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
2012-08-15周润华
周润华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体育部 广东广州 511300)
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
周润华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体育部 广东广州 511300)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在高校羽毛球教学活动中,通过构建平等、互助、关爱、和谐的课堂环境,采用启发、肯定、表扬、接受和赏识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规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以便促进大学生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观念,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培育,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普通高校 羽毛球教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当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厌学、考试作弊、郁闷、自卑、危害他人、自杀等。由大学生各种的心理问题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教育界的深刻反思。心理学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增大,诱惑增多,导致了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体育社会学理论指出,学校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可以为学生提供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认识能力、行为规范与方式,可以让学生学到其他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学校体育教育的实现关键在于体育教学,如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进行培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或病症,而且包括人的精神上、社会上处于完全安静的状态。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宏观来看是,大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心理健康状况逐渐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年龄不大,生理和心理不成熟,个性发展不稳定,在随着年龄增长,心理健康得到逐渐改善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1 自我认识不够
有的大学生在高中是学校的佼佼者,在上大学之后却保持不了先进,于是就失去了自信心,产生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有的大学生对学校的评奖评优不认同,产生合作与竞争的矛盾;有的大学生在求职的问题上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矛盾等等。
1.2 适应能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第一是生活方面不适应,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第二是学习方面不适应,自律性不够,缺乏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第三是环境方面不适应,主要是不适应地域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环境。.
1.3 受挫能力不大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重增加,有的大学生在学习中怕苦,在生活中怕累、加上缺少家长和老师的监护,面对新的学习任务、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要独立的面对生活,表现出心理承受力差,意志力弱。
1.4 行为规范不严
有的大学生纪律观念淡薄,表现出迟到 早退、缺课、旷课等,有的大学生轻视或者漠视学校有关规定,表现出考试舞弊,外出租房等,有的大学生公德意识差,表现出对学校公共财产、设施和公共卫生不加爱护等。
2 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参与羽毛球活动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锻炼自身的体能,提高自身的羽毛球技能,发展自身的智能,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进取心、挑战自我、团结协助、勇于拼搏的精神等等,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1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在羽毛球教学的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中,大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学习态度、活动能力、个性修为、魅力大小等综合素养都会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这可以让大学生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羽毛球教学过程有助于自我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自我认知能力。
2.2 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大学生学会和掌握羽毛球活动的技战术,有利于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有一技之长,获得他人尊重和与他人交往的平台;有利于大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获得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学习到相关的交往技能,得到必要的实践和训练,较快的适应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等为以后的社会适应基础。
2.3 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力
羽毛球活动本身具有艰苦、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 大学生可以在羽毛球训练和比赛中体验到的竞争的失败,从而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并从中体味人生的哲理,提高个性修为。
2.4 培养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
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有明确而细致的行为规范,例如课堂常规和准备、教学任务和要求、考核方法和要求等;在羽毛球教学比赛中有竞赛规程、运动员守则、体育竞赛道德标准等;在羽毛球教学的游戏中有明确的游戏规则与行为规范;这些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有助于大学生理解遵守社会规范的社会意义,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3 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渠道
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下,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新标准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高校体育教育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特点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了。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活动中如何让体育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通过羽毛球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呢?高校羽毛球体育教师首先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变化的特点及规律,优化羽毛球教学内容,丰富羽毛球教学方法,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设置公平合理的比赛规则,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欣赏和关爱学生等,提高大学生学习和运动的兴趣,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使大学生在羽毛球教学活动中体会到锻炼的快乐感、流畅感、成就感,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1 更新教学观念,换位思考教学
在羽毛球教学中,体育教师作为羽毛球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监护者,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理念。体育教师应该在注重大学生的羽毛球基本知识、技能水平传授的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态度、情感和意志等的发展;在重视大学生学习的结果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注重大学生横向发展比较的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自身的纵向发展,在注重“学习点”的提高和突破的同时也要关注“学习面”的整体提升和发展。本着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改变过去“我会什么就教学生什么”的旧观点,改用“学生需要学什么我教什么”的新思想,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达成共识,有利于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2 构建平等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环境
在羽毛球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育教师应根据羽毛球活动的特点让大学生在娱乐中锻炼身体提高技能,又在锻炼中娱乐身心陶冶情操。例如:在准备活动过程中,请学生当辅导员(代替体育教师的角色)带领学生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自主性参与教学,又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和教学情况的反馈,努力营造一个充满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大学生有一个表现自我的空间和机会。
3.3规范行为,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由于羽毛球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能够调动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在运动过程中能调节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普通高校开设的羽毛球课,大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羽毛球项目,这可以让大学生体会到自由、快乐的学习。大学生在羽毛球班级的学习中不仅可以发展个性,而且可以培养团结互助,合作与竞争,集体主义精神等。羽毛球教学中比赛(单项或团体)可以规范大学生的比赛行为(例如,比赛规则,要求等)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荣誉感,既可以让大学生保持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因此要多组织羽毛球的教学比赛和游戏,让大学生在比赛的呐喊、助威和快乐中得到情绪的释放,打破他们抑郁、焦虑和不良的心理情绪。
3.4 关爱学生,赏识学生
在普通高校羽毛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关爱学生,多赏识学生,让学生从内心上体会到自己被关心 被认可,被接受,从而产生归属感,成就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第一,采取欣赏语言鼓励学生:大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很强的自尊心,因此对待学生要多运用肯定、鼓励,和表扬的语言,不要用怀疑,否定,讽刺的语言来伤害学生的面子。例如:在步法教学过程中,对于身体胖移动慢的学生说“能这样很好,已经很不容易了”;第二,运用肢体语言关爱学生:教师的言行最能直接影响学生, 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关爱的拍手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温暖。例如:当学生做出一个漂亮的动作或者打出一个漂亮的球时,教师可以竖起大拇,可以鼓掌,可以与学生击掌等来表示肯定和赞赏。第三,用爱的心灵温暖学生: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动作的时候犯错误,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要有耐心的多帮助纠正动作,对动作差的学生要多肯定他练得不错,并鼓励他说如果那样会更好些。切忌只重视评价活动的效果,而忽略了过程,那样做的结果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被冷落 、被忽略,影响学习羽毛球的积极性。
[1]黄彬.现代大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刍议[J].南京体育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1(3):44~46.
[2]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薛欣.论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5(1):70~71.
G807.4
A
2095-2813(2012)01(c)-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