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宣教工作中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2012-08-15吴新会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公共关系博物馆工作

吴新会

(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 河南 南阳 473000)

博物馆是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是社会公益事业文化教育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文明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新的课题摆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面前。面对挑战,博物馆需要从基础的思想观念到工作的形式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宣教工作可以说是博物馆事业的重要核心和前台,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博物馆宣教工作?下面,试以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和公共关系的信息咨询和宣传服务功能,来谈一下公共关系在博物馆宣教工作中的运用。

一、公共关系在博物馆宣教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公共关系”,也称为“公众关系”。它既是一种传播,还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是现代社会的综合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繁荣,公共关系的社会作用也日益增强,逐步成为现代组织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经营管理功能和手段。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它可以影响企业的兴衰成败。对博物馆宣教工作而言,公共关系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首先,博物馆宣教工作中的公共关系是社会公众了解博物馆的主要渠道。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社会公众从公共关系方式中,通过听、看等感官接触博物馆,最后形成对博物馆较完整的认识。同时,公共关系还是联系博物馆和社会公众的重要桥梁。博物馆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优良服务等公共关系手段,吸引公众来博物馆参观学习。观众从博物馆的各种宣传和服务中了解和认识博物馆,并从博物馆中获取新的知识。

其次,公共关系是发挥博物馆功能的重要方式。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越来越高,生活内容也日趋丰富,这种形势对于博物馆来说,既是一种机会,又是一种挑战。博物馆宣教工作必须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改善自身形象,提高自身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才能充分实现博物馆的教育、研究和欣赏功能;再者,公共关系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宣教工作的唯一出路。作为博物馆这种公益性社会机构的重要核心,宣教工作的发展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直接影响到博物馆事业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瞬息万变的形势发展。所以,宣教工作必须通过改善自身形象、扩大对外宣传、协调各方关系等公共关系方式来服务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公共关系不仅仅是博物馆当前运作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宣教工作也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在文化发展中提高自己。只有保持公共关系的长期性,博物馆才能不断给社会公众创造出一种新鲜感,保证博物馆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二、公共关系的功能在博物馆宣教工作中运用

今天公共关系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公共关系的管理目标是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完善舆论、塑造形象和优化环境。就博物馆宣教工作中公共关系的功能来说,主要体现在信息咨询和宣传服务功能上。

(一)博物馆宣教工作中公共关系的信息咨询功能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而且观众的求知需要、审美情趣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为了使宣教工作能够跟得上这种变化,就需要运用公共关系的信息咨询功能,来对游客及社会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并把对游客和社会环境的调查作为宣教工作以后开展工作的基础。调查的内容包括游客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参观目的、兴趣和参观后的感受,甚至可以走出去,倾听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乃至宣教工作的看法和要求。不同的游客到博物馆参观的目的、要求、兴趣都是不同的。一般的游客来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欣赏或为了求知;有些是为休息游玩或陪同亲友;有些是集体组织进行观光,参观时他们大多不求系统详细,而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还有的是幕名而来,专门参观一些有影响的景点和展品,以满足好奇心;而学生们到博物馆参观,大多是为了配合课堂所学,增加感性认识;还有一些是专业工作者或某些方面的爱好者,他们参观较为认真仔细,对博物馆工作有较高的要求。当然,调查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参观的人群中,还应扩大范围,对社区居民和潜在的观众进行调查和分析。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观众的构成和需求,探讨观众文化需求的变化趋向和欣赏心理。根据调查获得的信息,将有价值的观点、意见提供给研究和决策部门,从而在制订以后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时,做到有的放矢,使宣教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同时,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也可以搞横向联系,加强交流,互通信息,促进共同发展,使宣教工作更能适应游客的需求,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博物馆宣教工作中公共关系的宣传服务功能

公共关系的宣传服务功能,即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提高博物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说,公共关系的宣传服务功能是宣教工作中最重要的内涵,也是宣教工作最主要的任务。

1.从陈列、展览等内部硬件基础设施上来讲。

陈列展览是衡量博物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直接影响博物馆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说博物馆要求有高水平、高品位的陈列展览。基本陈列关系到博物馆长远的基本建设,除了充分调动、发挥本单位美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还应广泛听取社会上各方面的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对布展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审慎决策。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发展,对基本陈列进行一些恰当地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时期观众的欣赏心理和需求。此外,临时展览是博物馆活力的体现,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工作内容,也可以满足观众多方面的需求。

在重视陈列展览工作的同时,要注意配套设施的建立健全。例如在精心布展、讲解宣传的同时,可以设立宣传橱窗,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对馆藏的文物和其它内容进行宣传。还要积极向观众推荐有关本馆文物和陈列的书籍、图册等文字资料,观众便拥有了关于博物馆的永久性资料,无形中把博物馆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带到社会各界,扩大了博物馆的宣传效果。

2.从博物馆宣教实现的方式上来讲。

运用各种现代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是博物馆宣教工作的重要手段。博物馆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来宣传自己。

首先,最常用、最直接的宣传方法,就是讲解人员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没有精彩的解说,多数观众无法从陈列的形式和文物表面看出它们所具有的内涵,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就影响了宣传效果。若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可以引导和启发观众了解文物的名称、用途、质地、造型、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既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第二,发挥现代科技优势,进行全方位宣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声、光、电结合的高新技术也被运用到宣传方法中,这些方法补充了口头讲解的不足,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让观众在欣赏和享受的同时受到了教育和启迪。

第三,文字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宣传方式。通过传播与本馆文物有关的书籍、手册、画报、纪念刊物等,使宣传的效果更有深度,资料性更强,保存价值更高,宣传的影响周期也更长。

第四,举办巡回展览,扩大宣传。在做好馆区范围内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要主动出击,占领社会阵地,把宣教工作做到工厂、部队、学校、单位去,甚至组织全国的巡回展览。

第五,通过新闻媒体及户外广告加强宣传效果。在信息时代里,新闻媒体的发展最为迅猛。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媒已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以针对不同的传媒采用不同的宣传方法,如在报纸上撰写介绍本馆的文章;邀请电台、电视台记者对本馆文物、事迹及重要活动进行报道;还可以为电影、电视台文化节目提供背景资料等。户外广告和海报也是很好的宣传方式。

第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许多网上博物馆应运而生,使博物馆在这个数字领域又开辟了全新的宣传阵地。

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对于内地的文博事业来说,它的发展还不太景气,这就需要博物馆在发挥其自身优势的同时,结合宣教工作中公共关系的运用,扩大影响,引导观众到博物馆来参观体验,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博物馆事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实现其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

参考资料:

[1]博物馆通讯.

[2]博物馆研究论文选.西北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公共关系博物馆工作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博物馆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不工作,爽飞了?
露天博物馆
选工作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