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油膏纱条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2012-08-02姚玉乔张全辉邓永文
姚玉乔 张全辉 邓永文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肛瘘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唯一治愈的手段。由于肛瘘病变部位的特殊性,其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一旦护理不当或创面引流不通畅以及组织修复能力差,均容易引起创面愈合不良甚至复发。我院肛肠科应用祛腐生肌的红油膏纱条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符合条件的70例在局麻下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两组患者年龄均为18~6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手术结束时,观察组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然后用红油膏纱条覆盖创面填塞引流,外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然后用凡士林纱条覆盖创面填塞引流,外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红油膏纱条制备:红油膏由凡士林300 g、九一丹30 g、东丹4.5 g组成,先将凡士林炀化,再将药粉徐徐调入,和匀成膏。将纱布剪成6 cm×12 cm 大小,20~30 块,红油膏 60~90 g,共同放置于不锈钢饭盒内,经高压蒸汽消毒备用。
1.3 观察指标 术后第3、7、14天创面面积、愈合率、分泌物、肉芽的情况。
1.4 评价指标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痊愈: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疤痕坚实,经一周观察创面未再发生溃烂;显效:创面缩小75%,症状缓解,肉芽组织新鲜;好转:创面缩小25%,肉芽组织较新鲜,症状改善;无效:创面虽较前新鲜,但缩小不足25%,肉芽生长很少,症状未完全缓解。
1.5 统计学处理 检测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 1、表 2。
表1 术后两组创面面积、愈合率情况比较 (±S)
表1 术后两组创面面积、愈合率情况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指标 观察组(n=35) 对照组(n=35)第 3天 11.57±3.21# 10.04±3.12创面愈合率(%) 第7天 26.70±6.15# 22.02±5.21第14天 66.87±7.91# 61.64±7.01第3天 9.05±3.05# 9.91±3.14创面面积(cm2) 第7天 7.20±2.76# 8.57±2.97第14天 3.91±2.42# 4.51±2.60
表2 术后创面肉芽、分泌物计分情况比较 (±S) 分
表2 术后创面肉芽、分泌物计分情况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5。
指标 观察组(n=35) 对照组(n=35)第3天 1.24±0.47# 1.70±0.63创面肉芽情况 第7天 1.10±0.29# 1.31±0.41第14天 0.63±0.17# 0.91±0.17第3天 2.14±0.58# 2.61±0.63创面分泌物 第7天 1.38±0.34* 1.39±0.38第14天 0.64±0.27* 0.59±0.24
3 讨论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良性疾病之一,中医认为肛瘘是由于肛痈溃后,余毒未尽,蕴结不散,血行不畅,疮口不合,日久成漏;亦有虚劳久嗽,肺、脾、肾亏损,邪乘于下,郁久肉腐成脓,溃后成漏[2]。现代医学认为,肛瘘是由于肛窦内肛门腺体感染化脓形成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切开或破溃后形成的,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要特点[3]。目前手术是治愈肛瘘的唯一方法,由于肛瘘病变部位的特殊性,其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一旦护理不当或创面引流不通畅以及组织修复能力差,均容易引起创面愈合不良甚至复发。所以术后换药成为治愈肛瘘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局部运用清热解毒、祛腐生新中药,促进组织生长修复,防止搭桥,避免形成假性愈合。红油膏方中,九一丹清热、搜脓、生肌;东丹解毒祛腐、收湿敛疮,能直接杀灭细菌、寄生虫,并有制止黏液分泌的作用[4];凡士林能润燥滑肠,缓解疼痛,保护肠黏膜,促使创面修复[5]。诸药合用,共奏拔毒提脓、祛腐生新之功,故用之能使创面清洁、干燥,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病程的作用。综上所述,红油膏纱条用于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3
[2]吴咏莉,肖慧荣,吴成成.不挂线法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50例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2):83,88
[3]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64
[4]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6
[5]梅全喜,毕焕新.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80-84