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低碳旅游模式构建的实证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2012-08-15赵金霞徐卫萍
赵金霞,徐卫萍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乡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乡村旅游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乡村旅游粗放式经营所引发的许多问题,促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
低碳旅游,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排碳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1]面对国情现状,低碳旅游是应对环境问题,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扬州发展乡村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1.1 建设生态精致城市的需要
扬州作为一个“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城市,要破解高增长背景下可能引发的粗放扩张,实现城市特色发展就必须走低碳绿色的精致城市建设之路。扬州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警惕不少城市曾经出现的无序蔓延、千城一面、粗放运营等问题,坚持精当规划、精工建设、精细管理,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因此扬州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广泛宣传低碳生活理念,积极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环境友好企业、节约型机关”。乡村旅游属于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破坏相对较小的产业,是典型的环境友好型产业。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能够促进一个地区城市化进程,因而,扬州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也正是扬州生态精致城市建设的需要,低碳乡村发展与精致城市建设相得益彰。
1.2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需要
目前,扬州乡村旅游开发投资主要以“农户+农户”和公司制两种模式为主。在“农家乐”的旅游开发中,由于投资少,风险小,自发性明显,很多是由农民自主开发。由于旅游经营者教育水平有限,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乡村资源和乡村环境的价值,导致他们只顾局部不顾大局,使一些地方的自然旅游资源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比如,一些乡村饭店使用老式灶具,直接燃烧秸秆、木柴等从事餐饮生产,不仅由于燃料燃烧不充分,热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其排放的气体还污染了环境,使人体的健康受到了威胁;由于缺乏必要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大量生活垃圾乱倒乱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河水发黑发臭;等等。公司制则是由外来或本地投资商独资开发,完全按公司企业模式运行,公司往往首要考虑企业短期经济效益,一味地迎合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忽视对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比如,在基础设施上建筑建造豪华星级酒店和娱乐设施,建设大型停车场,倾向于城市化的建筑与设施,与乡村环境相违背;有些景区开发的野炊、篝火、放烟花、游船等旅游项目所造成的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等等。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已经对扬州乡村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加强节能减排,保护乡村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扬州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扬州发展乡村低碳旅游的条件
从2006年到2011年,扬州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发展状况突飞猛进。扬州的乡村旅游已经完成了产业的第一次累积,但期间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使乡村旅游顺利进行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低碳经济应该首当其冲充当引导者。扬州市发展乡村低碳旅游的有利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政府支持
近几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国中央政府和江苏省政府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更加秀美的新扬州为目标,以生态市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大建设,大力推行节能型城乡建设,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城市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努力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2010年,成功申报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2011年,又明确提出走低碳绿色的精致城市建设之路,打造“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以及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低碳发展的理念。
2.2 资源优势
扬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扬州还是全国生态示范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以“共议城市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又在扬州召开。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利于扬州市发展乡村低碳旅游。
扬州下辖的仪征、高邮、宝应三个县级市和广陵区、邗江区和江都区,乡村旅游资源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生态观光园、生态农业、乡村风情的景色和生活方式,都是独具特色。目前,扬州市拥有A级景区29家,星级乡村旅游点7家,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0家,省级自驾游基地2家,近百家乡村旅游接待点。另外,新农村建设通过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全面提升了扬州市乡村整体环境。扬州已累计创成国家生态乡镇51个、各级生态村824个,61个乡镇基本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发展乡村低碳旅游创造了较好的旅游资源基础。
2.3 经济支持
扬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有利于发展乡村低碳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2011年扬州市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用于旅游消费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700元,增长率1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增长率18.5%,居民旅游消费能力增强。此外,扬州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城市化水平已达56.73%,大量城乡居民有乡村休闲旅游动机。据世界休闲组织预测,一个地区人均 GDP超过1000美元,大众型观光旅游需求将急剧膨胀;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休闲需求急剧增长,形成对休闲的多样性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普遍产生;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旅游消费将注重环境质量和旅游体验。据统计,2010年扬州市人均GDP达48955元,折合后为7171美元,游客更加注重旅游环境质量和旅游体验,为发展乡村低碳旅游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
2.4 技术支持
低碳化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上的支持。因为在旅游经营者们的开发、管理和经营中,都不得不依靠技术手段以使服务及设施低碳化。近年来,扬州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三新”产业蓬勃发展,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目前,扬州企业正在向低碳经济主动转型,在金融危机中涌现出一批由传统粗加工生产向科技型、节能型、创牌型进军的企业。这些企业不断为扬州提供绿色GDP,引领扬州低碳经济的发展。2009年12月底,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扬州成为国家级绿色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这是全国首个绿色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2]至2010年底,扬州新能源企业61家,产值达227.3亿元,同比增长72.3%。目前扬州首个“低碳示范区”也正在开工建设,低碳社区示范区将集成应用各种低碳技术,如地源热泵采集地下热能,雨水收集综合利用,利用光伏发电系统太阳发电照明,通过导光管将阳光引入室内照明等。无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以及低碳示范区的建成将为扬州乡村低碳旅游设施的建设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
3 扬州乡村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3.1 政府构建乡村低碳旅游产业体系
首先,扬州市政府、各级县政府应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优先扶持节能、低耗、无污染的高薪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鼓励加工工业集中的地方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而将高耗能企业集中到能源充足、资源丰富的地区;推进节能型工厂的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从生态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入手,建立新兴的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体系。
其次,市政府、县政府应该对发展乡村低碳旅游经济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扶持,宏观调控旅游的发展,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政策。补贴政策:对风力发电的投资补贴;根据可再生能源设备的产品产量进行补贴;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提供补贴等。税收政策:对排除或减少危害的产品免交销售税;对公害防治设施减免固定资产税;对除风能、太阳能之外的其他能源征收生态税等。押金返还制度: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垃圾资源化途径,特别是一些易于直接重复使用或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产品和包装材料,尤其是玻璃等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效果非常明显。二是实施奖励。为了推动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奖励力度,以引导社会公众的行为朝着低碳经济的实施方向发展。对有效实行废弃物循环利用、低碳环保行为的企业进行税收的减免与返还,最大限度鼓励企业低碳化的推行。
3.2 旅游经营者提供乡村低碳旅游产品及服务
乡村旅游景区在规划、旅游吸引物的营造、产品策划、设施配置等方面都要贯彻低碳旅游的理念,打造低碳乡村旅游景区。乡村低碳旅游的发展必须营造低碳的旅游吸引物,在项目选择中应注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乡村韵味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节日与仪式、生产生活经验等。低碳旅游设施是基于低碳技术改造或直接使用低碳技术产品所建造的用于提供接待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在景区内设置环境教育的基础设施,如在生态环境景观旁设立科学解说和提醒游客注意环境卫生的指示牌;推广使用电子门票,减少纸张的浪费;在景区内为游人配发印有生态旅游口号、必须返还回收的废品收集袋,等等。低碳景区的营造,既是增加景区吸引力的制胜法宝,也是保证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饭店业和旅游交通业都耗费大量的能源,发展低碳乡村旅游,旅游企业应树立低碳经济观,将低碳的理念融入企业的经济行为中。旅游饭店应以绿色理念全面创建低碳型旅游饭店。首先,饭店宾馆的修建要采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其次,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不提供一次性牙刷、牙膏、拖鞋等物品,以企业的行为引导旅游者践行低碳生活。再次,运用科技开发利用洁净能源,如在饭店外墙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系统使之成为一座小型发电站。最后,推广和使用低能耗的电器产品和节能灯具,如对空调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利用LED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照明系统。旅游交通历来是能耗和排污的大户,也是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地。旅游景区最好使用洁净可再生能源、研发新型环保的交通工具;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生态停车场,为游人提供环保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来实现低碳旅游交通。
旅行社精心设计乡村低碳旅游产品,推动低碳旅游的开展。以乡村地区丰富的农业作物、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为依托,在食、宿、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的安排上践行低碳的理念。如,以乡村纯天然环保无污染的绿色蔬菜瓜果作为食材,为旅游者提供城市中无法享用到的返璞归真的农家菜;选择既有特色,又干净整洁的农家旅馆,让旅游者体验农耕生活的轻松与情趣;安排景区内小交通可以采用牛车、马车和手摇船之类的传统交通工具,让旅游者感受到淳朴民风的魅力等。贯穿始终的低碳理念,不仅对乡村低碳旅游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还能成为旅行社产品的创新卖点,为旅行社在市场竞争中博取先机创造有利条件。
3.3 旅游者践行乡村低碳旅游行为
从旅游者的角度看,响应低碳旅游的倡导,就是从实际行动上的作为,只有旅游者真正践行低碳,才能使整个行业经营运作有价值。
旅游者要自觉肩负起环保责任,做有责任的旅游者,用低碳生活方式指导旅游活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尽量食用当地时令蔬菜、水果和食品;选择旅游住宿时,抵制奢华之风,优先选择具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交车、铁路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在选择同一类型的旅游线路时,尽量选择个人碳足迹相对少的旅游线路,优先选择低碳旅游活动形式,如徒步、登山、有氧运动等运动康体类活动以及科考等对环境影响相对小的旅游活动。尽量购买原生态的旅游商品。尊重旅游地本土文化,尽量参与具有地方性和文化性的娱乐活动。[3]总之,低碳经济时代召唤低碳旅游方式,有责任的旅游者应自觉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树立“碳中和”消费理念,践行“碳抵消”的旅游方式,将低碳旅游观贯穿到整个旅游活动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乡村旅游环境的碳汇能力。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13 -17.
[2]俞国.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创新文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10):65.
[3]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