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大学生腰臀比分型与身体素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12-08-06颜飞卫
颜飞卫
(浙江树人大学 公体部,浙江 杭州310015)
0 前 言
腰臀比(WHR)是腰围与臀围的比值,它主要反映人体脂肪在腹部和臀部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个体多余的脂肪若集中堆积在躯干(尤其是腹部)将会促使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慢性心脏病等的患病危险性增加[1]。近年来,在体质研究领域中对WHR的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经对中国期刊网(CNKI)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发现,WHR主要在心血管流行病学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而针对WHR与大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相关的研究报导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WHR与身体素质指标数据的相关研究,旨在揭示大学生WHR与其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浙江树人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全日制在校健康大学生1 037人,其中男生287人,女生750人名,于2011年5—7月,对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其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本研究对象基本信息一览表(±s)
表1 本研究对象基本信息一览表(±s)
指标 年龄 身高(cm) 体重(kg)男生(287人)21.68±2.93 171.53±5.75 63.87±9.83女生(750人)20.39±1.01 159.79±5.64 52.59±7.23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互联网和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查阅了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资料。
1.2.2 测试法。体质检测指标与方法:体质测试项目采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并运用其规定的仪器检测。其检测指标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体质与身体成分检测指标体系一览表
身体成分指标检测:使用Inbody3.2人体成分分析仪(Biospace,韩国)进行检测,测试前矫正仪器。受试者在检测前24h内避免剧烈运动和大量饮水。检测时受试者身着轻便服装,事先用生理盐水纸巾擦拭双手和双脚,以增加皮肤导电,其检测内容包括身体成分分析、脂肪分析、身体水分分析、综合评估、体重控制、健康评估和营养评估等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见表2。
1.2.3 统计与比较分析。依据2000年亚洲国家肥胖症诊断标准值(男<0.9,女<0.8为正常,(0.9≤男<1.0,0.8≤女<0.85)为臀部型肥胖,(男≥1.0,女≥0.85)为腰部型肥胖),对大学生WHR测试的数据进行分组,运用双侧t检验、男女组间频率u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与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腰臀比特征
依据数据库中大学生腰臀围比(WHR)测试结果以及与2000年亚洲国家肥胖症诊断标准值(男<0.9,女<0.8为正常,(0.9≤男<1.0,0.8≤女<0.85)为臀部型肥胖,(男≥1.0,女≥0.85)为腰部型肥胖)比较,将研究对象划分为3组,即:正常组,臀部型肥胖组和腰部型肥胖组。普通高校大学生WHR分型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生腰臀围比(WHR)分布特征一览表
依据表3可知,大学男生腰臀比正常的有258人,占95.20%,而女生腰臀比正常的生有473人,占65.24%,男女生两样本率进行U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臀部型肥胖的男生有15人,占5.23%,而女生有237人,占31.73%,男女两样本率进行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没有腰部型肥胖,而女生有22人,占3.07%男女两样本率进行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大学男女生腰臀比分型有很大的差异,男生的腰臀比94.77%的人正常,只有5.23%的人存在臀部型肥胖,在大学男生人群中不存在腰部型肥胖;而女生有31.73%的人存在臀部型肥胖,还有3.07%的人存在腰部型肥胖。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大的健康危险。
经统计得知男生腰臀比最大值为0.98,最小值0.78,平均值为0.84;女生腰臀比最大值为1.11,最小值0.63,平均值为0.79;男女生的平均值接近臀部肥胖型的临界值,尤其女生差值为0.01;在大学男生人群中不存在腰部型肥胖,女生的腰臀比肥胖人数占44.40%,这说明大学男生的腰臀比基本正常,女生的腰臀比状况不容乐观,这一方面与男女生的课外锻炼与体育课所选项目有关,经问卷得知这与男生的课外锻炼习惯优于女生有关,与男生体育课所选排名前三的项目篮球、羽毛球、网球有关,尤其是篮球项目占74.43%,而女生选课率排名前三的项目分别是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有学者研究表明,运动项目不同,改变学生的脂肪含量也不同。另一方面,与男女生本身的身体发育特征及脂肪与肌肉的分布特征有关,男人的肥胖分布于背部与腿部位,女人的肥胖分布于腹部与腿部位,女生的皮下脂肪层比男生厚。
2.2 大学生腰臀比与其身体素质指标的相关系数
臀围比(WHR)是评价人体脂肪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依据大学生腰臀比与其身体素质的指标数据,运用计算机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功能,其(rv)相关系数见表4。
表4 大学生腰臀比(WHR)与身体素质的相关系数(rv)一览表
依据表4得知:大学男生腰臀比与1 000m、握力体重指数和立定跳远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01),且与握力体重指数和立定跳远呈负相关,与1 000m呈正相关;与握力具有很显著的相关性(P<0.01),且呈正相关。也就是说,随着WHR的增加,握力增大,1 000m、握力体重指数和立定跳远的成绩减小。
大学女生腰臀比与握力体重指数指标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01),且呈负相关;这与张新华的研究与握力指标具有很显著性的相关性(P<0.01),且呈正相关;与1 000m和立定跳远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也就是说,随着WHR的增加,握力越大,握力体重指数越差。
2.3 大学生腰臀比分型与其身体素质的特征分析
2.3.1 大学男生腰臀比分型与其身体素质的特征分析。依据大学男生腰臀比分型与其所对应的身体素质指标,运用计算机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包对其进行统计计算,依据计算结果,运用体育科研数据统计处理系统软件包,对其进行t检验分析,其结果见表5。
表5 大学男生WHR分型与其所对应的身体素质指标的相关统计参数和检验一览表
依据表5可知,从WHR分型的身体素质的平均值来看,WHR正常组学生的1 000m、握力体重指数和立定跳远比臀部型肥胖组学生好,而臀部型肥胖组学生的握力比正常组学生好。也就是说,随着WHR的增大,1 000m跑、握力体重指数和立定跳远的成绩下降,握力增大。
依据不同组别大学男生WHR与其所对应的身体素质分别进行两两之间t检验分析:
①正常组学生与臀部型肥胖组学生间的握力体重指数呈很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正常组学生与臀部型肥胖组学生间的1 000m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WHR正常组与臀部型肥胖组学生间的握力和立定跳远的均数虽然不等,但在统计学上不呈显著性的差异(P>0.05)。由此可见,WHR正常组的大学男生1 000m成绩和握力体重指数明显好于臀部型肥胖组。
2.3.2 大学女生腰臀比分型与其身体素质的特征分析。依据大学女生腰臀比分型与其所对应的身体素质指标,运用计算机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包对其进行统计计算,依据计算结果,运用体育科研数据统计处理系统软件包,对正常组与其它组进行两两t检验分析,其结果见表6。
表6 大学女生WHR分型与其所对应的身体素质指标的相关统计参数和检验一览表
依据表6可知,从WHR分型的身体素质的平均值来看,在WHR分型的3组中,正常组学生的握力体重指数和立定跳远的成绩最好,腰部型肥胖组学生最差;而握力的成绩是腰部型肥胖组学生最好,正常组学生最差;800m成绩臀部型肥胖组学生最好,即随着WHR的增大握力体重指数和立定跳远的成绩下降,握力的成绩上升。
依据不同组别大学女生WHR与其所对应的身体素质的指标数据,对正常组与其它组分别进行两两之间t检验分析:
①WHR正常组学生与臀部型肥胖组学生间的握力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800m、握力和立定跳远的均数虽然不等,但在统计学上不呈显著性的差异(P>0.05)。②WHR正常组学生与腰部型肥胖组学生间的握力体重指数呈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800m、握力和立定跳远的均数虽然不等,但在统计学上不呈显著性的差异(P>0.05)。由此可见,WHR正常组的大学女生握力体重指数明显好于臀部型肥胖组和腰部型肥胖组,这与张新华的研究[2]在健美操运动中对腰臀比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做了探讨,当腰臀比>0.73时,发现女大学生腰臀比与运动能力呈负相关,结果不一致。
3 结 论
3.1 大学男女生腰臀比分型有很大的差异,男生的腰臀比基本正常,只有少数存在臀部型肥胖;而女生有31.73%的人存在臀部型肥胖,还有3.07%的人存在腰部型肥胖。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大的健康危险,改善女大学生腰臀比,减少腰腹部的脂肪堆积,加强体育锻炼刻不容缓。
3.2 大学男生腰臀比与身体素质指标均呈显著相关性,随着WHR的增大,1 000m跑、握力体重指数和立定跳远的成绩下降,握力增大;而女生只与握力和握力指数呈显著相关性,随着WHR值的增大,握力体重指数和立定跳远的成绩下降,握力成绩上升,800m跑影响不明显。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hysical status: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metry:Report of a WHO Expert Committee.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1995,854:1-452.
[2]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0年国民体质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7年国民体质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3-24.
[4]王梅.我国不同腰臀比职工身体机能、素质状况的分析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5]蒋建华,肖永康,胡传来,等.体质指数和腰臀比与代谢综合征患病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2):1479-1481.
[6]吴秀琴,周晓东.福建省3城市居民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特点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90-93.
[7]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8]刘卫,李丰祥.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4,11(1).
[9]阎蔚,刘敏,徐光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脂肪肝对患者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及血糖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6(6):25-29.
[10]张新华.健美操对大学女生心脏功能及腰臀围之比的影响[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19(6);106-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