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拓展训练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①
2012-08-15江红轲
江红轲
(南阳理工学院体育部 河南南阳 473000)
基于拓展训练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①
江红轲
(南阳理工学院体育部 河南南阳 473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除了专业素质,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团队意识都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本文在阐明拓展训练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高校体育存在问题,并提出基于拓展训练理念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
拓展训练 高校体育 改革 策略
1 拓展训练概述
1.1 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也称“外展训练”,“户外拓展”,“野外拓展”,主要利用自然环境及其他有效资源,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训练项目,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激发个人潜能,以达到磨练意志、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熔炼团队的目的。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英国的商务船只在大西洋里屡遭德国潜艇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此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1.2 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训练具有五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活动性。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的投入;第二,挑战极限性。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高空拓展训练项目,主要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学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第三,团队性。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团队协作,力图使每一名学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第四,高峰体验性。拓展训练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内容以后,要求学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第五,自我感悟性。在拓展训练中,教练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员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2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五个问题:第一,教学目标单一,只有知识目标,即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动作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终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二,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缺乏足够的师生交流,造成学生的内部需要与教师的外部要求不一致,压抑了学生的情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第三,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育,动手机会少,限制了其自主能动性,实践性不强,创造性思维不易被激发,统一的步调难以照顾到学生的差异;第四,传统的教学条件主要是以教室和操场为主阵地,授课内容枯燥单调,与大自然隔绝,与社会脱节,难以实现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难以为学生迈向社会提供过渡;第五,评价方式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实现体育教学的多元化目标。
3 基于拓展训练理念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3.1 多元化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国学者安娜里诺认为,体育教学应该实现四个发展,即身体领域的发展、运动领域的发展、认知领域的发展及情感领域的发展。拓展训练在对学生进行身体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了学习态度、意志、情感、社会协作能力以及对自己认知等方面的培养,多元化了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从描述性层面提升到程序性层面,把对学生技能的单纯培养扩展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突出并显化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体育能力不再作为体育技能背后的附属目标而存在。学生通过拓展训练,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从中体验生命的精彩,培养积极主动、开拓创新、认真负责、独立协助、共享成功的品质。
3.2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首先,在拓展训练中,教师要转换角色,转变教学方法,把课堂留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具有足够的主动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进而创新理论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学生遇见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不能随意打击学生,扑灭学生创新的火花。其次,教师尽量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干预、影响、束缚学生的训练活动,不要强制学生完成某个任务,也不应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评价,要让学生自己体会,自我评价。同时,在课程结束之后,要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收获。如,在本次拓展训练中,我是怎样思考的?用了哪些方法?解决了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经验和教训,互相启迪,共同进步。
3.3 变革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大致有三种:第一,小班教育。小班教育是指限制学生人数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人数减少后,师生之间的联系增强,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的实施使得不同基础的学生人人有所得,个个有兴趣,每个人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分层备课授课、分层训练辅导评价;第三,无班级授课。无班授课制是指鼓励学生从兴趣和爱好出发,选择合适的课程和适合的老师,进而实现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拓展训练过程中,要求教师统筹小班教育、分层教学和无班级授课等组织形式,限制团队人数的同时,注意分层搭配,同时让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即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4 拓展教学条件,让学生融入自然和社会
拓展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在教室和操场上活动,要向自然界扩展、向社会扩展、向课外扩展。拓展训练可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开展,在训练过程中,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身心放松,在加强团队锻炼,提升个人品质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增强了自信心,改善了人际关系,魔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拓展训练向社会扩展,加强了学生的各自体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可通过现场参观、社区服务、角色扮演、帮助他人、关怀分享、清洁环境、家政服务、收废义卖等活动体验生活,学会与人沟通、团队互助,为进入社会奠定基础。拓展训练向课外扩展,加强了教学内容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终生体育理念,实现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统一,符合“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
3.5 改进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拓展训练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想法,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历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什么,如何学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基于这一理念,拓展训练评价方式应从三方面改进。第一,变横向评价为纵向评价。对同一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试区分优劣的横向评价只注重学习结果,可能的负面评价常常给学生带来挫折感和失败感,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对单个学生训练前后效果的纵向比较,突出了学生的成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是一种正面评价。第二,变教师评价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容易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不利于其进步。而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冲动,因为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清楚的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有的放矢,加强优势,改变劣势。第三,变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传统的只评价学习效果的单一评价难以涉及社会适应、心理发展及参与态度等因素,过于片面,所以应该变单一评价为包括运动参与、身体发展、知识技能、社会适应、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1]朱小平,王海棠.拓展训练对高校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影响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93~96.
[2]张茂泉.基于体验式学习的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设计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2):124~126.
[3]李金芬.高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34~81.
[4]张剑峰,高绪秀.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J].体育科研,2010,31(2): 91~94.
[5]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15-19.
[6]宋金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拓展训练课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07(6):27~29.
[7]胡玉华.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88~91.
[8]张金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院报,2006(9):100~103.
G807
A
2095-2813(2012)01(c)-0004-02
江红轲(1976~):男,汉族,河南内乡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