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审视与分析①
2012-08-15莫豪庆曹翔
莫豪庆 曹翔
(1.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 浙江杭州 310020; 2.杭州天杭教育集团 浙江杭州 310004)
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审视与分析①
莫豪庆1曹翔2
(1.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 浙江杭州 310020; 2.杭州天杭教育集团 浙江杭州 310004)
本文就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变异”运用的现象,如:疏忽学情、难于奏效,场面热闹、实则低效,盲目求快、难达目标,兴奋过早、重点难保等进行审视,并对现象背后的成因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有“目的不明、主次错位,设计随意、忽略安全,理解有误、盲目求“戏”,调控不力、导致混乱等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体育游戏有效服务于体育教学的建议,希望在引入美国小学SPARK课程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培训与实施之机,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进行探讨与交流。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分析 建议
最近美国小学SPARK课程(儿童运动、游戏和娱 乐活动)在我国部分地区学校体育课中推广,SPARK课堂倡导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过程中遵守规则、愉悦学习、团队合作、挑战自己、保持运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的。据悉新修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在水平一、二突出游戏活动”,可见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游戏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有益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但体育游戏并不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全部,体育教师必须善于辨证分析,保持清晰头脑,在保持体育游戏的娱乐性、教育性、健身身性基础上,须加强体育游戏的辅助性、诱导性、拓展性,体现体育教学是以运动技术为载体的教学形式,凸显教材的功能和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使体育游戏更好服务于体育基本教材的教学。如教师如盲目使用游戏,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达成。下面笔者就体育游戏在教学实践中的“变异”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1 体育游戏“变异”的现象
1.1 疏忽学情,难于奏效
六年级体育课堂,上课前,教师给每个学生分发了戴在头上的动物造型,几个男生很不情愿的带上动物造型,随后的游戏,教师在音乐中要求同学们按照头戴动物的造型模仿动物。教师不断扮演着大象、猴子、小鸟……学生一脸漠然,动作僵硬,更有甚者拿下动物造型不愿继续参与。
游戏的乐趣在于符合学生的学情,模仿动物的游戏更适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学情,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头戴造型并幼稚的模仿动物的动作是很无趣的事情,也是不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
1.2 场面热闹,实则低效
某课堂在放松游戏的时候,采取集体一起跳“兔子舞”,在音乐中师生一起跳着,并喊着号子,场面异常热闹,特别喊道“前前前”时,因和“钱”谐音,故意把这三个字喊得特别响亮,跳的特别用力,放松游戏就在这“前前前”的号子声中拖着疲惫的身心结束。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音乐甚至是舞蹈动作,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但要看教学环节与目标需要,看似热闹的场景,但因动作力度的原因,游戏完全没有起到任何放松的作用。
1.3 盲目求快,难达目标
教师教授排球垫球技术后,大部分学生的动作还未完全定型。教师便展开一场自垫球游戏大赛——比比谁垫的多。学生使出浑身解数,只见有的击球点位置偏离,有的手臂没有夹加紧,有的手肘弯曲,有的东一下、西一下满场狂奔。
教师的出发点是想用游戏比赛的形式来巩固学生的技术,但殊不知在一个技术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时候,采用比个数,比速度的方法往往会造成动作变型。教师应先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并开展比比谁的动作到位,比比谁的技术稳定的游戏(如:一抛一垫或对某一目标垫球),待多数同学技术稳定后再开展比个数、比速度的竞争性游戏。
1.4 兴奋过早,重点难保
课的准备部分,教师采用竞争性很强的接力游戏来,一轮过后,有输有赢,第二轮后比赛变成1:1,为了彻底分出胜负又进行了第三轮,学生兴奋度达到顶点,赢的欢呼雀跃,输的垂头丧气。
在准备部分教学中就运用如此大强度的接力游戏,只会使学生兴奋点提前,倘若后续没有更强的刺激,学生的兴奋曲线就直线下降,对后续的教学内容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也提不起劲儿了。
2 体育游戏“变异”背后的成因分析
2.1 目的不明,主次错位,
体育课堂中的游戏设置需要从服务教学的角度思考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忽略了体育游戏的目的性,将体育游戏和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关系本末倒置了,“为游戏而游戏”,从而出现了脱离教学内容又远离教学目标的低效或无效游戏。
2.2 设计随意,忽略安全
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基于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和场地器材的合理、安全利用。但是有些课堂上,教学设计时考虑不够周全,教师准备不够充分,在场地器材的布置上极不合理,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例如,在快速奔跑中设置前滚翻等动作,若学生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颈椎等部位的损伤。
2.3 理解有误,盲目求“戏”
许多教师错误认为体育游戏是每节课都必须的,甚至认为,如果在展示课或公开课时没有体育游戏的加入就不正常,也有人称“没有体育游戏的课堂是不完美的课堂!”其实这样对体育课堂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理解是有严重偏差的,倘若在课的设计中有更适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不使用那些可有可无的游戏内容。
2.4 调控不力,导致混乱
有些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太过复杂,学生很难快速理解老师的游戏意图,造成游戏时场面混乱;也有些教师在使用竞争类游戏时,过度强调比赛的输赢,而忽略了游戏本身的教育意义。如:在游戏的过程对学生相互指责、为赢得比赛不遵守规则等情况视而不见,缺乏“规则意识”与“团队意识”的教育,没有把“情感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3 对体育游戏有效服务于体育教学的建议
3.1 拓展教材,体现价值
体育教师首先要明确依据教材教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设计运用的游戏要为完成教学内容和体现教材核心价值服务。例如在进行快速跑教学时(教什么?——发展学生反应能力与速度),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发展学生反应、灵敏和快速能力的小游戏的组合,来达成教学目标,如可以运用文中提到的改良版贴膏药游戏,可以运用喊号抓人游戏;又如在侧手翻教学中,采用“推小车”游戏和“倒立打腿”与“支撑换位”游戏,发展学生上肢、肩、臂、腰部肌肉的力量,发展学生的空间定向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等。总之在设计体育游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教材的功能和核心价值,一定要考虑到体育游戏本身所能起到的作用明确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突出体育学科的专业性。
3.2 联系技能,有的放矢
在体育课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游戏来达成课的目标。准备部分的游戏是为了“集中注意力”、“热身或专项准备”;基本部分是为了促进与教学内容相关技术动作的学习;而结束部分则是为了“热身放松”。所以,针对学生在某一项技术动作掌握有困难时,应安排一些与该技术动作有联系的或是准备性的游戏进行辅助教学。例如:站立式起跑与弯道跑,就可选择跑双圈换位的游戏,这样即有助于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技术,又有助于体会弯道跑的技术要领,缓解练习疲劳;如前滚翻教学,就可选用“摇小船”游戏,使学生懂得圆形团身滚动可以克服前滚翻技术上的难点,提高前滚翻的能力;又如学习篮球滑步移动技术,可以选用“老鹰捉小鸡”游戏,强调“老鹰”和“母鸡”、“小鸡”都屈膝左右移动抓捕和躲闪。因此,老师在游戏的选择时要根据教材动作结构、教学内容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选择,显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3.3 规范教学,提高效率
没有一定学习与练习为前提的竞赛游戏是难有好效果的,因为学生只有通过学习与练习动作技术,体验或掌握一定的游戏规则和要求后,再进行竞赛才能够保障游戏开展的有效性。譬如:没有传授接力跑中传接棒的技术,没有练习与改进,直接开始接力跑游戏竞赛,那就容易出现频频失误和犯规现象,游戏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教师只有先传授交接棒动作技术,安排学生反复多次练习,再开展游戏比赛,游戏效果才会更好,体现体育教学规范性和严谨性。
3.4 求新求变,激发兴趣
教学中不断改变游戏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教师运用“喊数抱团”游戏,当学生做过多次后,可以稍作改动,不看组团的人数是否与所报数字相同,而是看组团后的人数落地的“脚数”是否与报数字相同,小小的修改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组合。它再也不是简单的七个人抱团,而是六个人,五个人,甚至四个人都可以组成七只落地的脚。换言之,教师要善于挖掘体育教材的可变因素,使练习常练常新,提升体育教学的创新性。
4 结语
体育游戏是集健身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的并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只有根据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精选善用游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全员参与、有感有悟、才能达到体育游戏服务于运动技能、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体现教材核心价值的作用。否则,体育游戏很容易成为体育教师达成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绊脚石。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开拓思维、勇于创新,才能保证体育游戏成为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达成的教材。
[1]殷伟东.引入多种元素 创新体育游戏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11.
[2]马凌.体育游戏[M].人民教育出版社.
G807.0
A
2095-2813(2012)01(c)-0040-02
莫豪庆(1968~):浙江杭州,本科,中学高级,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