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补肾泄浊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

2012-08-08陈安竹

当代医学 2012年20期
关键词:别嘌呤醇痛风性尿酸

陈安竹

痛风性肾病是一种由于严重的慢性高尿酸血症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而导致的肾间质和肾小管腔炎症反应。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患者常伴有典型的痛风症状。累及肾脏后,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1]。我院采用健脾补肾泄浊方辅助治疗痛风性肾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68例痛风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制订的《尿酸性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2]中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均为脾肾亏虚型。同时排除合并精神病、糖尿病、尿路梗阻、心血管系统疾病、肝功能异常、造血系统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高龄、药物过敏及其他原因不能完成疗程者。全部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为(45.46±10.58)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为(7.47±1.59)年;观察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为(44.95±10.32)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为(7.52±1.7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大量饮水、碱化尿液、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别嘌呤醇片(广州彼迪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0mg,国药准字H44021368)口服,100mg/次,2次/d[3]。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泄浊方治疗,处方组成包括黄芪30g、党参30g、炒白术10g、山药10g、茯苓10g、山萸肉10g、淫羊藿6g、桑寄生18g、薏苡仁30g、土茯苓30g、绵萆薢10g、生甘草3g[4]。此方1剂/d,水煎两次,分早晚2次温服。

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尿酸(BUA)、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A、Scr、BUN比较(x±s)

2.2 两组尿液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尿蛋白(尿PRO)、尿红细胞计数(尿RBC)、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x±s)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中动物性蛋白的摄取比例不断增加,这就造成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逐年递增。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嘌呤类物质的代谢紊乱,引起尿酸生成异常增多,而肾脏排泄功能下降,从而使血尿酸含量升高,尿酸盐过饱和后沉淀于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损害,肾小管萎缩变性、肾小球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目前,西医对于痛风性肾病的治疗以控制饮食和对症治疗为主[4]。一般采用别嘌呤醇抑制尿酸生成。别嘌呤醇可竞争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的生成和排泄,避免尿酸盐的沉积。其临床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也较大。长期应用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等,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本研究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与口服别嘌呤醇有关,但其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或消失,未影响疗程。

中医学理论将痛风性肾病归纳于“腰痛”、“石淋”、“痹证”、“溺毒”等范畴,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与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等有关。多数患者形体肥胖,脏腑功能日渐衰退。加之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脾失健运,升清降浊失司。湿浊内阻于肾,使肾不能气化,分清泌浊失司。如此水液不能运化而聚湿生浊、浊瘀互结、阻闭经络。治则以健脾补肾、化湿泄浊为法[5]。

健脾补肾泄浊方中重用黄芪、党参、炒白术,取其健脾利湿之效,恢复脾之运化功能,以运化水谷精微、升清降浊;淫羊藿温补肾阳、培补元气;山药、山萸肉、桑寄生滋补肾阴,取阴中求阳之意;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土茯苓、绵萆薢利尿通淋、祛湿泄浊,使湿浊之邪从小便而解;生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化湿泄浊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党参、黄芪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具有良好的抗缺氧作用。桑寄生、淫羊藿可调节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改善肾血流量、纠正肾功能异常。土茯苓、绵萆薢、薏苡仁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增加尿素氮、肌酐排泄。诸药合用可促进尿酸盐排泄、减少尿酸结晶沉积,从而起到延缓病程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健脾补肾泄浊方对痛风性肾病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沈维增,吕红梅,谢峥伟,等.健脾益肾合利湿泄浊法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9):826-827.

[2]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尿酸性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23.

[3]郑宝林,余俊文,张小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38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0,42(7):17-18.

[4]赵荣.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法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2):157-158.

[5]李良.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97-99.

猜你喜欢

别嘌呤醇痛风性尿酸
喝茶能降尿酸吗?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别嘌呤醇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双醋瑞因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