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科学化的初步探索

2012-08-15励东升

党史文苑 2012年2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列宁

励东升

(中共象山县委党校 浙江象山 315700)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列宁对于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一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初步探索,在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了一些实效。由于指导思想、由革命获得执政合法性来源和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等方面的相通性,这些探索成就对于新形势下我党如何更好地认识、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从而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在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方面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沙皇统治时期,面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后经济派利用党内组织涣散和思想混乱状况公然否定革命理论指导作用从而在实践中把工人运动变为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尾巴,以及党内部分同志醉心于最狭隘的实际斗争而轻视理论指导作用的情况,列宁就明确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体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并深刻阐述了党的基本任务就是把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对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而言,由于刚刚建立,对使运动离开正确道路的危险的其他派别的错误思想的清算还远没结束,同时党又担负着资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双重革命任务,因此用革命理论武装全党是决定党的命运的关键;而且党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开展无产阶级运动的经验教训,“简单了解这种经验或简单抄袭别国最近通过的决议都是不够的”,而必须用“批判的态度来看待这种经验,并且独立地加以检验…为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有多么雄厚的理论力量和多么丰富的政治经验(以及革命经验)”[1]。此后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列宁又与以马尔托夫等人为代表的机会主义分子进行了坚决斗争,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成熟奠定了牢固的思想、组织和策略基础。

共产国际建立后,针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的“左”和“右”两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列宁又提出了决不能忽视与小资产阶级革命性,即“左”派幼稚病,作斗争,并着重分析了“左”派幼稚病的特点、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要坚持教条式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我们并不苛求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的一切具体情况。这是痴想。我们只知道这条道路的方向,我们只知道引导走这条道路的是什么样的阶级力量;至于在实践中具体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万人开始行动以后由千百万人的经验来表明”[2]。在批判“左”派幼稚病过程中,列宁阐明了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指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要“在运用共产党人的基本原则(苏维埃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时,把这些原则在某些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于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战胜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和左倾学理主义,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时候,都必须查明、弄清、找到和把握住民族的特点和特征”。[3]

二、在坚持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方面

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结构完整、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来管权、管事、管人,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列宁始终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在完善党代会制度、党内监察制度,推进党政分开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并把民主集中制明确确立为党的组织生活根本原则。

早在1906年,俄国还处在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列宁就已明确提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这就是说,全体党员选举负责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问题,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4]。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在俄共(布)九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党的建设的当前任务》的决议,提出了一系列落实党内民主的举措[5]:首先,要在党内实现平等,“根本反对按照任何其他标志(上级和下级、知识分子和工人、民族标志,等等)来区分党员”;其次是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必须进一步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普通党员能够参加代表会议和全体会议旁听”;再次,完善监督机制,“在党内生活中更广泛地开展对党的地方机关和中央机关的批评……应当创办能够更经常更广泛地批评党的错误、并能在党内进行一般批评的报刊”;最后,坚决禁止在党内压制不同声音,不容许采取任何压制手段对待那些对党所决定的某些问题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俄共(布)十大通过的《党的建设问题》决议进一步指出[6],随着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必须由“战斗命令制”转向“工人的党内民主制”,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党内一切机关都要实行普遍的选举制、报告工作制和监督制,党内一切最重要的问题在党的决议未通过之前都要进行广泛讨论,集体制定;经常性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大会讨论重要问题;党的舆论对领导机关工作进行经常性监督;有关党委会要向领导机关和下级组织经常性报告工作。而到了晚年,列宁为防止党的分裂,增强领导层的稳定性,提出要增加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人数,并从工人和农民中选拔新的监察委员,出席平均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的中央全会,与中央委员享有同等权利。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决策机制上强调少数服从多数,在领导原则上强调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为了处理工农国家的事务,必须实行集体管理制。但是任何夸大和歪曲集体管理制因而造成办事拖拉和无人负责的现象,任何把实行集体管理的机关变成清谈馆的现象,都是极大的祸害”,所以“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实行集体管理都必须极严格地一并规定每个人对明确规定的工作所负的个人责任”[7]。1905年12月,列宁主持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指出:“代表会议确认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不容争论的”[8]。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首次将“民主集中制”原则明确写入党章。1919年召开的俄共(布)八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组织机构的指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要定期每年召开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要每三个月召集党的各省委员会和各首都委员会的代表举行一次党代表会议,每月向党的各省委员会和各首都委员会分发一次各自的活动的报告。[9]

在完善党代会制度方面。列宁指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应当是代表大会,即一切享有全权的组织的代表的会议,这些代表作出的决定应当是最后的决定”,为此,“党的中央机关 (或党的各个中央机关)的选举必须是直接选举,必须在代表大会上进行…党的一切出版物,不论是地方的或中央的,都必须绝对服从党代表大会,绝对服从相应的中央或地方组织。”[10]在列宁的倡议下,党的三大通过的新党章中规定“党的最高机关是党代表大会。代表大会由党中央委员会召开,每年一次”[11]。从1918年到1923年,俄共(布)共召开了六次代表大会,和45次党中央全会。

党内监督制度方面。列宁主张要增加监察机关的职权并保持其最大限度独立性。为此,各级监察委员会应由党内最有威信的同志组成,并与同级党委平行,由党代表大会选出,享有同等权力,监察委员会的决议,本级党的委员会必须执行,而不得加以撤销;同时,监察委员不得兼任其他党政职务,他们应该“‘不顾情面’,应该注意不让任何人的威信…来防碍他们提出质询,检查文件,以至做到绝对了解情况并使各项事务严格按照规定办事”[12]。在列宁的倡导下,1920 年俄共(布)设立了自己的监察机关。俄共(布)十大通过的《关于监察委员会》的决议进一步指出:成立监察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党的统一和威信,任务是同侵入党内的官僚主义和升官发财思想,同党员滥用自己在党内和苏维埃中的职权的行为,同破坏党内的同志关系、散布毫无根据地侮辱党或个别党员的谣言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破坏党的统一和威信的流言蜚语的现象做斗争。[13]

推进党政分开方面。列宁首先强调了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地位。在这个前提下,党必须正确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列宁指出:党是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先锋队,苏维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是国家机关;党的职能是领导,苏维埃的职能是管理;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大政方针、方向领导,苏维埃的管理是在党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去实现党的既定目标,发展经济、保护人民、打击敌人。因此,“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独立负责精神,党的任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干预。”[14]具体来说:“党应当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范围内来贯彻自己的决定”[15],党应当通过干部的任命和调动来实现组织领导,党应当通过国家机关中的党组织(党团)活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具体领导。

三、在坚持用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方面

要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就必须继承发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党所积累的成功方法。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主要涵盖坚持群众路线和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来进行,以及制度建党的党的建设的成功方法。

首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时期,针对马尔托夫等人诬陷布尔什维克想以脱离群众的密谋集团来代替党组织,列宁就明确指出“要成为社会民主党,就必须得到本阶级的支持”[16],而广泛的地方党组织以及众多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党员群众则是获得支持的重要保障。20世纪20年代,西欧新成立的部分共产党的“左派”共产党人,将小资产阶级革命狂热带进了无产阶级运动,实行脱离群众的错误战略,为此列宁专门撰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同广大劳动群众,首先是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但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无产阶级政党要“学会把领袖和阶级、领袖和群众结成一个整体,结成一个不分离的整体”[17];因此党要实行正确的政治领导,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而最广大群众根据切身经验也确认其正确。执政之后,列宁更是特别警示所有党员“对于一个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对于一个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来领导一个大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18]。为此,党要敢于揭露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并学会改正,破除骄傲自大情绪;党在制定大政方针时一定要具体分析实际情况,正确表达群众意愿,破除主观主义思想;党要动员和组织人民参与管理和监督,要定期召开工农群众的全体会议,定期收集所有负责的公职人员向工农群众所做的工作报告,为广大群众提供批评和建议的有效渠道,坚决与各种官僚主义现象做斗争。

其次,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来进行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19],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因此经济发展是最大的政治,“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削者以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0]。因此,全体党员一定要给自己提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任务,同时要把“精通生产的全部情况”“懂得现代水平的生产技术”和“受过一定的科学教育”作为吸收执政党党员的重要标准。

严格意义上来说,由于领导执政的时间较短、实践不足,列宁对于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探索,还只是初步的,没有形成系统的思路,很多也没有付诸实践来检验和完善。因此科学化程度显然也不足。但这毕竟是基于实践的对于探讨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规律的第一次尝试,列宁同时也对执政条件下诸如如何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如何构建科学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如何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问题,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回答。传承这些宝贵财富,对于解决好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考验下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这个党建课题,进一步深化对于三大规律的认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列宁全集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3.

[2]列宁全集第 3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11.

[3][17]列宁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0,160.

[4]列宁全集第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49.

[5][9]吴建伟.列宁关于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思想及启示[J].理论界,2010,(4):24.

[6]卢先福,赵云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126.

[7]列宁全集第 3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1-42.

[8][11][15]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 1 分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19,103,571.

[10]列宁全集第 1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54-155.

[12][14]列宁全集第 4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77,64.

[13]郑权.列宁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思想的开拓[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9):30.

[16]列宁全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58.

[18]列宁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72.

[1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20]列宁全集第 3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68.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列宁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 FEATURES OF THE TALE OF THE INCOMPARABLE PRINCE
我给小鸡起名字
抉择
人民出版社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