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PLC法同时测定咖啡酸片的主药和有关物质含量

2012-08-06张雪玲于晓秋王颖邵海云张吉娟徐谦贾首时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黑龙江齐齐哈尔6006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6005齐齐哈尔市药品检验所黑龙江齐齐哈尔6006

中国药房 2012年1期
关键词:辅料容量瓶乙醇

张雪玲,于晓秋,王颖,邵海云,张吉娟,徐谦,贾首时(.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6006;.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6005;.齐齐哈尔市药品检验所,黑龙江齐齐哈尔 6006)

咖啡酸为止血、生白细胞药,能收缩增固微血管,促进凝血因子功能,升高白血球及血小板数量,用于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咖啡酸片是其临床应用主要制剂,其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及制剂第一册)[1]中。咖啡酸原料药为源植物提取,常用提取源植物包括牵牛子、蒲公英、山楂、缬草、麝香草、杜仲等。其主成分提取通常采用水煮提取法、水煮醇沉法、70%乙醇回流提取法、水提石灰沉淀提取法等。由于提取工艺的不同,提取过程中难免存在部分植物来源的杂质如蛋白质、黏液质、皂苷、鞣质等溶入提取液中,很难除去。在乙醇精制中,杂质会随咖啡酸提取液一起析出,所以很有必要增加咖啡酸片质量标准检查项下有关物质考察项。文献[1]检查项下没有有关物质的检查,含量项下采用紫外法检测含量。本试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则可同时测定咖啡酸片中主药和有关物质的含量,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产品质量。

1 仪器与试药

1100 HPLC仪(美国Agilent公司);G1314A VWD紫外检测器、UV-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咖啡酸标准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85-200102,供含量测定用);咖啡酸片(山东省德州制药厂,批号:20100201、20100611、20100616,规格:每片0.1 g);甲醇、乙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1,2]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sil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5%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4.0)=23∶7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3 nm;柱温:30 ℃。

2.2 系统适用性与专属性试验

2.2.1 破坏试验。精密称取样品粉末(相当于咖啡酸10 mg的细粉,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溶解、过滤、稀释、定容,制备成0.1 mg·mL-1的供试品溶液5份;取1份置于4 500 lx的光照箱内光照48 h;另取供试品溶液1份置于70℃烘箱中放置2 h;再取供试品溶液3份各100 mL,分别加入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1 mol·L-1盐酸溶液和3%过氧化氢溶液各2 mL,加热回流1 h,冷至室温,再分别用1 mol·L-1盐酸溶液和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精密量取上述5种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峰保留时间的3倍。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稳定,在酸、碱、光照条件下略有降解,在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完全分解,并且各破坏条件下的降解产物与主峰可达到有效分离,详见图1。

2.2.2 辅料干扰试验。按照处方比例,加入除咖啡酸原料药外所有辅料制备成辅料溶液(称取辅料约相当于样品平均片重的1/10,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溶解,过滤,稀释,定容,即得),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显示该制剂辅料峰与主峰可达到有效分离,对测定无干扰,详见图1。

2.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标准品100.76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标准品贮备液。精密量取贮备液0.5、1、2、4、6、8、1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上述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浓度(X)为横坐标作线性回归,结果,回归方程为:Y=1 202.8X-32.5(r=0.999 7)。表明咖啡酸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038~100.76 μg·mL-1。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A.样品;B.标准品;C.辅料;D.酸破坏后样品;E.碱破坏后样品;F.光照破坏后样品;G.氧化破坏后样品;H.高温破坏后样品;1.咖啡酸Fig 1 HPLC chromatogramsA.sample;B.reference substance;C.excipient;D.samples destroyed by acid;E.samples destroyed by alkali;F.samples destroyed by light;G.samples destroyed by H2O2;H.samples destroyed by heat;1.caffeic acid

2.4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批号:20100201)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咖啡酸100 mg),共9份,分别置于200 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2.3”项下贮备液(相当于供试品中已知含量的80%、100%、120%各3份,精密量取贮备液80 mL 3份、100 mL 3份、120 mL 3份)置于上述装有9份200 mL供试品溶液的容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过滤;再分别精密量取2 mL续滤液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按“2.9.1”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回收率,得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17%,结果详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Tab 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2.5 检测限和定量限

取标准品贮备液用流动相逐级稀释,信噪比(S/N)为3∶1时测得最低检测限为16.7 ng·mL-1;信噪比(S/N)为10∶1时定量限为85.3 ng·mL-1。

表2 样品中主药及有关物质含量测定结果(%)Tab 2 Content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main component and related substances of samples(%)

2.6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供试品(批号:20100201)6份,按照“2.9.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计算样品的平均含量为101.6%,RSD=0.56%。

2.7 精密度试验

选取“2.3”项下高、中、低3种浓度溶液,分别重复进样6次,结果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RSD分别为0.56%、0.48%、0.57%。说明本试验所采用色谱系统及方法可靠、耐用。

2.8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供试品(批号:20100201)溶液和标准品溶液分别在0、4、8、12、24 h时进样测定。结果,各时间内2种溶液的主峰峰面积值基本保持不变,供试品溶液RSD=0.64%,标准品溶液RSD=0.82%,表明制备的溶液在24 h内保持稳定。

2.9 样品中主药及有关物质含量测定[2,3]

2.9.1 主药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样品粉末(约相当于咖啡酸100 mg)置于100 mL容量瓶,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滤过;精密量取续虑液1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作为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称取咖啡酸标准品适量(精密称取10 mg标准品置于100 mL容量瓶中,乙醇溶解稀释定容后,精密量取1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乙醇定容),加乙醇制成0.01 mg·mL-1的溶液,作为含量测定标准品溶液。精密量取上述2种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计算,即得。并将该结果与文献[1]方法测定的结果比较,结果见表2。

2.9.2 有关物质。精密量取“2.2.1”项下供试品溶液1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加流动相制成0.001 mg·mL-1的溶液,作为有关物质测定对照溶液。取对照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为满量程的20%~25%,再精密量取“2.2.1”项下供试品溶液和本项下对照溶液各20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供试品溶液如有杂质峰,按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杂质总量,各杂质峰(色谱图上除溶剂、辅料峰以外)的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5%),测定结果见表2。

3 讨论

文献[1]含量测定方法为紫外法,检测波长为(323±1)nm;笔者取用流动相稀释后的对照品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检测,结果发现在323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因此检测波长定为323 nm,与文献吻合;另将有关物质限度定为1.5%。

本试验建立了可以同时测定咖啡酸片中主药和有关物质含量的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将主药与辅料及其杂质分离,能够排除有关物质的干扰,专属性较强。本方法与文献相比,不但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操作简单,而且新增有关物质考察项,能更好地控制制剂质量。

[1]国家药典委员会.卫生部颁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及制剂第一册)[S].1989:70-71.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ⅤD.

[3]张庆合.高效液相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81-209.

猜你喜欢

辅料容量瓶乙醇
乙醇的学习指导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新催化剂推进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发展
榆神50万吨煤基乙醇项目乙醇装置建设进展
谈如何降低容量瓶的容量误差
热销面料及辅料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要点剖析
对容量瓶几个实验问题的探讨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实践
流行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