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五种意识”让涉纪信访工作深入民心

2012-08-15中共沁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原健

支部建设 2012年27期
关键词:民心信访工作作风

■中共沁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原健

强化“五种意识”让涉纪信访工作深入民心

■中共沁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原健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反腐倡廉斗争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神圣职责。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应牢记为民宗旨,强化“五种意识”,让涉纪信访工作深入民心。

一、强化大局意识。必须进一步认清做好涉纪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这项工作抓得好不好、成效大小,将直接影响发展步伐的快慢,影响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影响社会稳定、人心向背。因此,必须自觉地将其视为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树立做好这项工作就是为大局服务的根本指导思想,把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要求上,全面把握反腐倡廉斗争的部署和要求,把推动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最大需要,千方百计服务和谋求经济发展大计,认真履行职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强化责任意识。信访问题说到底是责任问题,要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强化“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努力调动各级干部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好领导包案和接待信访工作责任,主动贴近群众,直接面对举报人,倾听群众的呼声,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问题。要严格执行信访举报工作责任制,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机制体系,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由于工作失职,引发群众越级上访,造成较大影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不仅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三、强化作风意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信访举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在接访中必须学会换位思考,把群众的信当家书,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始终以满腔的热情、真挚的感情来对待每位上访群众,以自己诚恳的态度、细致的工作、耐心的解答,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结合目前省纪委正在开展的“下基层、转作风、抓信访、促稳定”活动,领导同志更要充分发扬亲历亲为、务实高效的作风,对一些特别重大紧要的涉纪信访,一定要亲自接访,亲自过问,亲自研究,亲自解决问题,以最大的诚意狠抓落实,抓紧落实,取信于民。

四、强化效率意识。处置信访问题,如果时间拖得长,结果再好,群众也会不满意,效果也会打折扣。对待信访问题,反应快慢、出手早晚,最能体现党委、政府的态度,最能反映干部的作风。对于关系民生、重信重访的易查易结案件,要快查快结,做到“六快”:快登记、快分流、快初核、快查办、快处理、快答复,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群众稳定在当地;对不符合政策或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答复,做好解疑释惑、教育疏导工作,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办。

五、强化法律意识。涉纪信访工作的核心是信访主体反映的案件或与案件相关的事项,其中必然要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要最终妥善处置这些问题,达到息诉罢访之目的,也必然地、惟一地需要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解决。因此,牢固树立依法依纪依照政策办案的观念,一切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政策为准绳,以信访问题分类处理为抓手,使一批诉求合理的案件依法得以办理,一批无理上访案件得以平息,一批群众确有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照有关规定得以妥善解决,一批借上访为名破坏社会秩序的案件得以处理。

猜你喜欢

民心信访工作作风
现阶段国企信访工作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党心民心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新时代提高基层信访工作水平的路径研究
代表连民心 绘出新画卷
做好基层信访工作 共建平安家园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
让民心工程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