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血液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2-08-08李庆华郑桂仙蔡木发蔡静怡熊丹吴国才
李庆华 郑桂仙 蔡木发 蔡静怡 熊丹 吴国才
感染是血液病房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的感染不仅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的预后也有极大的威胁[1-2]。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应该参考不同病区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等流行病学资料[3]来制定,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现对我院血液病房患者的278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和统计分析。
1 材料及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0年1月~2012年4月我院血液内科病房各临床标本共分离278株致病菌。从同一患者同类标本中分离到的同种菌株不重复计入。其中,血液117株、痰液80株、大便42株、咽拭子15株、骨髓8株、中段尿液7株、其他分泌物9株。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1.2 方法
1.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GNI+)、革兰阴性杆菌药敏卡(GNS-448)、革兰阳性杆菌鉴定卡(GPI)、革兰阳性杆菌药敏卡(GPS)由法国Bio-Merieux公司生产;血培养瓶、血平板、巧克力平板、S-S平板、中国蓝平板、肉汤培养基购自江门凯林生物有限公司。
1.2.2 步骤 标本采集和分离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进行,获得纯化培养后,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再在VITEK-32分析仪上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情况 我院血液病房分离出的278株菌中,革兰阴性菌138株(49.64%),革兰阳性菌99株(35.61%),真菌41株(14.75%)。所有病原菌的种类与构成比见表1。
2.2 常见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大肠埃希菌阳性率分别为28.57%和65.52%。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92.59%。所检测出的四份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两份为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见表2。
表1 血液病房中278株分离病原菌的构成比
3 讨论
通过统计分析,我院血液病房中仍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但有下降趋势。真菌居末位,但有上升趋势,与其他文献报道相一致[4]。革兰阴性杆菌中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35株(12.59%)、大肠埃希氏菌29株(10.43%)、铜绿假单胞菌19株(6.83%);革兰阳性球菌中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07%)、草绿色链球菌15株(5.40%)、类粪肠球菌14株(5.03%);真菌主要致病菌仍以念珠菌为主。
革兰阴性杆菌中,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耐药性在不断增加,其中产ESBLs也是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5]。在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最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本研究中,所培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65.52%,而肺炎克雷伯氏菌阳性率为28.57%,低于叶晓光等报道的43.4%[6]。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酶烯类的敏感性最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仍有较好敏感性,与孟凡凯等报道相似[7]。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100%),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而对其他的常用抗菌药物均显示出较高的耐药率。
表2 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
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检出率最高的革兰氏阳性菌,与周文静等[8]报道一致,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92.59%,其对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耐药。所检测出的四份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两份为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肠球菌属占革兰阳性菌的29.29%,也呈多重耐药,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青霉素G、利福平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仍较敏感。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
真菌感染也不容忽视,此次菌群中检出真菌共41株(14.75%),其中,念珠菌37株,曲霉菌4株。所检测出的念珠菌中,除5株对氟胞嘧啶耐药外,其余均对抗真菌药物敏感。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血液病患者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广谱抗菌素等的广泛应用,易导致各种真菌感染的发生,其中,肺部感染就是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9]。真菌感染不但影响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应注意对血液病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10]。治疗原则个体化,选取敏感性药物对症治疗,尽量避免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医院不同地区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等情况,可以指导早期经验性用药,加强对血液病患者感染的治疗,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
[1]文细毛,任南,吴安华,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资料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1):29-31.
[2]Bodey GP.Management of persistent fever in the neutropenicpatient[J].Am J Med,2000,108:343-345.
[3]Rolston KV.Management of infections in the neutropenic patient[J].Annu Rev Med,2004,55:519-526.
[4]宋陆茜,常春康,蒋燕群,等.血液科病房临床分离菌株的变迁及耐药性分析[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8,7(5):526-531.
[5]夏云金,刘莉荣,万楚成,等.恶性血液病并发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605-607.
[6]叶晓光,王若伦,林红燕,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动态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5):492-495.
[7]孟凡凯,陈中举,朱旭慧,等.2006~2009年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病房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8):556-559.
[8]周文静,马筱玲,高朋,等.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4):291-294.
[9]郭旭霞,张慧智,纪爱芳,等.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3):193-194.
[10]Kanathezhath B,Shah A,Secola R,eta1.The utility of routine surveillance blood cultures in asymptomat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patients[J].Pediatr Hematol Oncol,2010,32(4):32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