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形成的文化因素探析

2012-08-15段美玲

武术研究 2012年10期
关键词:温县太极太极拳

段美玲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一个优秀拳种的形成与兴盛与它的理论体系形成是分不开的,而理论体系的最终确立必定有它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渊源,只有理论体系形成了,这个拳种才有了灵魂和精神支撑;只有理论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个拳种才能符合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为社会所接受。目前,我国武术界公认的武术拳种有129个,以地域命名的有之,以创始人命名的有之,以象形取名的有之,而太极拳独以“太极”命名,并为大众广泛接受和习练,历经百余年而不衰,说明太极拳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1 太极拳的溯源与历史传承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影响,蕴含诸多中国古典哲学、艺术、伦理学、民俗学、中医学、宗教等文化内容。明末清初是中华武术大繁荣时期,也是各种武术流派形成的重要时期,以“太极”命名的太极拳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了它的理论体系和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关于太极拳的形成与传承,杨露禅(1799-1872年)之前鲜为人知,直到其在北京授徒传拳后,人们才知道杨露禅学拳于温县陈家沟的陈长兴(1771-1853年)。随着太极拳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年)于1852年又师从温县赵堡镇的太极拳名师陈清平(1795-1868),“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并创立了武氏太极拳。此后,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太极拳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遍及华夏大地。除陈式外,依次形成了杨式、和式、武式、吴式、孙式等流派。正如康戈武总结的那样,“……综观上述八式(包括李式和郝式)太极拳的传承沿革,吴式、李式源自杨式,杨式溯源至陈家沟的陈长兴;郝式、孙式源自武式,和式溯源至温县赵堡镇的陈清平,武式溯源于赵堡镇陈清平和前已溯源于陈家沟的杨式。陈家沟和赵堡镇相邻,同属河南温县辖地。显然,现传各式太极拳皆溯源至河南省温县”[1]。

诚然,我们可以从太极拳技术的传承、沿革上溯其源头,但如果脱离其创立背后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因素,太极拳的形成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2 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创生太极拳的历史因素

2.1 温县的地域文化特征

温县古属覃怀之地,河内县,因属地有温泉又称古温,位于河南省北部的黄河北岸。境内地势平坦,属黄河、沁河的冲积平原,西南与9朝古都洛阳、东南与7朝古都开封相距不过100公里。由此可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温县处于河洛地区和覃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传播交流的枢纽位置。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温县深居中华腹地的覃怀、河洛地区,长期以中华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傲立于世。《盐铁论·通有》记载:“魏之温、轵,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正因为如此,覃怀成为河洛向西北、东北联系山西、河北的地区性都会。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三河”(黄河、洛水和沁河)河东、河内与河南这三地居于天下的中心,好像鼎的三个足,是帝王们更迭建都的地方。地带乃是当时国家的经济中心,而其中的“河内”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的粮仓、国家的经济中心。

覃怀地区不仅是我国远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古代文化传播的中心之一。这里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思想、理论、智慧和成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春秋卜商(今温县人)传播孔子思想;司马家族(今温县人)使分裂的中国重归统一;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隐居覃怀,访道修炼,追求自我;唐宋八大家魁首韩愈(今孟州市人)饮誉世界;五代画家荆浩(今济源市人)得益焦作的湖光山色,成为山水画鼻祖;北宋画家郭熙(今温县人)秉承荆浩,终为画坛巨笔;元代许衡(今焦作李封人)在教育、历法、哲学、政治、文学、医学等方面皆有颇深的造诣和卓越的建树,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儒。明代朱载堉(今沁阳市人)潜心学术,乃为世界文化名人。

2.2 黄河、洛水交汇形成天然的太极图形

黄河流经温县境内后,南岸一大支流洛水在巩义市洛口以北投入黄河母亲的怀抱,一清一浊两水交汇形成了天然的太极图形。太极图是河洛交会的自然现象,这是因为太极图很像是黄河、洛河交汇形成的旋涡,通过这个自然现象触发灵感,人文始祖伏羲演绎出八卦。《周易·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的传说已成为炎黄子孙民族灵魂的文化渊源,太极则代表了河洛先民对宇宙及世界万物的认识水平。

温县毗邻黄河,陈家沟距洛水入口处最近,远古的文明深深地浸润着这片土地,各流派的哲学思想也在这里生根、结果、发扬光大。宋代理学的创始者周敦颐受河洛象数《易》理的影响,发挥了部分道家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又系统的宇宙构成论,并且以图形的方式演绎了宇宙的形成。他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周敦颐描绘的太极图是图式简单、内涵丰富、造型完美,它不仅包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还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并且为后世太极拳的产生提供了丰富、深刻的理论依据。《太极拳论》开篇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充分说明了太极拳理论与《太极图说》的一脉相承。

陈氏太极拳第16世传人陈鑫(1849-1929年)认为:太极拳“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又说:“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极之理,而后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为成宪。”[2]还说:“学太极拳,学阴阳开合而已。”并且用13年的时间,以易理说拳理,完成了太极拳理论的恢弘巨著《陈氏太极拳图说》。

3 覃怀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共同滋养是创生太极拳的社会因素

3.1 四大怀药促进了太极拳的养生思想

河内位于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集山阳、河阳于一身,属于“乾乾为坤、阳阳为阴”之地,所生之物以“阴”见长,“四大怀药”以其滋阴补阳的独特功效蜚声海内外,成就了该地区“天然药库”的美誉,至今温县还是怀山药和怀地黄的主产地。据《本草纲目》记载:怀山药味甘性平,不寒不热,可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怀地黄味甘苦,性寒凉,可滋阴养血、生津止渴,填骨髓,补五脏。千百年来,历代中药典籍对四大怀药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本草纲目》记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神农本草经》载有:“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宋《图经本草》载:“牛膝生河内山谷……”宋代医学家苏颂曰:“菊花处处有之,以覃地为佳。”有史料表明,自公元前734年卫桓公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直至清朝末年,四大怀药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四大怀药”自古至今中外驰名,被誉为地道药材,向来为医家所推崇。

中医药学是建立在古代哲学之上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古老学科,其中药材的辩证施用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一个地区中药材的品质和功效直接影响到了这一地区养生文化的进步。“四大怀药”独特的功效不仅解除了人们的病痛,更为该地区的养生思想奠定了基础。

3.2 道教的兴盛丰富了太极拳的养生理论

覃怀之地“天然药库”的美誉,秀丽的山川,肥腴的土地,淳朴的民风,便利的交通不仅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更吸引了大批的有道之士在这里寻仙问道、修练养生之术。

西晋时期魏华存在覃怀著述《黄庭经》。据《怀庆府志》记载:魏华存,字贤安,西晋任城人……自幼好道,读庄老,常服气辟谷,摄生修静,志慕神仙。其修真的主要方法有存思、内视、咽津、叩齿、辟谷食气等。通过“心”的意念调节,发挥脏腑的作用,将元气集中于丹田之中,达到百脉畅通、返老还童的功效。魏华存是道教上清派的开山师祖,魏夫人祠就在今沁阳西北的沐涧山上。

唐朝茅山派宗师司马承祯对覃怀地区养生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覃怀志》载:司马承祯字子微,温人。博学能文,隐天坛山(王屋山主峰),自号白云子。师事潘师正,得辟谷导引之术。著有《坐忘论》、《修生养气诀》等。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睿宗曾在西京长安皇宫内向他求教阴阳术。

覃怀地区医药文化的发达和道教的兴盛不仅促进了养生理论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养生理论向武术运动的渗透,为太极拳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喝口陈沟水,都会翘翘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这些当地流传的谚语,突显了当地民间习武风气的兴盛。陈王庭(1600—1680)晚年正是在追求功名无果的情况下转而向内追求自身修养的提高。他从覃怀地区深厚的养生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参透了《黄庭经》内功修炼方法,并将其融入到祖传拳术之中,实现了祖传拳术由刚猛到柔顺的转变,创造了独树一帜、流芳百世的太极拳。我们从《陈氏家谱?陈王廷》中所载陈王廷的遗诗《长短句》中可见一斑:“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修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参透机关,识破邯郸,陶情于雨水,盘桓于山川……”。[3]

3.3 新儒学的成长充实了太极拳的理论内涵

太极拳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吸收了道家的养生思想,而且还从儒家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特别是宋明以来新儒学关于气、理、心和性情的大讨论,直接影响了太极拳理论体系的构建。

唐代韩愈首倡古文运动,开儒学义理之先河,新儒学由此兴起;北宋邵雍,居洛30载,学河图洛书,推演八卦象数义理,创“先天象数”之学,成为宋明理学的鼻祖之一;北宋洛阳程颢、程颐援佛、道入儒,提出“天理”之说,讲“穷理”、“尽性”,其学说为朱熹所承,是为程朱理学,河洛又成为宋明理学的源头。

“太极”作为理学的最高范畴是理学家必须回答的命题,从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到朱熹与陆九渊的“无极—太极”之辩,再到明末清初王夫之(1619—1692)的“太极阴阳氤氲论”,太极经历了宋元明清由“气”入“理”,再到“气”不断发展深入的一个过程。在这6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潮和流派的哲学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太极”的辩论,并且在各自的层面上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张载(1020—1077)以气为世界的本源,他说:“太虚即气”,又以气的阴阳为“两体”,并对“两体”进行了解释,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在这里,张载的“太虚”、“一”等同于“太极”[4]。邵雍认为:“太极一也,动而生二,二则神也”。又说:“一动一静者,天地之至妙者欤。”[5]朱熹则纳“太极”入“理”以理来规定太极的内涵,他说:“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又说:“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所谓太极者,合天地万物之理而一名之耳。”[6]明清之际的哲学批判家王夫之继承张载的唯物主义气一元论,并对老庄哲学、佛教理论深入研讨,在批判中注意吸取其中合理内容,最后给“太极”下了一个定义:“……太者,及其大而无尚之辞;极,至也,语到至此而尽也。其实阴阳浑合者而已,而不可名之为阴阳,但赞其极至而无以加,曰太极。太极者,无有不极也,无有一极也。……阴阳之本体,氤氲相得,和同而化,充塞乎两间,此所谓太极也。”[7]

由上可知,温县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温县独特的太极文化现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河洛文化和覃怀文化的共同哺育,为太极拳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四大怀药的奇特功效促进了覃怀地区养生文化的兴盛和发达,传统的儒家思想、道家的养生观念以及宋明理学的研究成果成为太极拳理论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直接来源,为太极拳体系的最终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持。

4 结语

太极拳在形成过程中,不仅发展出了成熟的技术体系,而且也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因此如果单从技术体系来研究太极拳,可能会对太极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片面的理解,研究分析太极拳形成的文化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太极拳形成的原因。太极拳轻灵圆活、舒展大方、动作处处带有弧形的运动形式,以及“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阴阳互为其根,动静互为始终的指导理论,“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的练功方法,不但体现着太极拳创始者对“太极”思想的精确理解和对生命价值的理想追求,而且充分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果说陈王廷创立太极拳存在历史的偶然性,那么,太极拳的形成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康戈武.解读“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J].体育文化导刊,2008(1).

[2]陈 鑫.陈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3]陈沛菊,乔凤杰.陈氏太极拳图书译注(卷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赵馥洁,张载“太虚”之气的价值意蕴[C].“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9.

[5]邵 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6]朱 熹.周濂溪集[M].湖南: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岳麓书社,2006.

[7]王夫之,李一忻.周易内传[M].台湾:九州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温县太极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河南省道235温县城区段改建工程竣工通车
温县
温县
短小的铁棍山药是个宝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