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浙江省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变化研究
2012-08-06李文平
李文平,黎 禾
(1.浙江理工大学 体育部,浙江 杭州310018;2.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系,浙江 杭州310028)
1 课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又一次深刻的社会转型正在进行中,社会转型时期所呈现出来的新的特点和新的价值形态,已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层次的变革,对整个教育体系,包括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在内的教育整体的发展。21世纪是教育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且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未来体育人才竞争的基础在于体育专业学生的智能结构、专业面、知识面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是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新形势下如何立足我省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现状,针对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传统体育专业教育模式、思维模式重新审视,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体系,是值得广大教育者深思的问题。本课题定位于应用研究,以高等教育理论和统计学原理为指导,结合我省体育院系的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对比分析,查找体育院系专业课程设置沿革的案例及数据,旨在理清我省体育院系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专业课程设置变化的原因,探究体育院系专业课程设置变化的规律。为我省体育院系的体育专业教育改革发展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推动我省体育院系更好地向前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浙江省教育厅等网站、浙江省考试院查阅了有关我省体育院系办学相关政策法规,并对其进行了甄别和分析;在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著作10余部;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有关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等相关论文30多篇;收集了全省主要的10所体育院系2001-2008年的培养计划。
2.2 问卷调查法
2.2.1 调查对象。选取浙江省主要体育院系为调查对象(表1)。
2.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浙江省综合性大学体育院系、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高职学院体育系的部分领导、专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为100%。对调查内容进行专家论证。
2.3 访谈法
浙江省部分体育院系的主要负责人为访谈对象,并对省内省属体育院系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获得很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表1 浙江省体育院系调查一览表
2.4 数据统计分析
将收集的数据资料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浙江省体育院系专业课程设置变化情况
3.1.1 专业设置结构变化。从调查的情况看,由于我省的各体育院系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综合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因此在专业设置结构变化的程度上也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按照所要培养的人才既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又能从事体育科研、体育管理及社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创新、广适应”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来设置。至2011年,我省体育院系的本科专业设置,逐步形成体育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专业结构布局合理、能兼顾传统专业和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专业体系,达到体育院系专业设置要求,共设置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等4个体育学类专业,有的还跨学科设置了体育管理、运动心理、体育新闻、保健康复等专业方向。而二级体育院系仅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浙江大学设有4个、浙江师大设有2个、杭师大设有2个、宁波大学设有2个和温州大学设有1个硕士点(表2),这些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体育人才。在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各体育院系在重视办学规模的前提下,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和办学资源,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内涵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等方面,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改革尝试,促进了我省高等教育体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基本满足了本省社会经济和体育教育、竞技运动、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表2 截止2011年浙江省体育院系专业设置一览表
3.1.2 培养目标调整。
3.1.2.1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培养目标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所提出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长期以来,我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体育师资为主。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促使了各院系对培养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笔者在对被调查院系的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后,将其培养目标概括如下:专业培养应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拓宽专业培养口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并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使其成为体育教育的专门人才。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新的培养目标的提出,使培养出来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更适合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3.1.2.2 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自2005年浙江大学体育系首设运动训练专业以来,我省多所体育院系的运动训练专业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各具特色,概括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从事运动训练教学、训练等方面的高级人才。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趋于的统一性,极大地促进了各院系运动训练专业的良性发展。
3.1.2.3 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适应经济、社会、体育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自2001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等高校创办社会体育专业以来,全省不下6所高校先后创办了这门新专业,这也是社会转型期间我省培养社会所需体育人才的重大的教育举措。概括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3.1.3 课程设置和内容变化。
3.1.3.1 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从我省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分析来看,它们存在两种框架类型:
第一类:以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两所师范类院校为主要代表。他们设置的主要特点是前两年主要为必修课,后两年进行系列选修课。
第二类:以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为主要代表。他们设置的特点是根据课程的性质来决定开设的时间。
表3 4所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结构比较
结合表3与调查材料分析,我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学分在专业课的总学分上各校差别很大,最低的浙江大学只有64个学分,而最高的杭州师范大学有102个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各校的培养方式有关,浙江大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总学分分摊面比较大,专业课程占去部分学分外,大部分放于通识课程中,其非常重视综合知识的学习。而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等,由于师范院校的特性决定,因此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重心也基本放于专业课程上,具有学分比重大,课程分类广的特点。
第二,普遍存在必修课门数多、教学时数比例大、计划性强,选修课程门数少、教学时数比例小、灵活性不够的现象。选修课课程门数、教学时数和学分数参差不齐,少的只有3~5门,多的达30多门。开课时间不尽合理,大多数没有教材和教学指导纲要,随意性较大。课程名称混乱,有些没有严格的界限。
第三,专业必修课开设的时间绝大多数都放在第一、第二学年,在必修课的术科课程中以田篮球、排球、体操这些竞技项目为主,一些能体现终身体育、体育和休闲体育等方面内容的运动项目,也逐渐进入必修课范围。
3.1.3.2 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研究发现,我省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分为三个层次两大类,即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选修模块三个层次;由基础课程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的必修课类和由限制选修模块和任意选修模块组成的选修课类。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其变化突出强调“厚基础”,专业课程模块突出“专业特色”;选修课程模块突出“宽口径”。这种课程体系的结构基本上趋向于合理,保证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全面合理地发展。据有关统计显示,我省运动训练专业的选修课偏低,选修课门数平均19.8,学时数占总学时的10.9%。因此,考虑适当增加选修课的门数和学时比例,拓宽专业口径,以适应社会和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成为了有关体育院系正致力于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重点。
表4 社会体育专业选修课程
3.1.3.3 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研究发现,我省体育院系目前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大多是围绕《专业目录》规定的“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三大主干学科,以“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五门主要课程为基础,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四大类来设置的。与体育教育专业相比,社会体育专业的选修课程设置要相对宽泛一些。我们归纳了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选修课程内容,见表4。我们还发现,不同的院系,对体现个性发展,保证宽口径和多方向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可选性作出了不同的尝试。
3.2 浙江省体育院系专业课程设置变化的原因
3.2.1 为适应社会转型期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我省体育院系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院系要为转型期过程中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做出智力支持;各体育院系在发展过程中要随时保持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需要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设置新兴的专业,突出与健康、医学、娱乐、产业相关联的特色专业。各体育院系在课程设置上也要随专业的调整而变化,总体上增加理论课,增加必修课,突出厚基础,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2.2 为促使学生体育能力特长得到全面发展,满足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未来社会对体育高层次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通才教育理念,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全方位、多角度要求体育院系培养出人才的知识结构符合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而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密切相关。提升办学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规格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我省各体育院系发展的趋势。
3.2.3 为满足学生的择业需求。培养有体育特长的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自主多渠道择业的要求。当前我省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形势主要表现在:体育院系不同专业及人数成倍增加,其结果是毕业学生相对过剩,用人市场供大于求。中等学校的体育师资逐步饱和,包就业、包分配已不复存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择优就业已经变成现实,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已是不可避免,甚至是残酷的。为了满足社会转型对体育的需求,各体育院系的专业教育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与用人市场紧密结合,通过调整目前单一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机制,改变按一个大纲、一个模式去培养学生的做法。在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必然要促进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整体改革。
3.3 推进专业课程设置完善的思考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未来浙江省体育院系专业课程设置应当根据横向结构优化与纵向结构优化的原则,选择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并组合成一个在空间维度上满足课程之间关联度要求,而在时间维度上符合程序性原则与连续性原则的课程结构。重点是:拓宽基础课程设置、突出专业课程设置整体优化,才能满足社会转型期注重素质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需要。
3.3.1 拓宽基础。按照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体育院系未来的课程设置,需要加强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通过浓缩学科专业课程和重构专业教育课程,重新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通过通识课程,开设体文渗透课、学科交叉课和强化工具类课程来拓宽基础课程;强调体、文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发展新学科课程和综合性课程。课程体系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领域,并注意优化组合,以求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选修化,即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不仅数量上要增多,而且分科要细,门类齐全,所占的学分比例也要增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通过对一些同类的、相邻的课程综合合并,压缩学时,减少公共必修课和教育必修课课时,适当增加专业必修课课时,既保证基础课程的开设,达到基础课程覆盖面宽、内容精、信息集中、学习效率高的目的,又达到培养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人才的目的。
3.3.2 追求整体优化。社会转型的态势,催涌了新学科的出现。社会对未来体育人才的需求,需要不断地将新学科内容纳入到体育院系的课程体系。如加强体育产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了解健身娱乐、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体育中介等方面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同时,还需对原来若干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技术基础课,打破课程界限,整合重组成几门共同的专业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也即宽口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
课程体系与内容整体优化的另一条途径是课程体系综合化与课程内容综合化。积极进行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造,传统专业的改造要紧紧围绕课程设置来进行,不断淘汰落后课程,在充分吸取国际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及教师个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内容先进、学术含量高、社会适应性强的新课程。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设置各种科类的选修课程,向学生提供一种体文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综合化的趋势,使学生受到跨学科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并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不断进行清理与重建,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不断补充、增加新知识、新内容,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4 结 论
未来体育院系专业课程设置,重点突破点是:拓宽基础课程设置、突出专业课程设置整体优化,以满足社会转型期注重素质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需要。
本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社会转型期,高等学校要实现高等教育法赋予的“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增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途径主要是提高水平、创造特色、创新机制。我省各体育院系应把课程设置的特色建设置于在未来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战略地位来抓,围绕自身的规律特点进行体育院系教育改革,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浙江特色、紧跟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改革之路,通过对其办学特色建设进行讨论和研究,以促进我省体育院系办学特色建设的健康发展。
[1]杨学功.略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22-24.
[2]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3(1).
[3]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变化与走向.Http://www.lz.cei.gov.cn/hyzx/01061864.htm.
[4]董泽芳.现代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3):60-62.
[5]赵庆典.论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2(3):28-31.
[6]王选琪.对体育院系办学特色建设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8):56-57.
[8]彭贻海.试论体育院系教材建设的不足[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1):58-60.
[9]陆遵义.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联合办学模式探索[J].体育科学,2000(1):7-10.
[10]彭贻海,等 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89-90.
[11]余学锋.对我国直属体育院校办学规模、效益等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1):70-75.
[12]汪鸽,潘宪民.中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515-517.
[13]于振峰,等.2l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6(3):69.
[14]王章明,潘慧炬.如何建构有特色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