10月28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经山东新闻出版局批准,由海促会主管、主办的《经济促进报》正式创刊,我是第一任总编。创刊号上,时任山东省副省长宋法棠同志发表了题为《抓住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奏出发展经济的最强音》的文章,进一步明确了海促会未来发展方向。有了这份报纸,等于海促会有了一个宣传阵地,有了一个展示会员企业风采、企业家个性的桥头堡。《经济促进报》的问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欢迎,几度发行破百万份纪录,覆盖山东全境,三株、海尔等企业就是在这个时期脱颖而出,《经济促进报》强大的发行能力为这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引起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很多企业借助这张报纸走出了山东,最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2年,更名为《财富时报》。改版后的《财富时报》更贴近企业家,更具有时代气息。
中国商人:报纸的创刊与运行大大促进了海促会自身的发展。
赵寅辰:任何事情都一分为二。
创办《经济促进报》之初,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协会的大量人才都流向了报社。人才的流失最终造成了协会工作上的被动,并影响到了对会员单位的服务质量。后来,我们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及时采取了措施,这才使局面有所好转。
中国商人:与海外合作的情况又如何?
赵寅辰:海促会前后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家工商企业财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友好往来4000多人次,互推项目2000余项,提供信息、资讯数万条,直接引进外资数十亿美元。先后成立了六个分支机构:国际贸易工作委员会、国际名牌产品交流工作委员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山东省海外经济技术发展公司等,利用自身信息广、渠道多的特点,积极联络国内外客商、海外财团,为会员单位招商引资,并组织省内外企业家和相关专家赴国外考察、洽谈业务,开展项目和产品推介,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代理等,为山东企业走向海外,了解西方游戏规划,与世界接轨起到了桥梁作用。
中国商人:海促会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协会,这种个性体现在哪些地方?
赵寅辰:与其他传统商会相比,海促会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沉淀了许多齐鲁历史文化在其中。山东人本身就爱讲义气,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就诞生在这里。既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鲁商起源于东周,是中国最早的商帮之一。发展到今天,鲁商又注入了许多新的时代因素。很多企业家本身就是饱学之士,这种融入了血脉中的文化传统,使得海促会在成立之初就显得与众不同。大气、恢弘、饱学、多才,这种人聚集到一起,自然就会迸发出不一样的光芒。
与传统商帮相比,海促会一开始就将自己融入到了国际化大潮中,彻底打破了传统商帮地域划分的概念。经济的腾飞与文化底蕴的有机结合,造就了一大批富有山东地方特色的新时代儒商,像张瑞敏(海尔)、季缃绮(商业集团)等都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他们的加盟反过来促进海促会必须搭建更高、更广阔的平台来提供给会员单位。这可能是海促会的一大特色吧。
中国商人:海促会作为一个地方性商会,缘何与境内鲁商甚至国内许多商会都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赵寅辰:海促会虽然立足山东,但目标却面向海外,长期的海外拓展,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以及许多国家商业团体的密切联系,自然在国内同行中形成了自己的地位。还有一个原因,由于改革开放之初,信息没有现在这样发达,人脉资源就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海外资源。很多企业要走向海外,没有人引路往往就会吃哑巴亏。海促会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时间一久,就形成了自己的圈子与影响力。
中国商人:听说晋商开全国性大会,每次都要邀请海促会参加,有这回事?
赵寅辰:有的。晋商开全国性会议,经常请我们参加,2008年在天津召开全国晋商联谊会,我们就是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的。其他徽商、闽商也都是这样,海促会在同行中,应该是与全国各地商会保持联系较为密切的了。尤其在北京我们只要去就会经常聚聚,我们都是哥们嘛!
中国商人:听说一些商人在外地遇到了困难,或者说外地山东籍商人回到本地,只要他们遇到难题,往往第一个就打电话给海促会,这样是不是给你们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赵寅辰(摆了摆手):这不是压力,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信任。他们(指山东商人)在外地遇到了难处,找你,那是对海促会莫大的信任。我们不过就是打打电话,联络联络人,找找对口单位解决问题,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关乎到他们能否在当地立足,企业能否走出困境,一家人能否生存的大问题,这不是小事。至于外地商人回到山东,找我们办点事,那再正常不过。我们长期在山东经营,自然有一些优势。大到企业融资、立项、协调与地方政府关系等,小到人员接待、宾客用车等都来找我们,甚至孩子入托、上学、毕业分配工作都来找我们,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不找你找谁?!(笑)
中国商人:你们成了天下鲁商的家了。
赵寅辰:2011年元月,在海促会年会上,河北山东商会作为代表就送给海促会一块匾,上书四个大字:“鲁商之家”。这既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同时也是一种鞭策。
中国商人:你经常对会员讲“要当好店小二”,怎么理解这个角色?
赵寅辰:海促会只是一个平台,一个为会员、为企业、为商会、为政府服务的平台,在这个繁杂的平台上,我就是一店小二。其实,当好这个店小二也非易事。只有你真正把企业家装在心里,真正把企业家当兄弟、当哥们,你才能服务好企业,才能真正做到广交朋友,真正成为会员心目中的鲁商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