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
2012-08-15孙忠焕
□ 孙忠焕
本期专题/政协的人民性
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
□ 孙忠焕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凸显了党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明确了新形势下我们党和国家必须进一步坚持的“人民性”价值取向。人民政协事业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人民性是人民政协的本质属性和履职要求所在,也是新形势下政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客观需要。
一、人民性是人民政协的首要属性
人民性揭示的是一种价值态度、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否承认和尊重人民的历史地位,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否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判断一个政治组织是否具有人民性的根本标准。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和组织的共同属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正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并在《神圣家族》中指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他还强调,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这一系列论述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是由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政治制度都以人民性为依归,强调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贯穿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人民性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国家政权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广泛体现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制度体系中,广泛体现于包括人民政协在内的党和国家组织机构之中。评价和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根本一条就是看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决定了人民性是人民政协的首要属性。人民政协,顾名思义就是“人民”+“政治协商”,即人民的政协。人民政协的成立,是全国人民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成立之初就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早实现形式,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从人民政协的性质看,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三句话的性质交集于人民,人民政协是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组织,是人民协商议事的重要机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体现了我国不同党派团体、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追求。从人民政协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看,团结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人民政协因全国人民大团结而产生,依靠全国人民大团结而存在和发展,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基本工作任务,具有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这决定了人民政协要坚持团结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多做团结人、凝聚人的工作。同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有序参与政治的重要渠道,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较好地体现了人民性和民主性。从人民政协的职能看,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的权利由人民赋予,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一切政治权利来自人民,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每项工作都要以服务人民为归宿,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政协扩大社会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好政协的社会意见和群众利益表达功能,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基础;着力完善利益协调与综合机制,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环节;大力开展民主协商和监督,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工作保证;努力开展团结联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前提。所以,人民政协的根基在人民,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政协事业的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评价政协工作的主体是人民,没有人民群众的肯定,政协就会失去应有价值。
二、人民政协人民性的基本特征
与我国党的机构、权力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等组织相比,人民政协的人民性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联系群众的广泛性。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由过去四个阶级联盟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发展成为由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政协是由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参加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具有广泛的人民性。首先表现在政协组织团结的人员十分广泛,人民政协既要广泛团结包容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宗教、各阶层的代表人士,还要囊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人士,使社会各方面人士通过政协更加广泛地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望和诉求,更加广泛地保证社会各界人士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其次表现在政协联系的面和民主渠道广泛,政协全会、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委会会议,以及调研、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经常性工作,都是广泛联系社会方方面面人士的渠道,是他们在政协组织中有序开展政治参与活动的重要载体,形成广泛的共识性,有利于形成人民大团结、大联合的良好局面。
尊重群众的包容性。在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目标的思想政治基础上,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及各族各界人士在具体利益上、信仰上、观念上有许多差异和不同,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首先,人民政协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党派人士,包容大家在思想信仰、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共同的大目标下求大同、存小异,在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共赢,真正体现“和而不同”。其次,人民政协的组织性质决定了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能够包容不同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之间利益上的差异,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特殊群体的个体利益的结合点,促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方面的利益诉求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得到充分表达。在具体会议和活动中,既能听取和反映支持、赞同的意见,也能听取和反映不同的、批评的意见,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
协调群众的超脱性。李瑞环同志曾对政协定位“非官非民、亦官亦民”,强调的是政协位置的超脱性,这是政协的优势所在。人民政协是四套班子之一,但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也不是行政管理机关,这种位置的高层次性和超脱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同于人大和政府机构的作用。在汇聚和表达民意方面,人民政协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比较客观公正,较少受部门或地区利益的局限,能从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共利益的角度,超越GDP、财政收入、利益纠葛的指挥,敢于讲真话说实话,反映问题比较真实,提出的建议比较客观,形成的意见能够更好地照顾到各方面的看法、各方面的利益、各方面的诉求,使党和政府及时了解不同方面真实的愿望和要求,实现民意输入与政策输出的良性互动。在做群众工作方面,政协位置超脱,不是处理矛盾的利益相关方,能够以客观中立的立场协调民众之间、官民之间的利益矛盾,同样的话由政协去说,群众更容易接受,同样的工作由政协去做,效果可能就不一样,这也是被实践所证明的。
做群众工作的协商性。毛泽东同志指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咒骂,也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枪,只能用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一句话,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强调的就是要用协商的手段、商量的办法、民主的方式去做群众工作。中央〔2006〕5号文件明确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包括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基本形式。从本质上看,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都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其作用也是互补的。但选举民主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发扬民主仅靠选举民主是远远不够的。协商民主以平等对话、协商交流的方式去化解人民内部分歧,增进群众共识,操作程序简便,使用范围广泛,实际效果也好。而且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柔性民主,既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又能照顾少数人的意愿,在表达利益诉求、做群众工作等方面更具有独特优势,更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新形势下,各类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交织渗透,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仅靠政府权威、行政手段或选举方式难以奏效,只有注重协商的途径和手段,促使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个人、政府部门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开展平等对话、沟通、协商、协调,才能协调好社会关系,形成社会共识,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这就要求政协工作始终突出人民性,坚持群众观点,站在群众立场,积极运用协商、疏导的看家本领和办法,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
三、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力完善人民政协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机制
完善政协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是人民政协突出人民性,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做到履职为民的客观需要。人民政协成立60多年来,坚持人民性,密切与各方面群众的沟通联系,积极主动地做群众工作,努力使政治协商成为民意进入决策程序的重要渠道,使民主监督成为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的有效方式,使参政议政成为促进群众利益实现的重要过程,在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主、履职为民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工作,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社会阶层、就业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巨大变化,政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对照新的形势和任务,人民政协的群众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如政协联系群众的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政协联系群众的面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政协联系群众的方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政协联系群众的工作载体有待于进一步创新等,所有这些都涉及到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和优化政协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问题。
2011年,中央办公厅转发的《全国政协党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中办发〔2011〕16号)强调:“认真总结政协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逐步完善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界别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努力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意见诉求的重要渠道,成为党和政府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重要方面,发挥政协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突出政协的人民性,不断完善政协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积极探索完善人民政协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的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突出重点,完善举措,敢于创新,切实为人民群众建好言、代好言、立好言。
1. 大力完善政协联系社会各界群众的工作机制
人民政协由各界别组成,政协委员来自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各宗教,政协组织、界别和委员首先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群众的联系,通过创新联系方式、拓展联系载体,反映和表达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方面的愿望和诉求,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开设政协信箱。设立政协信箱是保持政协组织与各界群众经常性沟通联系的可行通道,也是增强界别和委员与群众方便快捷对话交流的有效方法。通过探索设立政协主席信箱、界别信箱、委员信箱等方式,开通联系电话、联系传真和电子邮箱功能,并向全社会公布政协信箱的联系信息,方便群众联系政协和界别、委员,反映他们的问题、愿望和诉求,从而建立起政协与社会各界群众经常性联系渠道和机制。政协信箱应作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成为政协联系各界群众的重要桥梁,可与信访、市长公开电话等部门加强协调,详细记录和跟踪反馈群众来信来电情况,推动界别和委员与各界群众畅通联系,更好地了解各界群众的需求,反映群众的意愿,协调群众利益关系,担当民情倾听者和民意反映者的角色,尽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尝试界别和委员联系社区(村)的做法。社区(村)是各界群众的积聚地,是民情民意民求的发源地。开展政协界别和委员联系社区(村)的尝试,是缩短政协与各界群众空间和心理距离的有力举措。具体做法可采取“网格化”和“属地化”两种模式。“网格化”模式,是由政协组织对城市社区、乡村进行统筹分配,安排有关界别和委员对社区(村)进行一对一的结对联系。结对联系的社区(村)公布政协界别和委员的联系方式,凡是群众有需要都可以与其联系,同时界别和委员经常主动进社区、进乡村,密切与群众的感情联系,深入了解情况,把政协视角和群众视角结合起来,为社区群众解疑释困。“属地化”模式,主要考虑政协委员的生活社区(村)背景,把委员与其所生活的社区(村)群众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彼此相知、容易沟通和及时了解情况,优点比较明显,但不足之处是有些社区可能没有政协委员或者委员数量很少,不利于实行这一做法。但两种模式都是界别和委员联系社区(村)的现实选择,具体运转中可以在社区(村)探索建立界别和委员联系点,建立委员接待日,从社区(村)建立发展政协信息员、联络员,把群众关心的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物业、交通等问题中一些最真实、最原始、最迫切的声音反映上来,通过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上升为政协常委会议、民主议政会、民主监督的议题开展专题议政,促进民生工作的开展。
探索完善委员工作室。政协委员是政协的主体,也是政协联系群众工作的主体力量。选择一个公众周知的合适地点,创建委员工作室,让委员与各界群众面对面沟通联系,是政协委员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种有益尝试。委员工作室必须有科学的定位,既不是信访室、政府办事部门,也不是法律业务部门,而是委员倾听民声、反映民情、协调关系的重要渠道。要完善委员工作室功能,由委员定期不定期地接待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尽可能帮助群众反映问题,做到该劝说的劝说,该反映的反映,同时还要多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多做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协调关系、汇聚力量的工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出力。委员工作室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非常关键,这需要与政协设立专职常委、委员制度结合起来,让专职常委和委员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去做这项工作,也可以依托委员所在的党派、团体、界别的力量,保障委员工作室正常运转。政协组织要加大保障和支持力度,在场地、人员、经费上努力创造条件。
积极通过界别活动联系和服务群众。政协的界别背后联系着一定社会阶层、社会群体。要提高界别联系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活跃界别工作,经常组织界别讨论、界别联谊、界别发言、界别视察、界别调研等活动,促进有些共性问题及时得到重视和解决,防止社会因共性矛盾增多而引发不稳定。要发挥各界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开展界别服务月(周)活动,组织界别和委员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法律服务及帮扶济困活动,直接为各界群众服务。要针对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科学设置并合理调整界别构成,使界别真正体现社会阶层的实际状况。同时,要改革委员的推选制度,在增强委员的代表性上下功夫,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差额推荐委员的办法,真正把有代表性、责任感强、廉洁守法、有议政建言能力的人士推荐到政协组织中,提高委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责任心和能力素质。
2. 大力完善政协联系网络群众的工作机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运用和“网络社会”的兴起,人们信息的获取和传播、群众诉求的形成和表达、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构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表的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达4.8亿,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网络民意已成为最能直接表达民意、反映民愿的渠道和载体,网络民意力量之大超过了我们的现实想象,深刻影响着党委、政府乃至司法机构的判断和决策。这一新的社会结构和生态,客观要求我们紧跟网络社会的发展,学会以新的理念、观念和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把网络作为沟通群众的重要桥梁,完善政协联系网络群众的工作机制,大力推动政协联系群众的触角向网络延伸,重视与网民的对话交流,理性引导和有效应对网络民意。
高度重视收集和引导网络民意。网络民意时效性强、涉及面广、数量大,是现实民意的某种反映。要积极运用网络向全社会征集提案线索,支持委员在网上晒提案,组织委员与网友在线开展提案交流讨论,调动群众参政议政热情,使政协提案更能体现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迫切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更好地传达民声、符合民意。要建立网上社情民意信箱,安排网络信息员队伍专门负责收集和管理网上社情民意,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监测和报送,全面收集各种鲜活的网上民意,及时传递到党政决策部门。探索建立网上委员工作室,使工作室具备电子信箱、博客、微博、传真等功能,激发和引导委员把学网络、用网络作为必修课,通过网上委员工作室加强与网民的沟通、对话,了解掌握网民诉求,实现政协工作、政协委员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积极推动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密切关注一些人气旺、影响力大的门户网站、城市网站以及专业网站的舆情动向,参与网站论坛讨论,发贴互动,及时倾听民生、掌握民情、反映民意,又自觉做好解疑释惑、汇聚力量的工作,防止网络冲击波和群体事件发生,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可经常确定一个网民普遍关注的事件和主题,由政协出面在网上主持召开“网络民众交流大会”,邀请政协委员和政府官员共同参加,广大网民热烈讨论,正确地引导网站舆情舆论导向,改善网络公共关系。
大力推行网络议政。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政协议政建言的形式,积极推行政协会议和活动网络议政、网络直播,使政协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回应群众。要建立政协会议议政的网络直播制度,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选择一些网民关心的常委会议、民主议政会主题,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使网民能够参与政协会议和活动的讨论,围绕议题发表见解,并向有关部门咨情问政,提出意见建议,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现场与网友对话,答疑解惑,增进理解,形成共识,共商对策。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协微博”议政制度。微博作为网上交流沟通的新平台,允许用户即时更新、公开发布140字以内的简短文本,具有实时便捷、影响广泛的优势。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委员开通委员个人微博,公开亮明委员身份,把问政议政、政务公告、在线交流等功能融为一体,积极运用电脑、手机等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引导民意,公开政协有关会议和活动信息,主动与网民互动沟通,积极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拓展和利用好政协网络阵地。加强政协门户网站建设,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增加政协网站信息量,拓展网站网页功能,及时传递政协工作和委员履职动态,发挥好政协网站的民意表达和收集的功能,使政协网站成为群众表达心声、提出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要专门在门户网站、城市网站等开辟政协专栏,建立政协网络新阵地,并通过这些专栏组织开展主席访谈、在线交流、在线调查、在线服务等活动,听民意、知民情、汇民智,及时回应网民对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及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主流舆论。积极鼓励和推进一些知名、影响力大的委员建立委员博客,不定期撰写发布委员日志、民情研判、履职活动等信息,使网民可以跟帖评论和反映社情民意,达到双向沟通,扩大委员与公众的对话渠道,发挥这些委员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3. 大力完善政协联系基层群众的工作机制
基层是各界群众利益的交汇点、群众舆情的集聚点、群众矛盾的易发点。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大部分群众生活的根基在基层,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群众工作的重心也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基层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动政协工作重心下移并完善联系基层群众的工作机制是客观所需、历史所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范围和对象不断向基层拓展,客观需要政协工作重心随之下移。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重要组织的人民政协,做好联系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首先必须做好联系统战对象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形成了人口数量大、地域规模较大、经济实力强、社会事业发达的中心乡镇,出现了不少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也出现了不少新社会阶层人士、民主党派成员和各方面的代表人士,统一战线不断向基层延伸。这一事实表明,新时期统战对象不仅集中于城市,而且广泛地存在于乡镇基层。人民政协只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囊括一切代表人物”的方针,推动政协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既做好城市的统战工作,又做好城乡基层统战对象的团结工作,才能适应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的新变化,顺应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大的新趋势,使人民政协团结的对象尽量涵盖到当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为更加全面深入地做好统一战线内部群众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基层群众对民主的意愿和诉求在增加,客观需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当前,广大基层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反映利益诉求的愿望日渐强烈,迫切希望有更多的民主渠道、民主方式去表达和参与。这决定了要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群众工作,仅靠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是不够的,必须重视用民主的途径、协商的手段去联系群众,做群众工作,这样才能做好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联系基层群众,做好基层群众工作,是与基层民主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不仅是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人民政协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目前乡镇(街道)有党委、人大、政府的工作机构,甚至有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而作为三大系统(政党、政权、政协)四套班子(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之一的政协在基层没有建立相应的工作平台和机制,也就意味着作为社会主义民主重要形式的协商民主在基层缺少组织载体,广大基层群众发扬民主就直接少了渠道,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不符。
三是人民政协工作重心下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政协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工作重心不断下移,逐渐向下延伸。上世纪50年代省级政协组织全面设立,一些省会城市和其他统战对象较多的县(市)也相继成立了政协机构。改革开放后,80年代全国“县”级普遍设立了政协组织,90年代中心城市的“市辖区”也都设立了政协组织。近年来,全国一些县(市)探索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在乡镇(街道)设立了政协工作机构。这就表明,政协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与群众贴得更近,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体现了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要完善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的指示精神。特别是县(市、区)级政协有自身的特殊性,直接面对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各阶层基层群众,其工作重心在基层、在基层各阶层的代表人士和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更具有直接性,有责任更好地服务当地的基层群众。
在基层建立区县(市)政协派出机构是政协完善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的最有效载体。推动政协工作重心下移,除了本文前面所述的探索界别和委员联系社区(村)、建立委员工作室、政协信箱等做法以外,最直接、最深入、最有力的途径和载体就是在乡镇(街道)建立区县(市)政协的派出机构,直接把政协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群众中去,把政协工作的声音扩大到基层各界群众中去,拓宽人民政协联系基层群众的新渠道。考虑到政协组织向基层乡镇(街道)延伸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意义重大,非常必要,也很有价值,但在中央对此尚未作出部署之前,在国家机构体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还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要求,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方式方法。当前政协组织向基层延伸、完善联系基层群众工作机制,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实施。各地乡镇(街道)的地域环境、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基层党委对政协基层民主工作的重视程度、基层群众民主素养等主客观因素不同,决定了政协组织向基层延伸需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妥推进。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地区可率先试行。二是坚持县(市、区)政协内设派出机构的性质。推进政协组织向基层延伸要准确把握机构的性质,应定位为县(市、区)政协的内设派出机构,与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设置的性质相似,不是独立的一级政协组织,而是隶属于县(市、区)政协。《政协章程》规定:政协的内设工作机构,由政协常委会协商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协在基层的派出机构,类同参照政协内设专委会的设置做法,不需要经过编制部门批准而设定。三是坚持灵活的派出机构名称设置。政协组织向基层延伸,在名称上不实行固定模式,不宜搞一刀切,可叫“政协工委”,也可叫“政协联络委”等,必须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四是坚持因地制宜配备派出机构的领导。县(市、区)政协派出机构领导的配备,可以由当地乡镇(街道)联系政协工作的党委或政府副职兼任,有条件的也可以设专职,专职的一般由退居二线的老同志担任,以利发挥乡镇(街道)老同志作用。
政协工作重心下移取得良好效果的实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在基层建立政协派出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联络委员、组织学习;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畅通渠道、反映民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关爱民生、为民服务等。以杭州市设立基层政协工委为例,通过近两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时间虽然不长,基层政协在联系基层群众、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等方面却做了大量工作,各项工作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成效,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有关做法和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把协商民主纳入基层民主建设的范畴,成为扩大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乡镇(街道)政协工委成立后,把协商民主延伸到基层,发挥协商民主融协商、监督、合作、参与于一体的优势和作用,使协商民主与基层自治民主、选举民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了基层民主建设的内涵。建德市政协乾潭镇工委在该镇乾一村换届选举中配合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发挥了协商民主作用。如把区域内的12名建德市政协委员组织起来,聘为村级换届选举的观察员,挂牌上岗,集体观察,协商座谈,参与投票监督,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对选举候选人名单进行民主协商,做到协商在票决之前,
化解了选举过程中的矛盾,使该村选举过程中没有发生请客送礼,更没有发生贿选的现象,而且真正把老百姓心目中信得过的人选选上村委会主任,促进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有序开展。(2)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的作用,成为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基层政协工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社会各界群众的桥梁纽带,发挥联系广泛、位置超脱的优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协调关系、汇聚力量,认真做好群众工作,老百姓更愿意接受,发挥了其他组织难以发挥的独特作用。如江干区政协丁桥镇工委以“民主议事进社区(村)”为载体,把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及后续工作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组织所在地的区政协委员深入村镇调研,开展专项视察,并以第三方的身份组织村民代表、经合社负责人面对面协商,以对话、沟通、商量的形式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工作,及时化解股权分配产生的矛盾,推进了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及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3)围绕当地中心工作献计出力,使基层党委、政府决策更加符合群众意愿。基层政协工委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致力发展,关注民生,组织委员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履行职能,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贡献智慧和力量。如针对夏季用电紧张的情况,萧山区政协北干街道工委组织委员对电力部门“迎峰度夏”工作开展视察监督,既帮助委员知情知政,了解有序用电情况,又对做好电力保障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有效地回应了基层群众的关切。(4)反映基层群众意见诉求,成为党和政府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重要方面。基层政协工委发挥民主渠道畅通的优势,直接面对群众,充分了解和反映基层群众最真实、原汁原味的想法和建议,为党委、政府掌握社情、民情、舆情提供信息和参考,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使基层群众得实惠。如西湖区政协文新街道工委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一项重要职责,畅通民主渠道,建立了政协工作联络员、信息员制度,把政协工作触角直接延伸到基层群众,广泛收集和反映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该街道部分小区水电煤“一户一表”改造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政协工委通过联络员、信息员了解情况后,就以提案的形式报送区领导及相关部门,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促成了街道内的亚洲城小区500户居民电力“一户一表”改造问题的圆满解决,其他小区的水电煤“一户一表”改造问题也列入议事日程,明确了责任部门。(5)组织委员活动规范有序,成为政协委员联系基层群众的重要载体。基层政协工委设立后,有了专门机构和人员组织辖区内委员学习培训,开展履职活动,使委员联系群众更加经常化。如萧山区政协城厢街道工委、桐庐县政协江南镇工委积极组织委员开展送医疗、送法律、送文化、送科技、送温暖进农村(社区)活动,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使政协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政协委员在基层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4. 大力完善政协与人民群众互动的工作机制
人民政协工作的人民性,决定了同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互动性的特征,政协的各类会议和活动不能“自娱自乐”、“自拉自唱”,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任务需要,不断增强政协会议和有关工作的开放度,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扩大政协工作的影响力,实现政协事业发展与群众关注的良性互动。
建立市民代表旁听政协会议制度。政协的各种会议是人民群众通过政协有序政治参与、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协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声民情的重要渠道。要建立邀请群众代表旁听或列席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协会议的开放度,使群众能经常性地参加政协会议,为各界群众有序参与、平等对话、协商沟通提供平台。政协全体会议是政协围绕主题履行职能的最高形式,也是各界群众最关注的重要政治生活。政协全体会议召开前,可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邀请市民代表旁听,然后根据市民自愿报名和审核情况,选择部分群众代表组成市民旁听组,出席开幕会、闭幕会、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市民代表除以书面形式提交建议外,还可以在有关场合发言,与党政部门、政协委员对话交流,使政协全会成为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听取民意的重要平台。召开政协常委会议,特别是一些群众关注的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议题会议,也可邀请部分市民代表列席会议并发言,提高常委会议的群众参与度,拉近政协会议与群众的距离。召开政协主席会议或专题协商会、情况通报会、民主议政会时,视会议议题,也可邀请部分市民代表列席会议,亲身体验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氛围和履职实践,也使各界群众有更多的途径和机会与委员对话讨论,扩大人民政协工作的群众基础。
扩大政协调研、视察活动的开放度。调研、视察是人民政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协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从强化人民性的视角看,政协的调研、视察应改变现有上下机关调研、闭门开会、书面汇报的状况,努力在扩大调研、视察的开放度上下功夫,直面群众、深入群众搞调研,倾听群众诉求和意见。为此,调研、视察的选题要有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尊重群众意愿,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选择一些群众关心、政协能做的课题开展,使选题更加符合群众的实际需要。调研、视察的人员构成要扩大参与面,主动邀请群众参与,在调研、视察过程中直接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汇聚群众的真知灼见。调研、视察的方法要走群众路线,把调查、视察工作摆到厂矿车间、田间地头,多组织实地调研、实地视察、实地考察、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到老百姓身边直接听取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减少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调研和视察。要建立政协调研、视察工作的群众评价体系,坚持以百姓满意为标准,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调研、视察报告,请群众评判调研视察的观点、建议和质量,不断提高调研、视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把调研和视察的过程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深入做群众工作的过程。
扩大政协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让人民群众了解政协、熟悉政协,是政协做好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除了加大政协日常履职工作的宣传报道外,要进一步在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上设立政协专版、专栏和专题节目,着力报道政协的重要会议和履职活动,积极向广大群众展示政协工作亮点和成效。要在有影响力的广播、电视媒体上,开设政协论坛、政协视线、政协委员会客厅之类的节目,围绕不同时期民生热点难点问题,邀请群众以及政府官员参加,让委员、政府官员和群众展开三方对话沟通。要充分利用市政广场、社区小广场等场合,组织委员与民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咨询活动,多宣传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提高人民政协在群众中的知晓度。要建立人民政协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制度,建立完善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新闻发布机制,宣传政协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让更多群众了解政协工作,扩大人民政协的社会影响,树立人民政协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
作者孙忠焕,男,杭州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现任杭州市政协主席(杭州 310003)。
责任编辑:黄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